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净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69213 上传时间:2017-05-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净光合作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选】净光合作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选】净光合作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选】净光合作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选】净光合作用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净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净光合作用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教师 黄晓冰课时目标地位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考查乃是生物复习的重中之重,该种试题综合性强、灵活性大,是高考命题的重点、热点。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及其影响因素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生物学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主动探索的技能、技巧。过程和方法 1、通过列表比较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已有的知识体系。2、通过探究和练习,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进而在具体例子中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堂实例分析, 能够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科学思想,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随堂训练,体验积极思考、

2、与人交流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比较,净光合作用的含义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强化热点题型训练,建构解题模型学情分析 通过一轮复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面对高考有很强的求知欲,但能用文字、图表等表达形式来准确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素养较差,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利用的资源 多媒体课件学生利用的资源 学案练习教学过程设计流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有氧呼吸过程的场所、产物和能量变化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H和 ATP 来源与去向净光合作用的含义以光合作用图解过程导入课件展示列表比较引导学生各概念的文

3、字表达。净光合:吸收CO2、释放 O2、积累有机物真光合:固定CO2、产生 O2、制造有机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得出光合作用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能量变化加深理解净光合作用=真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通过课件、表格比较直观理解各核心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巩固所学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图表曲线题解题 引导学生从识标-明点-析线去理解坐标曲线,结合 07 上海题讲评出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介绍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对曲线图加以变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观察一天之中光合速率变化、理解气孔关闭、C3、C5 含量变化思考回答区别以 CO2 为纵坐标,但含义不同的

4、两种曲线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检验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体验应用已有知识探究问题的过程细胞代谢气体变化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关系阐述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气体的进出及其关系,举例说明光补偿点的气体变化图知识迁移,变式训练,亲自动手画其它关系图让学生明确不同条件下的图形不同表示方法实验装置对呼吸作用方式的探究和对呼吸强度测定光合速率的测定着重介绍两种对照组的设置,引导学生作出推论和假设分析条件:绿色植物、光、CO2 缓冲液学生运用假说演绎法探究呼吸方式理解测定实验的物理校正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引导学生掌握同种装置在不同题型中的运用,复习掌握假说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反思表一:表二:有氧呼

5、吸反应式比较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场所代谢产物能量变化表三:比较 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来源H去向来源ATP去向1、 (07上海生物)下图表示三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日变化。请据图回答。(1)光合作用速度与呼吸作用速度相等的时刻,a植物叶片出现在_,c植物叶片出现在_。(2)在6:00-8:00时之间,单位时间内吸收CO2最多的是_植物叶片。(3)b植物叶片在晴天中午光照强烈时,光合作用速度出现了低谷,这一现象被称为光合作用的 午休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_。(4)c植物叶片一天内光合作用速度变化的特点是_。(5)从图中结果推测,三种植物一天内有机物积累量多少的顺序是_。(6)在

6、一定的 CO2 浓度和适宜温度下,把某植物叶片置于 5 千勒克司(光合作用速度 44mgCO2/100cm2 叶小时)光照下 14 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呼吸作用速度 66ngCO 2/100cm2 叶小时) ,则一天内该植物每 25cm2 叶片葡萄糖积累量为_。2、甲图为植物细胞内的某种生理活动,乙图为植物在温度为15(实线)和25(虚线)时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变化关系。请据图分析下列问题:(1)过程中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_,过程的正常进行需要光反应提供 的_,过程产生的C 6H12O6被分解为二氧化碳的场所有_。若要研究甲图中碳的去向,通常采用_方法。(2)当其他条件不变,乙图中光照

7、由6千勒克斯减弱为2千勒克斯时,甲图中的_物光合作用反应式比较 光反应 暗反应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 质会增多。(3)请根据乙图分析该植物在15、10千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 _mg。(4)在2千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植物在15时的氧气释放量比25时高的原因是_。(5)如果在阴雨天气,温室内光照强度小于5千勒克斯,请据乙图判断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有助于提高光合产量: 。3、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强度。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

8、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A A B C D E F B 死 的 转 基 因 作 物 D E F A为 开 关 B为 玻 璃 钟 罩 C为 转 基 因 作 物 D为 烧 杯 (内 装 有NaHCO3或 NaOH溶 液 ) E为 红 墨 水 滴 F为 直 尺 甲 装 置 乙 装 置 .实验步骤(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3)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实验30分钟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测定植物呼吸作用 甲

9、装置 (填左或右移)1.5厘米乙装置 右移0.5厘米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 甲装置 (填左或右移)4.5厘米乙装置 右移0.5厘米.实验分析: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g。那么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 g/小时。白天光照15小时,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 g。 (不考虑昼夜温差影响)4、 (09 福建)回答下列题.右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湿桶内温度变化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 0.1g/mL 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

10、量更多。(1)取 A、B 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三A 加入 240ml 的葡萄糖溶液 加入 10g 活性干酵母 B 加入 240ml 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2)B 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 ,这是控制实验的 变量。(3)要测定 B 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 C。请写出装置C 的实验步骤: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三C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 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 A、B、C 温度大小关系是: (用“ ”表示),则假设成立。5、 (1

11、0 福建)东海原甲藻(简称甲藻 )是我国东海引发赤潮的藻种之一,研究甲藻光合作用的生理特性可为认识赤潮发生机理提供重要信息。(一)某研究小组探究 pH 对甲藻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将生长旺盛的甲藻等量分成 5 组培养,各组藻液 pH 分别设定为6.0、7.0、8.0、9.O、10.0,在黑暗中放置 12 h,然后在适宜光照等相同条件下培养,随即多次涮定各组氧气释放量并计算净光合速率。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右图。(1)本实验除了通过测定氧气释放量,还可以通过测定 吸收量来计算净光合速率。(2)黑暗放置过程中,藻液 pH 会有所变化因此在测定氧气释放量前需多次将各组 pH 分别调到 ,这是控制实

12、验的变量。(3)若甲藻圭时间处于 pH10.0 条件下,甲藻 (能、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据图分析并说明原因: 。(4)实验表明,甲藻光合作用适宜 pH6.09.0。但海水在该 pH 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赤潮,原因是生赤潮除了与 pH、温度、光照强度等因素有关外,最主要还与海水的 有关。(二)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了温度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甲藻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 15-30。最适温度为 25左右,当温度为 9和 33时,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根据这些信息在右图中画出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示意曲线。6、 (11泉州市质检)有人研究温度对温室中某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光照等

13、其他条件适宜) ,结果如下表:温度( OC) 5 10 15 20 25 30 35光照下 CO2 吸收量(mg/g 叶.h ) 0.5 0.7 1.2 1.9 2.4 2.0 1.5黑暗下 CO2 释放量(mg/g 叶.h ) 0.2 0.5 0.9 1.5 2.6 3.9 3.3请分析回答:(1)就表中温度而言,欲使该植物一天内(12 小时为白天,12 小时为黑暗)有机物积累量最大,白天的温度应控制在_ OC,夜晚的温度应控制在 OC,这时该植物一天内每 10g 叶片积累葡萄糖 mg(已知消耗 6 分子 CO2 可合成 1 分子葡萄糖) 。(2)请在下图绘制温度影响该植物总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 (应完整标出坐标轴所示信息)(3)该同学若要进一步探究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与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是否相同,应在 温度范围内,设计一系列温度梯度进行实验处理。如果黑暗下 CO2 释放量数值最大时的温度与 数值最大时的温度相同,则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与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相同。7、 (10 安徽卷)为探究影响光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