[2017年整理]湖州的自然地理环境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68357 上传时间:2017-05-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湖州的自然地理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湖州的自然地理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湖州的自然地理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湖州的自然地理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湖州的自然地理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湖州的自然地理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湖州的自然地理环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综合自然地理题 目: 湖州的自然地理环境 学 院: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 业: 地理科学 学生姓名: 耿 欢 学 号: 12280208 完成时间: 2015 年 6 月 6 日 0湖州的自然地理环境摘要: 本文从政府网站、吴兴地方志和期刊论文等搜集资料,介绍了湖州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植被状况、土壤状况以及水系水文方面的情况。关键词:湖州、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植被状况、土壤状况、水系水文一、地理位置湖州市位于东经 11914- 12029、纬 3022- 3111之间,东西长度126 公里,南北宽度 90 公里,处于浙江北部,太湖南岸,紧邻江苏、

2、安徽两省。现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南浔、吴兴两区,总面积 5817 平方公里。二、气候条件湖州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总的特点是: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充沛;光温同步,日照较少;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地形起伏高差大,垂直气候较明显。全市年平均气温 12.217.3,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0.45.5,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 24.430.8,无霜期 224246 天,1010期间天数为 200236 天,1010期间活动积温 38005130,年日照时数 16132430 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102111 千卡/厘米 2,年降水量 7611780 毫米,年降水日数 1161

3、56 天,年平均相对湿度均在 80%以上。风向季节变化明显,冬半年盛行西北风,夏半年盛行东南风,三月和九月是季风转换的过渡时期,一般以东北和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 1.73.2 米/秒。1、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本市位于北亚热带季风盛行的地区。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和我国东南部广大地区一样,具有季风显著、四季分明的特点。受冬夏季风进退的影响,冬半年盛行西北风,气候干冷,夏半年盛行东南风,气候湿热。这种冬夏季风的交替转换,形成了一种中气候明显的季节变化。气候上一般以候平均气温低于 10为冬季,高于 22为夏季,介于 1022之间为春、秋季。我市四季分布的特点是冬夏长,春秋短。冬季开始于十一月下旬,止于次年三

4、月中、下旬。夏季始于五月下旬,止于九月中、下旬。冬夏季平均日数 120 天左右,春秋季平均 6171 天。因秋季冷空气活动早,来势猛,降温快,所以秋季比春季更短些。季节不同,气候各异。2、雨热同季,降水充沛本市降水充沛,年降水量 7611850 毫米,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雨、梅雨和秋雨期。冬季降水量最少,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14%,温度也最低。这一时期春花作物正处在越冬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一般较少。春季,随气温回升,降水逐渐增加,三至五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28%,其中四至五月为春雨期,两个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 21%,此时正是春播育秧阶段,作物的需水量也有所增加。夏季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季节

5、,也是降水量最多的季节。六至八月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34%,其中梅雨期降水量约占全年的 16%。六月中旬至七月上旬是早稻关键生育1期,适逢梅雨期,雨量较多,有的年份因降水过多,温湿适宜,导致早稻纹枯病、稻瘟病蔓延。秋季,气温渐渐下降,九至十一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24%。九月为秋雨期,秋雨量约占全年的 14%,不少年份的秋雨量超过同期晚稻的需水量。此后,随着北方冷空气势力加强南侵,十月起,气温下降较快,降水明显减少。十月底至十一月,进入秋收冬种阶段,作物需水量大大减少。3、光温同步,日照较多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主要因子之一,也是作物生长重要的能量源泉。太阳辐射的多少,除了决定于地理

6、纬度、太阳高度外,还与大气透明度、云量等气象条件有很大关系。根据计算,本市各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是 102111 千卡/厘米。20 年内太阳辐射量的分布以夏季最强,冬季最弱,与气温的年变化基本一致。冬季(122 月),太阳辐射量少,温度低。三月起,太阳辐射量逐月增多,温度回升。六月处于梅雨季节,多阴雨,少日照,太阳辐射量相对减少。七、八月,晴天多,太阳辐射最强,温度高。八月太阳辐射量为全年最多的一个月。九月起,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太阳辐射量逐月明显减少,十二月太阳辐射为全年最少。由于冷空气活动增强,气温也不断下降。由此可见,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与温度高低变化一致,光温同步,有利于光能的充分利用。本市各

