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选提分专练 第三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类阅读 专题二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分析结构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8804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选提分专练 第三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类阅读 专题二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分析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选提分专练 第三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类阅读 专题二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分析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选提分专练 第三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类阅读 专题二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分析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选提分专练 第三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类阅读 专题二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分析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选提分专练 第三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类阅读 专题二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分析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选提分专练 第三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类阅读 专题二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分析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选提分专练 第三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类阅读 专题二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分析结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考点突破考点一分析结构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流浪汉侯发山父亲去世后,小康就正式接管了店铺。店面不大,经营的不是金银珠宝,是相机专卖,尼康啦,佳能啦,这家伙,也贼值钱,好的,也是成千上万,甚至十几万,不亚于一台小轿车。小康每天早上来到店门口,总能看到一个流浪汉蜷曲在店外边。他的年龄在六十岁左右,胳膊腿健全,不残疾,长长的头发,像是被膙子给糊住了,一绺一绺的,脸上黑一块紫一块的,身上的衣服长一片短一截的,类似时下流行的混搭,自打套在身上怕是没脱下洗过,已经看不清本来的色彩眼下是秋天,他却穿着羽绒服,还是女式的。走的近了,还能闻到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刺鼻的味道。这个流浪汉也不傻,只要

2、看见小康来,就知趣地走开了,走得远远的,一整天都不见他的踪影。难道这个流浪汉打算伺机偷盗?想到这里,小康着急了。然而,媳妇正在坐月子,母亲又有病,他白天不在家,晚上总不能守在店里不回去啊?父亲活着的时候,也不是常常住在店里。有几个晚上,小康不放心,悄悄踅摸到店铺门口,每次都是看到流浪汉睡在门口,没有什么反常的行为。但老话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虽然不能排除怀疑,还是把他撵走的好,免得夜长梦多。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天早上,小康来到时,流浪汉还在门口酣睡。小康也不理会,越过流浪汉,悄悄打开门,扫地时故意把尘土往他身上扫,即便这样,流浪汉还没有醒,小康就用扫帚去撩拨流浪汉的脸,流浪汉

3、这才醒过来,讪讪着走开了。小康挥舞着扫帚,捂着嘴朝他叫道:“滚!滚得远远的。”小康以为,他这一吓,流浪汉肯定会流浪到别处去。第二天清晨,远远地,小康又看见那个流浪汉还在店铺门口,靠着防盗门,半躺半坐,悠闲悠哉的,好像自己是店老板似的。小康便气不打一处来,走到流浪汉跟前,抬脚去踢他,同时把手里半瓶矿泉水泼到他身上,一边怒吼着:“滚!滚!滚!”那架势,仿佛他跟流浪汉之间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流浪汉诧异地看着小康,似乎心说,我也并没有杀你的父亲、夺你的妻子,为啥发这么大的火气?“看什么看?你聋吗?再不滚我揍死你!”小康把矿泉水瓶子朝流浪汉摔去。流浪汉下意识地躲了一下,走了。此后,小康再没见到过那个流

4、浪汉。大约过了半个月,小康的店铺被盗了,丢了五台索尼高档相机,每台都在一万元以上。小康的脑海里立马出现了那个流浪汉的影子,他断定是流浪汉在报复。当警察赶到后,小康说出了自己的直觉。怀疑归怀疑,警察要的是证据。幸亏店铺对面有家面包房,人家在外面装了两个摄像头,有一个刚好照到小康的店门口。警察打开监控,根据监控拍到的画面,短短时间内便抓获了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交代,他早就盯上了小康家的相机专卖店,因为流浪汉的缘故,才一直没有下手。面包房的监控录像证明了犯罪嫌疑人所言不虚。小康一边看监控一边泪流不止:小偷光顾那几次,每次来都是因为流浪汉睡在门口,他才没有得逞。有一个晚上,月黑风急,昏黄的路灯像是睁

