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30733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湛江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级 语文科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 本次考试网上阅卷,请用2B铅笔和黑色签字笔作答。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 (共 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论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 生命问题是人类最古老的问题之一。早在先秦时期儒家的孔子就对生死问题理性对待,曾提出“未知生,焉知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求仁”的生死观,儒家入世

2、精神重视个人生前的社会价值,强调个体生命的生存意义,将个人价值消融在社会历史的价值之中,对死亡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人的生命存在。这种将个体的人湮没在“道”的纲常伦理系统中的观念,最终束缚了人的自由发展。不同于孔子,道家的庄子则对死亡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死生亦大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意识到了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并塑造了“至人”“真人”“神人”的理想人格来消弭这种人生的苦难和死亡的焦虑。而到了西汉,儒家思想取得了独尊的地位,这时期的文人士大夫将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到等级森严的集体性社会中,他们以儒家的仁义道德为真理,以实现济苍生扶社稷

3、作为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儒家圣人的“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在此得到了全面的体现,因此,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是重生轻死。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东汉之前,死亡对中国人来说是模糊而神秘的。时至魏晋时期,中国的历史进入了长达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动荡不安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混乱、黑暗、痛苦的时代,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充满了奸诈、虚伪,很多知识分子被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成为无谓的牺牲品。另一方面,汉末魏晋六朝却是史上精神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而正是在这种时代的动乱与精神自由的双重催动互生下,迎来了魏晋士人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而这种觉醒,首先的表现则是对个体生存困境的思索

4、,也即对死亡的观照和冥思死亡意识的觉醒。对魏晋士人来说,一方面,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使魏晋士人极度珍惜生命,体味到了生命的极度尊贵;另一方面,魏晋时期,频繁的战乱、瘟疫的流行及随时随地都会遇到的政坛飞来的横祸,其结果是死亡枕藉、朝生暮死、人命如蚁,又使他们体味到了生命的极度卑微。人生的短促、时光的飘忽、飞来的横祸,使人们不得不面对人类的必然归宿死亡,不得不对死亡表现出了莫大的关注。魏晋士人悲生又悲死,对死的恐惧和对生的焦虑时时煎熬着他们,他们厌世不厌生,求生而不得,在这个生命情绪空前浓厚的时代里,面临的却是太多太多的死亡。那么人生的意义何在?生命的价值何在?晋人提出了近乎颓废的人生观,人生只能

5、追求声色犬马的物质享受,正所谓“为美厚尔,为声色尔”。这种人生观使人们看到的只是空虚和黑暗,这种感伤主义的生命意识更加加深了魏晋士人对生的焦虑和死的恐惧,其中蕴含着深沉的生存悲剧感。 魏晋士人在对死亡的观照与冥思中,痛苦地抒写着自己的人生答卷,他们炼丹服药、狂饮烂醉的同时又写诗作文、绘画书法、弹琴长啸,这里有近乎放荡的任诞、有近乎典雅的美丽,这是魏晋士人在观照和冥思死亡之后所建构的诗意生存空问,其中蕴含着魏晋士人对生的留恋、焦虑和对死的厌恶、畏惧,他们留给我们后人的是不同于传统伦理价值的生死观、是悲怆而又凄美的人格美是一种流传千古的魏晋风流。 (选自试述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有删改)1下列对第段内

6、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生死观,强调个体生命的生存,这是的一种理性态度。B儒家入世精神重视个人生前的社会价值,忽视个人的生命存在,将个体的人湮没在“道”的纲常伦理系统中,束缚了人的自由发展。C对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使道家想通过理想人格的塑造,来消弭这种人生的苦难和死亡的焦虑。 D西汉的文人士大夫将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到集体性社会中,他们重生轻死。死亡对他们来说是模糊而神秘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按照作者的观点,在东汉以前,虽然道家提出了“死生亦大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但这并不是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B

7、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混乱、黑暗、痛苦的时代,而这为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提供了的条件。 C魏晋士人悲生又悲死,所以提出了近乎颓废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表现出他们内心的煎熬和对生命的淡漠。 D魏晋士人既体味到了生命的极度尊贵,又感受到生命的极度卑微,这使他们对死亡表现出了莫大的关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家塑造的“至人”“真人”“神人”的理想人格并未能消弭魏晋士人人生的苦难和对死亡的焦虑。 B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混乱、黑暗、痛苦的时代,正是这种无序的时代背景使得魏晋士人具有了精神的自由。 C魏晋时期很多知识分子被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成为无谓的牺牲品。这使魏晋士人体

