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86584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点1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考纲课标要求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罗斯福新政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自主预习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特点及影响?原因: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具体原因:市场供需矛盾的激化导火线:纽约股市的崩溃特

2、点:范围广;破坏性大;时间长影响:激化社会矛盾;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思维启迪 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美国,为什么会迅速波及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整个世界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2)美国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特点、实质及影响?措施: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调节农业生产。实行社会福利制度。特点: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影响:直接影响: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广大的中下层民

3、众也从新政中获得了一定的好处。深远影响: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3、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背景、措施及作用有哪些?背景:(1)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矛盾,迫使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2)二战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3)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教训和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4)第三次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需要巨额资金和对各部门的有效协调,这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承受能力,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

4、有力干预。措施:(1)国家干预: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2)社会改革私人企业经营管理的调整。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3)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比重不断提高,知识经济出现。作用:20世纪50年代70年代,进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课堂探究】【探究一】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2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

5、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材料二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1)材料一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 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国家立法材料三 到1935年初,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

6、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种认识:主要派别对新政的认识认识的史实依据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如: 。激进的左派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新政存在局限性,如: 。政治异见者(非左派,非右派)尖锐抨击“财阀”、“其他金融势力”,认为这些势力给国家带来贫困,而且向个体和社会实施专制。企图建立独裁国家,如:总统扩大权力,违反宪法。多数民众新政提高弱势

7、群体地位,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社会得以发展,如:经济恢复;遏制法西斯势力;生活水平提高。摘编自(美)舍曼世界文明史、布林克利美国史等著作(3)根据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中与位置,各举出一个史实,所举史实要能印证表格前一栏的观点。史实: 整顿金融体系(或监督工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以工代赈等。)经济危机未能完全消除(或缓和劳资矛盾有限,保障措施不全面,劳工社会地位依然低下等)。【探究二】材料一 1926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

8、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女裙的长短与经济景气的函数关系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就屡屡展现威力。(1)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国最流行色彩灰暗的长裙;“二战”后,超短裙却成为引领全球的时髦装束。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时尚出现的原因。20世纪末30年代初:19291933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二战”后:战后美国经济繁荣(或战后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生产关系,使经济得到快速恢复与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各国交往加快;审美观的变化等。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西方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变

9、化,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据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二战后,“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有何具体表现?修补:奉行国家干预的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缩小贫富差距,建立福利国家。体现:建立欧洲共同体。材料三 根据美国最近几年的经验一成长缓慢、生产力降低使人怀疑如果我们继续

10、授予政府前所未有的权力迟早一个更大的政府会毁灭我们因市场自由而取得的繁荣,以及独立宣言中信誓旦旦的人类自由。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美)米尔顿弗里德曼(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3)据材料概括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核心观点,并结合当时的经济背景,说明诺贝尔奖评委会为什么在1976年授予弗里德曼经济学奖。核心观点: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增加市场自由度。授奖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滞胀”困境;在解决危机方面,凯恩斯主义(或国家干

11、预)效力大减;弗里德曼的经济理论(或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的理论)为解决“滞胀”提供了新思路。【课时练习】1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答案:B2(2013年天津文综,7)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答案:A3(2013年北京文综,23)右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

12、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 A恢复银行信誉 B鼓励建立工会 C加强社会保障 D调整劳资关系答案:D4以下言论出自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总统时发表的演说,其中最能体现其“新政”实质的是()A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B现在就行动起来我愿意提供这样的领导C竭尽一切努力通过国际经济调整来恢复同世界各地的贸易D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共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答案:D5(2012年广东文综,21)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D农

13、场主扩大生产规模答案:A6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时段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答案:A7(2012年福建文综,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下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所有者年份政府和公共机关法人金融机关其他国内法人外国法人个人其他1950年321261106131191960年02231178114631151969年033222133240129对其解读有误的是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14、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答案:A8(2012年江苏单科,23)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 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 (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 虽然纽约本 市已经有 100 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 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化赈)。背景:经济危机;贫困(失业) 。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 1984 年度) (单位:英镑) 月收入5080200儿童津贴13.013.013.0其他津贴50.130.10纳税0-7.9-43.8国民保险-4.5-7.2-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