5、着惺忪睡眼的醉汉,街上少有行人。那个小偷又鬼鬼祟祟地出现了,拿着刀子威逼流浪汉离开。流浪汉头一低,不管不顾朝小偷身上撞去。不怕人横,就怕人不要命,这话不错。见此情形,小偷转身逃了流浪汉为什么要这么做?面包房老板的话让小康如梦初醒:小康的父亲在世时,时常买面包给流浪汉!小康转遍了大街小巷的旮旯角落,没有找到那个流浪汉。大叔,您在哪儿呢?店里清闲的时候,小康常常盯着门口自言自语。(摘编自天津文学2017年第5期,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对流浪汉外貌的描写,有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为下文展现人物美好的心灵做了铺垫。B小说中小康的父亲虽然没有出场,但

6、是却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为小说留下了含蕴不尽的想象空间,足以使读者浮想联翩,感慨不已。C小说以流浪汉为报恩而暗中保护店面为明线,以小康对流浪汉的态度变化为暗线,双线交织,行文错落有致,摇曳生姿。D作者善于设置悬念,环环相扣,直到小说结尾才抖开包袱,使真相大白,实在是匠心独运,与相声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2你觉得小说情节发展上的转折点在哪里?该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 3小说以“大叔,您在哪儿呢?”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忘川聂鑫森贺望川的肚腹里确实“藏”了不少书,读书博而专,论语孟子庄子老子荀子韩非子他可以闭目

7、诵读。你问某书某段话该如何正确评断,他会滔滔不绝地先说出自秦汉到清代名流的观点,末了才说:“敝人的见解是”这是什么记性?简直就是一部活电脑。可他的忘性也令人匪夷所思。出门忘记带钥匙;别人问他的手机号码,他怎么也想不起来,不得不问妻子和同事;有时夜里回家,他找不到这条小巷,只好问人该怎么走。妻子取笑他:“你这是什么记性?别哪一天把自己弄丢了。”他说:“我只记我该记的事,其余的就拜托你了。”一星期前,贺望川请一位老朋友到离家不远的一家“百鱼斋”吃中饭。这里的菜品皆与鱼有关,各道菜都可口,两人尽兴喝了一斤酒。该结账了。贺望川一摸口袋,忘记带钱夹了。友人也和他一样,出来得匆忙,除了记得带香烟、打火机,

8、别的都没带。贺望川对服务员说:“对不起。我让我的朋友留下做人质。这个人质可得好好侍候,他是湘楚大学的著名教授。我家离此不远,我快去快回。”回到家里,取了钱,贺望川正要出门,忽听有人喊:“贺教授在家吗?有快递。”妻子说:“你盼望的小谢来了。”“谢定山小友,星期天你也没休息?”“因为有你的快递,我知道你想先睹为快,就赶快送来了。”“快坐下。先喝茶。”小谢是快递公司的送货员,专送文化街这条线路。贺望川购书量大,又有各地的友人、学生寄赠书籍、资料,所以每隔几日,小谢就要上门来送货。一送就送了两年,彼此变得相当亲密。贺望川用剪刀剪开塑料包装袋,取出几本书来,爱不释手地翻了一遍。说:“我的学生都成气候了,

9、新松恨不高千尺,太好了。小谢,每次都辛苦你,令我铭感啊。”“贺教授,您客气了,我干的就是这个活。说真的,能为你们这些大学者送快递,是我的荣幸。可惜家里条件差,我只读了高中,就从偏远的山区到城里来打工,可我从心里敬重你们,我爹我爷爷也是。我一回家,他们就问学者是什么样子,说了些什么话,我都一一告诉他们。”贺望川忍不住大笑起来:“你就说,这些读书人不多一只眼睛不多一个鼻子,和大家没什么不同。”“可他们不信,尤其是爷爷,我要他进城来看看,可他早已瘫在床上了,没法来。”“什么时候你领我去,让他看看我一个似僧似俗的人。”“那会让爷爷乐翻天的。我就代爷爷先谢谢你了。”小谢作古正经站起来,向贺望川深深地鞠了

