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第1课时)公转特征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练习 中图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8658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第1课时)公转特征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练习 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第1课时)公转特征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练习 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第1课时)公转特征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练习 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第1课时)公转特征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练习 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第1课时)公转特征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练习 中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第1课时)公转特征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练习 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第1课时)公转特征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练习 中图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转特征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2014江苏地理,34)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完成12题。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 B.乙 C.丙 D.丁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解析第1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应该是在春分点和夏至点之间,并靠近夏至点。分析图2不难看出,丁点符合上述特点,故选项D正确。第2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从图2看出,甲、乙两点相对于冬

2、至点对称,说明太阳处于这两个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同一纬线,而日出方位是由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决定的,故选项D正确。由于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月初)时最大,甲、乙两点并不在近日点两侧对称,公转速度不可能相同,选项A错误。甲、乙两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甲点向北移动,乙点向南移动),因此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也相反,选项B错误。由于甲、乙两点不在近日点两侧对称,因此日地距离不可能相同,选项C错误。答案1.D2.D(2016江西期中诊断)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34题。3.图示季节,可能出现的现象为()A.中国西南进入地震多发期B.洛杉矶森林火险等级较高C.南极地区臭氧空洞最为严重D.前往索

3、马里海域护航的中国军舰一路顺风而行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该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B.图中OA为昏线C.通常上半夜的流星比下半夜多且明亮D.通常下半夜的流星比上半夜多且明亮解析第3题,依地球公转方向判定该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晨昏线过极点,判定该图所示时间为二分日,即春秋分。地震的发生与季节无关,故A项错误。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森林火险等级高;南极地区臭氧空洞多发生于911月;北半球冬季前往索马里海域护航的中国军舰,在冬季西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作用下,一路顺风而行。BCD分别表示北半球夏、秋、冬三季,故C项正确。第4题,依地球逆时针方向公转可知,该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OB为昏线,故A

4、、B项错误。通常下半夜的流星比上半夜多且明亮,原因在于下半夜的流星是与地球迎面相遇,速度快,或地球赶上流星,出现频率高;而上半夜出现的只是追上地球的流星。故D项正确。答案3.C4.D(2016德州期中)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读“日地距平比随时间变化规律图”,完成56题。5.日地距平比由n变至P期间,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B.海口昼长先变短后变长C.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D.巴西高原由雨季过渡到旱季6.当日地距平比为m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是()A.济南千佛山正举办菊花展 B.济南大明湖公园正筹办荷花节C.潍

5、坊正举办一年一度的风筝节 D.杭州钱塘江大潮最佳观赏时间如期而至解析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日地距平比由n变至P期间巴西高原由雨季过渡到旱季。第6题,当日地距平比为m时为北半球夏季,济南大明湖公园正筹办荷花节。答案5.D6.B7.(2015浙江文综,11)右图为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则乙位置太阳高度为()A.47 B.43 C.23.5 D.21.5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根据图示地方时12时太阳周年位置轨迹可知,甲、乙分别表示当地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因其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和为90,所以该地一定不存在太阳直射

6、现象即不可能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故该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差值(甲、乙的差值)应为47。设乙位置太阳高度为H,则甲位置的太阳高度为(H47),列式可得H(H47)90 ,经计算H21.5,故D项正确。答案D(2015重庆文综,12)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第8题。8.中国一架满载饮用水的飞机紧急从广州飞往马累,若北京时间12:00出发,经4小时到达马累。机长身高为1.8 m,到达时其在机场地面的身高影长接近于(

7、tan551.43;tan652.14)()A.0.6 m B.1.2 m C.1.8 m D.2.4 m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要求出机长的身高影长,需要估算出当时的太阳高度,这既涉及时差的计算又涉及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12月4日太阳直射点大约在19S。从图中可知,马累的纬度约为4N,故该日马累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67。由于马累地处赤道附近,昼长约12小时,从正午到日落,时间约为6小时,太阳高度由67减小为0,每小时大约减少11。飞机到达马累时,当地地方时约为13时,已经过了正午约1小时,故此时马累的太阳高度大约为56,机长的身高为1.8米,机长的身高影

8、长应为1.8米tan56。根据题目所给条件(tan551.43;tan652.14),可以得出B选项最接近。答案B(2016烟台期中)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太阳能利用的方向之一。甲图是我国北方地区某楼房正南方壁挂太阳能集热器景观照片,乙图是“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原理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该景观照片拍摄的地方时可能是()A.9:00 B.12:00 C.15:00 D.18:0010.关于使用壁挂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叙述,可信的是()A.该地“可调节性支架”长度随楼层不同变化B.该地“可调节型支架”长度应短于海口C.所安装的墙壁朝向南北半球相同D.热带地区使用时间长于温带地区解析第9题,根据

