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23189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试题一、选择题部分: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1、民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相提并论,生动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 )A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B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C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D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主要是畜力2、“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反映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 ( )A精耕细作 B封闭保守 C耕织结合 D艰难脆弱3、潮汕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

2、”、“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这些谚语整体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C精耕细作的特点 D注重因地制宜4、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低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风力水车5、反映秦统一的复活的兵团说,在两千多年前,秦已经按照“国标”进行大规模生产各类标准化兵器;秦朝律法中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袤亦必等。”对上述材料释读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统一性 B说明了秦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 C反映了秦代官营手工业的标准化生产 D秦

3、朝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6、明代著名清官海瑞认为,欲求天下安定,就一定要推行井田制,或者限制地主拥有的土地数量。这反映出明代( )A土地兼并严重 B小农经济的弱化C商品经济发达 D井田制得以恢复7、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列入富豪榜。这表明( )A国家实行重商政策 B这一时期的冶炼燃料焦炭廉价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 D铁制工具应用广泛8、中国古代留下了很多“治水.”的神话传说和文献,这主要是因为治水( )A.与传统农业密切相关 B.体现对“龙”的崇拜C.可以显示“王”

4、的作用 D.给文人以丰富的想象力9、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时期发明的。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冶铁技术的进步 C.农业耕作的需求 D.井田制走向崩溃10、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晋商,该家族“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A.官商结合导致官场腐败 B.奢侈之风污染社会风气C.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D.商业垄断阻碍社会进步11、明朝时,浙江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从纺所成,或纱或布,侵晨(注:清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

5、持以易”的现象。该材料反映了( )A.当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B.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C.出现了以棉纺织业为中心的城市 D.商品经济渗透到浙江一些村镇12、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这反映出当时的杭州( )A.开始成为商业都会 B.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 C.城市区域功能明显D.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13、下图为明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图中各项税收变化情况不能说明() A小农经济衰落致使农业税锐减 B工商税逐渐成为国家税收的支柱C明代税赋支付以白银为主 D

6、商品经济日趋活跃14、有学者这样描述:“当中国使用铁犁的时候,欧洲还在用木犁;但是当欧洲使用钢犁的时候,中国还是在使用铁犁。”作者这一描述旨在说明( )A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迅速发展 B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欧洲C中国的先进工具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D中西方发展逐渐出现“易位”的原因15、公元前246年秦国修建郑国渠之后,该灌区面积为4万余顷,粮食亩产达到6石4斗,而当时其他诸侯国;粮食单产普遍只有1石5斗左右。这反映出()A粮食在民间的价格随之降低 B其他诸侯国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秦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较大 D农业发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16、余英时认为,中国“16世纪以后商人确已

7、逐步发展了一个相对自足的世界。这个世界立足于市场经济,但不断向其他领域扩张改变的最少的是政治,最多的是社会与文化”。在此,他认为明清时期()A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形成 B商品经济开始冲击专制统治C经济文化领域出现了转型前兆 D商品经济发展难以动摇封建统治17、宋哲宗元祐元年监察御史王若叟在一道奏疏中向皇帝进言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货间,借贷赒(同周)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这段材料说明()A租佃经营开始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B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C佃户的政治、经济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关系18、“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

8、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19、右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20、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9、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21、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使新旧两个大陆建立了联系。在评价他时,有人认为他是个殖民者,对美洲人民进行了野蛮侵略和屠杀。有人说他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缩短了美洲社会步入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用“两个文明汇合”、“两个大陆相遇”看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哥伦布评价不同主要是由于评价者( )A.国籍不同 B.阶级出身不同 C.史观、立场不同 D.受教育程度不同22、布罗代尔在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

10、”作者所指的“奇迹”主要是指( )A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 B美洲新大陆的发现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D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23、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475152115551558155915951597价格指数100167270370400515685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D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24、一位非洲学者对近代以来欧、亚、非三洲人口变化做了统计(单位:百万人

11、)他制作了如下这张表格,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1650年1750年1850年1900年非洲100100100120欧洲103144274423亚洲253437656857A.非洲人口长期停滞在一亿人左右 B.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C.黑奴贸易对非洲人口发展的影响 D.非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下降25、英格兰的技术发明在17-18世纪之交已经蓬勃发展,先后出现了铁匠兼锁匠纽卡门的蒸汽机,制铁人达比解决高炉冶铁燃料问题的炼焦炉等。1733年技工凯伊发明了飞梭,同年,木工发明了第一台纺纱机,1765年,钟表匠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这一现象说明( )A.工业革命改变世界面貌 B.科学理论推动

12、技术进步C.教育发展推动文化普及 D.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26、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2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工业革命促

13、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28、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传播基督教思想 B贩卖黑奴 C拓展殖民地市场 D输出机器29、19世纪40年代初至70年代初,洋纱大量进口,解决了中国乡村手工织布业原料不足的问题,促成洋纱土布的生产。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的顽强性 B洋纱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C传统手工业的振兴 D近代纺织业的兴起30、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 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B. 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31、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飘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A西班牙 B葡萄牙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