7、地年日照时数为 16132430 小时,是我省日照较多地区之一。年内日照时数以八月最多,二月最少。由于每年气候各异,气象条件多变,使得日照时数年际差异较大,例如城郊区最多的 1971 年日照时数达 2430 小时,而最少的 1982 年只有 1721 小时,极差达 709 小时。4、气候温和,空气湿润我市除丘陵山地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都在 15.616.1,稳定通过 10初终日间的活动积温(简写为 1010活动积温,下同)在 49005130,持续天数 230236 天。热量条件虽比不上浙中、浙南,但与纬度相近的上海、安庆相比,积温略多于上海,略少于安庆,与毗邻的杭州市较为接近。我市东部河网

8、平原、西部斗区平原、及沿太湖的滨湖平原基本上能适应粮食三熟制的种植,其它地区种植三熟制,则嫌热量条件不足。一年之中,夏季最热,冬季最冷。但夏季高温持续时间不长,全年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1114 天,极端最高气温高于 37出现的频率,城郊区为 59%,平均十年六遇,安吉几乎年年都有。39以上高温只有极少年份出现,城郊区 29 年仅出现过一次。冬季低温持续日数短,全年日平均气温低于 0的日数平均在 10 天以下;极端最低气温低于-7的低温出现频率长兴 57%,平均七年四遇,城郊区平均六至七年一遇。因此,我地基本上冬冷少严寒,夏热少酷暑。各地年平均相对湿度均在 80%以上,一年四季不乏降水,还有

9、湖荡水体调节,空气湿润。由上所述,我地气候冬冷夏热,年温适中,气候温和而湿润,适宜于多种作物生长。1三、地形地貌湖州的地形,东部为水乡平原,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俗称“五山一水四分田”。全市地势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部多山,西倚势若奔马的天目山脉,境内重岗复岭,群山逶迤,异峰突起,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 15 座最高峰龙王山海拔 1587 米。东部为平原水网区,平均海拔仅 3 米左右。23.1 主要山脉1、龙王山龙王山位于湖州市安吉县南端,西天目山北侧,浙皖两省,安吉、临安、宁县三县的交界处,主峰海拔为 1587.4 米,属天目山脉的主要山峰之一,比西天目山主峰高 80 米,整个保护区总面积为

10、 12 平方公里,龙王山地势险峻,多悬崖峭壁、山涧瀑流、河谷幽深,但整个保护区生态良好,物种丰富,气候适度,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为 90%以上,是浙北地区保护较好的植被基因之一,有“绿色宝库”、“浙北绿色珍珠”等美称。在龙潭石崖上刻有汪道涵先生的石刻“黄浦江源”。源头一片上万亩的天目杜鹃林,美不胜收。在海拔 1350 米的山脊上有一块罕见的高山沼泽地,堪称地质地理上的一个奇迹。周围云雾变幻,溪谷深切,水流湍急,叠瀑壮观,覆盖着生态完好的原始森林。在 700米以上森林呈现出黄红相间的暖温带夏绿林景观,森林面积达 2063 平方公里,素有“极目千里秀,林木十里深”之称,此乃上海黄浦江之源头。2、莫

11、干山莫干山坐落在湖州市德清县西部,原属武康县,为天目山的分支,挺拔峻峭,秀丽多姿,占地 4400 余亩。若以荫山为中心,则中华山屏障于西北,炮台山拱卫于东南,武陵山(屋脊头)支撑于东北,而以海拔 724 米的塔山为最高峰。整个莫干山地区,东至东南为三桥埠、武康,南至筏头,西至铜岑山,北至龙池山碧坞,东西横亘 15 公里,南北纵贯12.5 公里,方圆百里有余。 莫干山 (与龙王山、顾渚山合称为湖州的三座名山)“清凉世界” 莫干山以“凉、绿、清、静”四绝和“竹、云、泉”三奇闻名于世,素有“江南第一山”之美誉。它与北戴河、庐山、鸡公山并称为我国四大著名的避暑胜地。莫干山风光妩媚,景点众多,有风景秀丽