8、味到了生命的极度卑微。D魏晋士人对生的留恋、焦虑和对死的厌恶、畏惧,有时外化为近乎放荡任诞的行为和对艺术之美的追求。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何攀,字惠兴,蜀郡郫人也。仕州为主簿。刺史皇甫晏为牙门张弘所害,诬以大逆。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故晏冤理得申。王濬为益州,辟为别驾。濬谋伐吴,遣攀奉表诣台,口陈事机,诏再引见,乃令张华与攀筹量进时讨之宜。濬兼遣攀过羊祜,面陈伐吴之策。攀善于将命,帝善之,诏攀参濬军事。及孙皓降于濬,而王浑恚于后机,欲攻濬。攀劝濬送皓与浑,由是事解。 除廷尉。时廷尉卿诸葛冲以攀蜀士,轻之,及共断疑狱,

9、冲始叹服。迁散骑侍郎。杨骏执政,多树亲属,厚封赏,欲以恩泽自卫。攀以为非,乃与石崇共立议奏之,奏曰:“今承洪基,此乃天授。至于班赏行爵,优于泰始革命之初,不安一也;今恩泽之封,优于灭吴之功,不安二也;今之开制当垂于后若尊卑无差有爵必进数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臣等敢冒陈闻。窃谓泰始之初,及平吴论功,制度名牒,皆悉具存。纵不能远遵古典,尚当依准旧事。”帝不纳。 后杨骏反,以豫诛骏功,封西城侯,邑万户,赐绢万匹。攀固让所封户及绢之半,余所受者分给中外宗亲,略不入己。征为扬州刺史,在任三年,迁大司农。转兖州刺史,加鹰扬将军,固让不就。太常成粲、左将军卞粹劝攀莅职,中诏又加切厉,攀竟称疾不起。及赵王伦篡

10、位,遣使召攀,更称疾笃。伦怒,将诛之,攀不得已,扶疾赴召。卒于洛阳,时年五十八。 攀居心平允,莅官整肃,爱乐人物,敦儒贵才。为梁、益二州中正,引致遗滞。巴西陈寿、阎义皆西州名士,并为乡闾所谤,清议十余年。攀申明曲直,咸免冤滥。攀虽居显职,家甚贫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子璋嗣,亦有父风。 (选自晋书何攀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之开制/当垂于后/若尊卑无差/有爵必进数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B今之开制当/垂于后若尊卑/无差/有爵/必进数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C今之开制/当垂于后/若尊卑无差/有爵必进/数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D今之开制当/垂

11、于后若尊卑无差/有爵必进数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多以议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拨官吏的制度。D除,在古汉语中有“台阶”、“清除”、“逝去”、“任命授职”等意,在文中是“任命授职”的意思。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攀担任別驾之时,不仅奉王濬之命带着奏章前往中央,与张华商量伐吴事宜,还又前去拜访羊祜,面陈

12、讨吴之策,他的才能赢得皇帝嘉许。B何攀与石崇共同弹劾杨骏,认为其赏赐封爵不应厚于本朝开国之时,不应高于对灭吴功臣的封赏,即使不能遵循远古典制,也应当依照先例。C何攀为官严肃,曾任廷尉、刺史、大司农等职,却坚决推辞了兖州刺史之职,后带病应召,是为篡位的赵王司马伦所迫,实属无奈之举。D何攀正直爱才,任梁州、益州中正之时不仅引荐被埋没的人才,而且还勇于辩明曲直,为刺史皇甫晏以及西州名士陈寿、阎义洗清了冤枉。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廷尉卿诸葛冲以攀蜀士,轻之,及共断疑狱,冲始叹服。(2)巴西陈寿、阎义皆西州名士,并为乡闾所谤,清议十余年。(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

13、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长安春望卢纶东风吹雨过青山, 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 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 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 独将衰鬓客秦关。【注】 卢纶( 7 3 9年-7 9 9年) , 字允言, 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 旋即安史之乱爆发, 未能为官, 后重新应试, 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 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 终身不得重用。8. “ 却望千门草色闲” 一句中的“ 闲” 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请赏析。( 5分)9. 诗中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请简要概括。(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1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_ , _ 。” (2)在苏轼的赤壁赋中, “_ ,_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来总括秦的奢侈,极言其不遗余力地掠夺,又毫不珍惜地挥霍的句子是“_ , _?”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作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条鱼的狂奔 周海亮 他的手里提一个沉甸甸的冲击钻,腰间别一个丑陋并陈旧的卷尺。不远处的长椅上,坐着几个等车的人。那里还有一个空位。他需要一个位子,可是他不敢走过去。 他已经累了一天。他把自己悬挂在接近竣工的楼房外墙,用极度别扭的姿势把坚硬的混凝土外壳打钻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孔。这是他在城市里糊口的惟一本钱和留下来的全部希望。有时他感觉自己就像一条鱼,一条离开了河川,在陆地上奔跑的鱼。他必须不停地狂奔,用汗水濡染身体。他不敢停下来,太阳会把他烤干。 已经疲惫到极致,他的两腿仿佛就要支撑不住他瘦小的身体。他不断变换着站立的姿势,使自己舒服或者看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