9、材料,该楼房位于北方地区,南面墙壁安装太阳能。图中太阳能的影子偏向东方,说明太阳位于西南部天空,A、B错。18:00时,日影很长或是照不到阳光,D错。所以该景观照片拍摄的地方时可能是1500,C对。第10题,使用壁挂太阳能集热器,热带地区终年气温高,使用时间短于温带地区,D错。所安装的墙壁朝向南北半球不相同,C错。该地可调节支架长度与楼层关系不大,A错。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海南,与墙壁的夹角小,可调节支架长度应短于海南地区,B对。答案9.C10.B(2016河南洛阳联考)下图为某地春分至秋分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读图,回答第11题。11.该地纬度可能是()A.10 B.15 C.30 D

10、.40解析从图中可知该地一年中两次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说明该地位于赤道和回归线之间,故C、D排除。又因为从图中可知春分日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比夏至日时要大,说明该地更接近于赤道附近而不是回归线附近,故最可能的是10。A正确。答案A(2015浙江六校模拟)读5月某日四个城市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题。12.四地中()A.位于中国,纬度为30NB.位于杭州的西北C.位于极圈内,东南风盛行D.位于南美洲,西北风盛行解析5月某日地昼长为12小时,则该地位于赤道上,应位于杭州的南方,故B项错误。又由图中地正午太阳高度为75,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15纬线上,再结合此日为5月,可判断太阳直射点位

11、于15N。地此日昼长大于12小时,则位于北半球。同时该地北京时间12时为正午且正午太阳高度为75,则该地位于(30N,120E),必然位于中国,故A项正确。为极昼,应该位于北极圈内,盛行东北风,C项错误。昼长小于12小时,则位于南半球;北京时间6时为正午且正午太阳高度为30,则该地地理坐标为(45S,150W),位于大洋洲海洋上,故D项错误。答案A下图为2015年国庆节期间某日张女士在(34N,114E)附近拍摄的日落图。据此完成1314题。13.张女士拍摄此照片时面向()A.东南 B.东北 C.西北 D.西南14.下图中能表示该日当地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的曲线是()A. B. C. D.解析第

12、13题,我国国庆节期间属于北半球冬半年,由所学知识可知,北半球冬半年,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故D项正确。第14题,由于刚过秋分,该地昼长应略小于12小时,又由于拍摄点的经度(114E)与120E相差较小,所以最大太阳高度出现的时间接近北京时间12时;经计算,秋分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6;则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应接近56,故曲线正确。答案13.D14.C(2016南京一模)读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示意图,回答1516题。15.四地由南向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 B.C. D.16.四地中()A.地位于热带B.地有极昼现象C.地一年出现两次太阳直射现象D.地自转线速度最大解析第15题,地冬至日正

13、午太阳高度最大,且小于90,说明其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且在四地中最小,说明其位于北半球且纬度较高(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90,说明其位于北回归线上;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大,说明其位于南半球,该地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说明其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综合判断四地由南到北分别是。第16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不位于热带;出现极昼现象的最低纬度是66.5,其出现极昼时最大太阳高度值为47,地不会出现极昼现象;地位于北回归线上,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地纬度最低,所以其自转线速度最大。答案15.B16.D(2016长春模拟)右图为3月21日

14、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旗和影子示意图,其中旗面与影子的夹角为45,据此完成1718题。17.推测升旗时的风向为()A.西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东南风18.此日过后2个月内()A.正午旗杆影长越来越长B.正午旗杆影长越来越短C.一天中影子的移动角速度越来越慢D.一天中影子的移动角速度越来越快解析第17题,根据材料信息此时为3月21日,全球各地正东日出,确定旗子的影子朝向为正西,进而确定国旗飘扬的方向为西北,风向为东南。第18题,此日过后两个月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正午的旗杆影子变短;由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不变,所以一天中影子的移动角速度不变。答案17.D18.B下图中是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此回答1920题。19.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20.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B.乙地位于丙地的东南方C.丙地位于丁地的东北方D.丁地位于甲地的东北方解析第19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且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图中为夏至日正午太阳光线、是春秋分日正午太阳光线、是冬至日正午太阳光线;乙地二分日有太阳直射现象,则乙地位于赤道上;丙地位于北半球,且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甲地,纬度较甲地高;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