12、的芦花荡公园,清幽雅静的武陵村,荡气回肠的剑池飞瀑,史料翔实的白云山馆,雄气逼人的怪石角,野味浓郁的塔山公园,以及天池寺踪迹、莫干湖、旭光台、名家碑林、滴翠潭等百余处,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3、弁山又名卞山,在湖州城西北 9 公里,雄峙于太湖南岸,主峰名云峰顶,海拔 521.5 米。弁山以分水线为界,西北属长兴县。 弁山发脉于东天目,由莫干山绵亘而北,经三山(位于湖、长、安三市县交界处),过西苕溪即弁山。东起湖州小梅口,西至长兴吕山,长 18公里;北起长兴赵家桥,南至湖州西苕溪,任 12 公里,总面积约 80 平方公里,为湖州的主山,素称“吴兴富山水,弁为众峰尊”。唐田园诗人陆龟蒙诗称:“更

13、感弁峰颜色好,晓云才散已当门。”宋嘉泰吴兴志:“弁山峻极,非清秋爽月不见其顶。”弃山之名,以“二山势如冠弁,故名”。 4、毗山毗山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毗山村,分布于市区东郊约 2.5 公里处的毗山周围,东南距钱山漾遗址约 7 公里许,发源于苕溪,注入太湖,是苕溪流域的重要遗址之一。宋嘉泰吴兴志:“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毗。平湖旷复远,高木峻而危。状其景也。”5、顾渚山3顾渚山位于长兴西北 17 公里处,自唐以来,顾渚山以出产“紫笋茶”和金沙泉而著名。6、道场山 道场山位于湖州城南 5 公里处,道场山顶建有多宝塔,又名文笔塔,文风塔。 3.2 主要洞穴1、黄龙洞位于城区弁山,黄

14、龙洞直径 14.8 米,垂址深度 37 米,洞底生风,寒凉透骨。洞周山崖上多摩崖石刻,有黄庭坚、苏东坡、杜牧、赵孟頫等名家真迹,其中刻于巨石“丈人峰”上的四个大字“黄龙洞天”,系明朝四十三代汉嗣天师张宇初题写,可见黄龙山茅宫属天师道派。黄龙宫发现于 1996 年,经整修,面积近一万平方米。宫内除了千姿百态的溶岩造型外,最奇特的当数响石厅。200 平方米的洞厅内,悬挂关近百支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它们排列有序,疏密相间,一经敲击,就会发出奇妙动听的声音来,数石连击,竟能演奏出东方红、紫竹调、钟鼓齐鸣等乐曲,音色之美,音量之大,音阶之准,实乃自然界一大奇迹。1980 年,上海科教电影厂在这里拍了一部片

15、子,片名就叫响石。神龙洞天,还有许多神秘正在发掘中。2、古浮石洞在安吉县西南五十公里。绍兴初有僧智光洗岩得龙牙、龙骨,结庵于此,名曰不朽,又名其洞曰龙牙。2四、植被状况湖州的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外貌是由革质、单叶、小型和中型叶为主的常绿大高位芽植物构成的阔叶林,终年常绿,一般呈暗绿色,林相整齐,树冠浑圆。由于树叶表面光泽,被蜡层,且常与光线照射方向垂直,又称照叶林。在典型的情况下,常绿阔叶林的成层现象显著,可划分为乔木层(又可划分为 3 个亚层)、灌木层和草本地被层 3 层植物。据 80年代调查,植物就有 485 种;其中苔藓植物 3 种,蕨类植物 8 种,裸子植物 16 种,被子植物 458 种;其中木本植物 114 种。植被分为人工植被、自然植被两类。34.1 人工植被1、水田水稻一年一熟。50 年代初早稻 80 日,中稻 120 日,晚稻 170 日;秋播大小麦、蚕(豌)豆、油菜,面积较少。1956 年推广双季稻,1959 年推麦(油)稻三熟制,面积不断扩大。1980年后,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部分水田扩种桑苗,甘蔗、小黄瓜,西瓜等作物。2、旱地秋播大小麦、蚕豆、豌豆、油菜、青菜;夏种烟叶、麻类、菊花、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