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29913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阶段测试(二)化学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旨在改善环境、保护环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大铅蓄电池、汞锌锰干电池的生产,满足消费需求B采用碳捕集和储存技术,逐步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C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D催化处理汽车尾气,减轻氮氧化物污染和光化学烟雾2某恒容容器内发生的可逆反应为C(s)+H2O(g) CO(g)+H 2(g)。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2、v正(H2O)=v逆(H2) 容器中H2的浓度保持不变容器中c(H2O): c(CO): c(H2)=1:1:1 消耗n mol H2的同时消耗n mol COA B C D 3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B增大压强,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C 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 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4少量铁粉与100mL0.01mol/L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加H2O 加NaOH固体 滴入几滴浓盐酸 加CH3COONa固体 加NaCl溶液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升

3、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改用10mL 0.1mol/L 盐酸A B C D温度计5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所示装置可从碘的CCl4溶液中分离出碘 B图2所示装置可用于在实验室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C图3所示装置能构成锌铜原电池D图4所示装置可用于实验室中分馏石油6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硝酸完全反应时,放出28.7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OH(aq) + HNO3(aq)NaNO3(aq) + H2O(l) H=+28.7kJmol1 BNaOH + HNO3NaNO3 + H2O H=-28.7kJmol

4、1 CNaOH(aq) + HNO3(aq)NaNO3(aq) + H2O(l) H=-57.4 kJmol1 DNaOH(aq) + HNO3(aq)NaNO3(aq) + H2O(l) H=-57.4 kJ7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属于吸热反应 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 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8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S(g)O2(g)SO2(g) H1;S(s)O2(g)SO2(g) H2,则H1H2BC(石墨,s)C(金刚石,s) H1.9 kJmol1,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NaOH(aq)HC

5、l(aq)NaCl(aq)H2O(l) H57.4 kJmol1,则含2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8.7 kJD2C(s)O2(g)2CO(g) H221 kJmol1,则碳的燃烧热等于110.5 kJmol19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某兴趣小组以该反应为例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并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实验序号反应温度/Na2S2O3溶液稀H2SO4H2OV/mLc/molL1V/mLc/molL1V/mL12550.1100.1522550.250.21033550.1100.15A实验

6、1和实验2可以探究Na2S2O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实验1和实验3可以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实验3时,应先分别将Na2S2O3溶液、H2SO4溶液和水置于热水浴中加热到所需温度再混合发生反应,记录反应所需时间D实验1、2、3中,可以不用添加水10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H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t3时降低了温度 B t5时增大了压强Ct4t5时间内转化率最低Dt2时加入了催化剂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7、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已知反应2CO(g)=2C(s)O2(g)的H为正值,S为负值。设H和S不随温度而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B高温下能自发进行C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D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12某氢氧固体酸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其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a极流向b极B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C电池工作时每转移0.1 mol电子,消耗1.12 LH2D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13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 I3-(aq) , 某 I2

8、、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I2(aq)I-(aq) I3-(aq)的H0B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14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海水淡化的方法,其原理如下图所示已知海水中含Na+、Cl-、Ca2+、Mg2+、SO42等离子,电极为惰性电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膜是阳离子交换膜B通电后,海水中阴离子往b电极处运动C通电后,b电极上产生无色气体,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D通电后,

9、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15中药狼巴草的成分之一M具有清炎杀菌作用,M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的分子式为C9H8O4 B1 mol M最多能与2 mol Br2发生反应C1 molM最多能与4 mol氢氧化钠反应 DM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16反应aA(g)+bB(g) cC(g),生成物C的质量分数与压强P和温度的关系如图,方程式中的系数和Q值符合图象的是 Aa+bc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a+bc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a+bc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a+b=c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17已知反应:2H2O(g) 2H2(g)+ O2(g)H484

10、kJmol1。某温度下,在4L密闭容器中加入纳米级Cu2O并通入0.2mol H2O(g),记录不同时间产生O2的物质的量如下表:时间/min20406080n(O2)/mol0.00200.00320.00400.00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0min的反应速率v(H2O)2.510-5molL1min-1B达平衡时,至少需要从外界吸收的能量为0.968kJC增大c(H2O),可以提高水的分解率D使用纳米级Cu2O颗粒是为了提高催化效果18反应 Fe(s) CO2 (g) FeO(s) CO(g) H1 平衡常数为K1 Fe(s) H2O (g) FeO(s) H2 (g) H2 平衡常数

11、为K2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温度(K)K1K29731.472.3811732.151.67据此可知反应“ CO2(g)H2(g) CO(g)H2O(g) H 平衡常数为K ”的相关信息不正确的是AHH1H2 B该反应进行时不断分离出H2O,可以提高CO2的转化率和反应速率 CK K1/ K2 D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19镁-次氯酸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右图,该电池反应为: Mg + ClO- +H20 Mg(0H)2+C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a附近的pH将不断增大B电池工作时,C溶液中的溶质是MgCl2C负极反应式:ClO- +2e- +H20 Cl- +20H

12、-Db电极发生还原反应,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0.1 mol Cl-2020mol PCl3和10mol 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PCl5(g)达平衡时,PCl5为040mol,如果此时再充入10mol PCl3和050mol 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A040mol B060molC大于060mol D大于040mol,小于060mol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21(9分)铁、铝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工业上冶炼铝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探究钢铁的腐蚀与防护。在相同条件下,三组装置中铁电极腐蚀最快的是 (填序号),为防止金属Fe被腐蚀,可以采用上述 (填序号)装置原理进行防护。(3)如右图所示,若电解5 min时C池中铁棒质量增加2.16 g,据此回答:该电源电极Y名称为 , A池中产生的气体为 mol, C池中一段时间后硝酸银溶液浓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2(14分)碳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1)C(s) H2O(g) CO(g) H2(g) H= +131.3 kJmol-1,以上反应达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