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22 第9单元 生物的进化 苏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21497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22 第9单元 生物的进化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22 第9单元 生物的进化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22 第9单元 生物的进化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22 第9单元 生物的进化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22 第9单元 生物的进化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22 第9单元 生物的进化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22 第9单元 生物的进化 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规范练22生物的进化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达尔文在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B.多倍体育种过程中二倍体母本经过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证明了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隔离C.达尔文认为,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如果没有可遗传的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同一群落中的种群会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导学号74870226答案:C解析: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是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A项错误;多倍体的形成尽管没有经过地理隔离但仍需生殖隔离,B项错误;没有可遗传的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C项正确;同一群落中的种群会相互影响

2、,实现共同进化,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D项错误。2.(2015云南昆明质检二)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遗传可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C.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种群间的隔离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共同进化答案:A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后,该变化会通过生物的生殖遗传给下一代,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有利于生物进化;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经过地理隔离,但一定需要经过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3.(2015甘肃兰州实

3、战考试)在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AA、Aa和aa的个体所占比例分别为20%、60%和20%。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A基因和a基因之间的比例变化如右图,则各基因型个体在此环境中竞争能力的大小关系最可能为()A.AAaaC.AA=Aaaa D.AAAaaa,B项正确。4.(2015湖北襄阳四校联考)图中甲、乙、丙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三种作用类型,其中最易产生新物种的是()A.甲B.乙C.丙D.甲、乙导学号74870228答案:C解析:丙种群存在明显的不同方向的变异倾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易产生新物种。5.褐鼠的不同基因型对灭鼠强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E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E才能维持正常生

4、命活动)的表现型如下表。若对维生素E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强进行处理,则该褐鼠种群中()基因型TTTttt对维生素E依赖性高度中度无对灭鼠强的抗性抗性抗性敏感A.基因t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B.抗性个体TTTt=11C.Tt基因型频率会接近100%D.基因库会发生显著变化答案:C解析:维生素E含量不足环境中TT、Tt、tt三种基因型褐鼠的生活能力逐渐增强,长期连续使用灭鼠强进行处理,tt褐鼠会被大量消灭,Tt个体能存活下来。基因t的频率不会下降至0,A项错误;由于TT对维生素E高度依赖,故TT个体被大量淘汰,B项错误;Tt基因型频率会接近100%,C项正确;该种群基因库不会发生显

5、著变化,D项错误。6.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植物甲);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植物乙)。由于花期不同,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甲、乙。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正确的是()A.为适应不同的土壤酸碱度条件,两种植物分别向不同方向进化B.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不同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C.将物种甲引种至pH较低的地区后,可再次发生进化形成物种乙D.只要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对环境的适应是进化的结果,而不是进化的原因,A项错

6、误;不同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使其基因库发生剧烈变化,最终形成生殖隔离,B项正确;物种甲与其祖先相比,已发生进化,即便将物种甲引种至pH较低的地区后,也不能进化为物种乙,C项错误;若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中出现的突变也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D项错误。7.在自然条件下,二倍体植物(2n=4)形成四倍体植物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失败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B.二倍体植物与四倍体植物存在生殖隔离现象C.二倍体植物经长期的地理隔离才能形成四倍体植物D.测定四倍体植物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时只需测4条染色体答案:B解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如果染色体不能正

7、常分配到配子中去,也会形成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配子,A项错误;二者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符合生殖隔离定义,B项正确;二倍体在减数分裂异常的情况下可形成四倍体,并不需要地理隔离,C项错误;应测定1个染色体组的DNA分子,D项错误。8.(2015安徽卷)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75%B.50% C.42%D.2

8、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基因频率以及基因型频率的相关知识。基因频率是指某基因占整个种群基因库的比例。基因频率不变的前提条件是种群足够大,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其不起作用。根据题意,两个种群合并为一个种群后,A基因频率为(80%+60%)2=70%,a基因频率为(20%+40%)2=30%,则随机交配,下一代Aa的基因型频率为:270%30%=42%,故C项正确。9.下图表示某群岛上蝉的物种演化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不同种的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乙形成丙和丁的过程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B.物种戊的形成是基因频率不定向改变的结果C.由甲形成乙和戊

9、的过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群岛上各种蝉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相互影响导学号74870229答案:B解析:乙形成丙和丁的过程是由于乙发生了基因突变,且突变是不定向的,但A岛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最终形成了丙和丁两物种,A项正确;新物种的形成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形成的,自然选择是通过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淘汰了不利变异,保留了有利变异,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变化,B项错误;新物种的形成是定向的自然选择的结果,C项正确;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D项正确。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基因突变多数是有害的,所以基因突变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两个池塘中的鲤鱼分别是两个

10、种群,但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C.因为马和驴杂交后产生了骡子,所以马和驴这两种生物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物种形成一定经过地理隔离答案:B解析:基因突变有害还是有利,取决于环境,所以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A项错误;两个池塘中的鲤鱼分别是两个种群,但它们仍属于一个物种,B项正确;生殖隔离是指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它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由于骡子是不可育的,所以马和驴是两个物种,C项错误;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但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如通过多倍体育种形成新物种,D项错误。11.下列与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地区林场施用农药后导致产生具有抗药性的松毛虫个体B.

11、达尔文从种群层面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C.兰花细长的花矩与传粉蛾细长的口器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自然选择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从而形成新的物种答案:C解析:松毛虫个体本来就存在抗药性强与弱的个体,施用农药后抗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A项错误。达尔文从个体层面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从种群层面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B项错误。兰花长的花矩与传粉蛾细长的口器是共同进化的结果,C项正确。自然选择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从而导致生物进化,D项错误。12.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

12、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的基本单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自然选择和等。(3)突变、和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4)如果大熊猫种群无限大,群体内的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任何形式的选择压力,那么群体中的各种基因型的比例每代保持不变。对某地一个种群随机抽样调查,测知该种群中有基因型AA、Aa、aa的个体若干只,由此可以计算出A和a的基

13、因频率。而根据A和a的基因频率,可以推测出这个种群中Aa的频率(N)大约是()A.0N100%B.0N50%C.0N50%(5)下图中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问题。由a变为b、c、d体现了。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是曲线。答案:(1)基因库多样性(2)生物进化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突变、基因重组)(3)选择隔离(4)B(5)变异的多方向性d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而突变、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生物进化的实质为基因频率的改变,而基因突变

14、、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能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13.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在种群1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1的发生改变,导致生物进化。(2)由图1可知,种群1和种群2(填“是”或“不是”)同一物种。(3)根据图1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种群2中具有基因型的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基因A和a在该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发生变化是的结果。(4)图2中的甲虫具有多种体色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答案:(1)基因突变基因频率(2)是(3)aa自然选择(4)基因解析:(1)新基因的产生最可能的来源是基因突变;新基因的出现将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导致生物进化。(2)种群1和种群2之间发生基因交流,没有形成生殖隔离,是同一物种。(3)从图1中可以看出,种群1中有AA(黑色)7个,Aa(浅黑)10个,aa(灰色)4个AA(杂色1个),种群2中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