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记念刘和珍君训练-落实提升苏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22785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记念刘和珍君训练-落实提升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记念刘和珍君训练-落实提升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记念刘和珍君训练-落实提升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记念刘和珍君训练-落实提升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记念刘和珍君训练-落实提升苏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念刘和珍君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喋血(xu)赁屋(ln)抹杀(m)长歌当哭(dng) 绯红(fi) 屠戮(l)噩耗() 言简意赅(hi) 浸渍(z)拯救(zhng) 惩创(chung) 殒身不恤(x)【答案】“当”应读dng,“赅”应读gi,“创”应读chung。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徘徊绯薄踌躇出离愤怒编缉庸人黯然下劣凶残洋溢微漠羽冀阴谋秘计【答案】绯菲;缉辑;冀翼。3下列文段横线处所填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_于死者毫不相干,_在生者,_大抵只能如此而已。_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A尽管但也虽然B尽管 而 却

2、虽然C虽然 而 也 倘使D虽然 但 却 倘使【解析】第三空表转折关系,应用“却”,排除A、C两项;第四空表假设关系,排除B项。【答案】D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A刚刚通车不久的果子沟大桥,体验过的人给出了两点精辟的评价:入秋的景色美得惊心动魄;沿线游客不时停车拍照,让人看得惊心动魄。B当然,从长远来看,要解决公路高收费问题,还要不断加大交通投资力度,还原公路的公益属性。不能听任收费公路长生不老、有始无终。C有网友提议:政府在加息的同时,能不能采取一些配套措施,尽可能地降低加息对房奴这个广大群体的损害,尽可能地维持房奴本就捉襟见肘的生活水平?D杨家三兄弟杨德麟、杨毓麟、杨殿麟

3、,有两位为创建自由独立的共和国殒身不恤。杨殿麟因二位兄长就义而病发,但仍努力支撑起杨家。E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解析】A项,“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极大。B项,“有始无终”指事情有开始而没有结尾。C项,“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不合语境。D项,“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E项,“漫无边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也形容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用在此处属望文生义。【答案】CE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

4、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职员的时候。B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C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D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了。【解析】宾语残缺,应在“消亡”之后添加“的明证”。【答案】D阅读课文第四节,完成69题。(教师用书独具)6第四节中第一段写怀疑的文字能否删去? 为什么?【解析】该题考查重点语段在文中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

5、文中表示怀疑的文字,其实不是真正的怀疑,而是对反动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卑劣行径表示出乎意料,是为突出这一主题服务的,并引起第五节的议论、抒情。【答案】不能删。因为它能突出段祺瑞执政府及其走狗文人出人意料的凶残下劣,并为第五节的议论蓄势。7第四节的第三、四两段文字可以归并为一段文字,但作者却将它们分成两段来陈述,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答案】(1)段间停顿比句间停顿时间长,读起来更顺畅,更有力;(2)在感情上,将段祺瑞执政府和走狗文人分开揭露,分别“进攻”,“火力”更猛,更能表达作者对他们的无耻行径的愤慨。8第五段在这节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解析】该题考查对重点段落的理解能力。第五段是抒情议论,是对上面内容的升华,也是情感的爆发。这一段共分三层:“惨象可说呢”为第一层,写出原因,概述上文;“我懂”为第二层,是中心句;“沉默呵 灭亡”为第三层,写结果,也是希望和自信。【答案】总结作用,升华了第四节的思想。中心句: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9第五段中的“惨象”和“流言”分别是对_段和第_段内容的概括。而第_段中的“_”一词则是对这两者的评述。【解析】该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通读第四节可知,“惨象”指第二段的内容,“流言”指第三、四两段中的“段政府就有令”“但接着就有流言”,以此突出段祺瑞执政府的下劣凶残。【答案】二 三、四一 下劣凶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