10、一躬。他们正说着话,留在饭店里的友人领着服务员,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你真是个忘川无疑!把我丢在饭店,也不拿钱去赎。我家住得远,要不我会领着服务员去取钱,免得又登你的门。”贺望川这才猛醒过来,赶忙向友人谢罪,然后付款给服务员,再另加小费。一眨眼,就过去了一个月。盛夏,炎天暑地。来贺家送快递的,忽然换了另外一个姓马的小伙子。贺望川很奇怪,问:“小谢呢?”小马说:“他爷爷病重,恐怕熬不了几天了,小谢请假回老家去了,由我暂时代替他。”“他老家在哪儿?”“是本市管辖的株洲县朱亭镇大龙山村,坐汽车去要大半天。”“你有小谢的手机号码吗?”“有。”贺望川赶快用笔把地址和手机号码记下来。小马问:“贺教授记这些

11、做什么?”“我答应过小谢,要去看望他爷爷,这个事我忘不了。君子不能言而无信,我明天就去,让儿子开车送我去。”他转过脸问妻子:“你愿意去吗?”妻子说:“有道是夫唱妇随,我也去!”(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概括地交代了贺望川令人匪夷所思的充满矛盾的记性好忘性也大的特点,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为人物形象的刻画奠定了感情基调。B贺望川请友人到饭店吃饭,他们竟都忘了带钱,这表面看似不合情理,但实质表现了老朋友相聚“相忘于江湖”的真性情,自有其感人、合理之处。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贺望川的一句“我只记我该记的事,其余的就拜托你了”就表现了他作

12、为一个学者、君子该铭记什么的个性特点。D小说主体部分的情节环环相扣,大起大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高潮处故事戛然而止,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信守诺言,诚恳待人。5小说以“记性”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答: 6小说结尾,贺望川夫妇要去看望快递员小谢的爷爷。这样写合理吗?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精析1C将明线与暗线颠倒了。2这篇小说情节发展上的转折点在小康驱逐流浪汉促使其最终离开。该情节在文中的作用:承上启下。承上,小康怀疑流浪汉是贼;启下,小康的店面被盗。与父亲的形象构成对比。小康缺乏爱心,致使小店被盗;父亲关爱流浪汉,使流浪汉怀着感恩之心为两代人守卫店面。揭示小说主旨

13、。小康的冷血使他驱逐了恩人,从而导致小店的损失,这就很鲜明地揭示了人应该怀有一份悲悯之心,助人其实也是自助的小说主旨。3与前文照应,突出小康对流浪汉态度的巨大变化,由猜疑误解,到主动去寻找、去思念,表现出小康灵魂深处的善的觉醒,从而使小康的形象富于变化,更加丰满。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余味无穷。读者因为小康的呼唤,也会不自觉地去牵挂流浪汉的命运,从而让自身心灵得到净化,这就使小说具有更加深广的现实意义。这一结尾,无疑拓展了小说的表达空间,使小说的意蕴更为丰厚深沉。小康对大叔的呼唤,也是他人性的一种回归。说明在内心深处,他真正继承了父亲生意人应以慈悲为怀的经营理念,在真正意义上“接管了店铺”,暗

14、示他的事业也有了新的起点。这样的结尾,在结构上与文章开头相照应,并深化了文章主旨。4D情节有波折,但无“大起大落”。5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主要集中在“不忘”上;集中刻画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使主题更突出。6(示例一)合理。符合故事情节发展的必然趋势:贺望川诚恳待朋友、快递员及服务员,自然会守承诺去看望快递员小谢的爷爷。突显人物特点:诚实守信,平等待人,有感恩之心。形象地揭示主旨:做人要做诚信君子。(示例二)不合理。贺望川是君子,能做到关爱、体贴、感恩普通劳动者,但学者、教授身份不可能亲自去看望快递员小谢的爷爷,会通过其他形式践诺。贺望川的妻子并未承诺去看望快递员小谢的爷爷,随夫去,有牵强之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