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6中考物理总复习 考点解读 第2讲 光现象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8558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2016中考物理总复习 考点解读 第2讲 光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国版)2016中考物理总复习 考点解读 第2讲 光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国版)2016中考物理总复习 考点解读 第2讲 光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国版)2016中考物理总复习 考点解读 第2讲 光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国版)2016中考物理总复习 考点解读 第2讲 光现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版)2016中考物理总复习 考点解读 第2讲 光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2016中考物理总复习 考点解读 第2讲 光现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源能够_的物体叫光源.按获取方式可将光源分成_光源和_光源规律光在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影子、日食、月食应用激光准直、站队看齐、射击瞄准等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_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提示】(1)月亮不是光源.(2)小孔成像时像的形状与成像物体相似,与小孔的形状无关.(3)光年是长度(距离)单位.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定义光射到物体表面被_回原介质中的现象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见实验突破光屏的作用:显示光的_如何验证三线是否共面:将反射光所在的一半光屏向后折,观察能否看到反射光线当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射到反射面时,必会逆着

2、原来的入射方向反射出去,说明反射时光路是_ 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两侧;反射角_入射角【提示】(1)入射角(反射角)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反向,入射角和反射角等于0 度.(3)由于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应表述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相反表述不符合逻辑关系.2.两种反射漫反射镜面反射条件反射面_反射面_图示反射特点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向着_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_视觉特征能从各个方向_只能在反射光的方向上看到物体,且物体看起来明亮、刺眼能否成像不能成像能成像相同点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成

3、像原理如图所示,光源S向四处发光,一些光经过平面镜_后进入了人的眼睛,引起视觉,我们感到光好像是从图中S处射来的.S就是S在平面镜中虚像探究过程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用薄玻璃板的原因是厚玻璃板会出现_个像;玻璃板要与水平面,否则找不到像;用两支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_成像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_,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提示】当我们靠近平面镜时,觉得自己在镜中的像变大了,这是由于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大的缘故,而像的大小不变.2.实像与虚像实像虚像形成实际光线会聚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承接_光屏承接_用光屏承接画法用_线表示用_线表示观察

4、可以用眼睛观察,可以用相机拍摄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的_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内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两侧两线分居当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_折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_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_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_折射现象池底变浅、海市蜃楼等 如:从池底A点来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_入射角,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感觉光是从A点射来的,A点就是A点的变_(填“高”或“低”)的虚像【提示】光线发生折射时,在介质表面处,光线还会发生反射.光的色散光的色散太阳光被分解成 红 、橙、黄、 绿 、蓝 、

5、靛、紫等各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实验结论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_混合而成的,白光_单色光;不同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程度最大三原色色光的三原色:_、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_、蓝物体的颜色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_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_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反射_色光,黑色物体_所有色光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对比红外线紫外线定义光谱上红端以外的光光谱上紫端以外的光特性热作用强化学效应强应用检测病情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红外线夜视仪合成维生素D遥控、遥感杀死微生物烘箱、烤炉致病、致癌【提示】(1)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_.(2)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向外

6、辐射的红外线就会_.命题点1光现象的区分(2015怀化)下面列举的四个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踩影子 B铅笔弯折了 C照镜子 D日食本题综合考查了区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以及光的折射现象日食、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以及影子的形成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筷子变弯、池水变浅、水中的鱼、雨后的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现象;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熟记一些常见的光现象,能较快地解答出此类问题1(2015临沂)在下列生活场景中,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的是( )A对着平面镜化妆 B坐在岸边欣赏水中的游鱼C在树荫下“躲太阳” D用放大镜观察细微处2(2015潍坊模拟)小明同

7、学漫步在风光旖旎的雾江平湖畔,同时看到了水中的矫健雄鹰和欢快鱼群,他看到水中的雄鹰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水中的鱼群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命题点2平面镜成像(2015郴州)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 m处,若人向镜移动1 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 )A变大6 m B变大5 mC不变6 m D不变8 m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3(2015益阳)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4(多选)(2014茂名)身高1.7 m的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处,他( )A在镜中的像是

8、实像 B在镜中的像高1.7 mC与镜中的像距离为4 m D远离平面镜,镜中的像越来越小5(2015常德)小芳站在穿衣镜前2 m处,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m;若小芳向镜面前进1 m,则她成像的大小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命题点3光的反射和折射作图(2015泰安)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点拨:本题用到了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等知识点提供了两种解题思路:先将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作像点后由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发光点或先根据光的反射作出发光点,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

9、称性作出像点6(2015菏泽)光线L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图中要显示作图痕迹)7(2015德州)“猴子捞月”的故事同学们耳熟能详如图所示,若猴子的眼睛用点A表示,空中的月亮用点B表示,请画出猴子看见水中月亮的光路图,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8(2015济宁)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作图一束光射向玻璃砖,经过两次折射后恰好经过A、B两点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的大致传播路径命题点4光的折射与色散如图所示,这是牛顿曾经做过的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1)A处应该是_光;B处应该是_光该实

10、验说明:我们平时看到的自然光是由_混合而成的(2)实验表明,光线经过三棱镜后是向它的_(填“顶角”或“底边”)偏折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称为光的色散;光的色散实际是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发生一次折射,再由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又发生一次折射造成的,最后的光线是向三棱镜的底边偏折9(2014济宁)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的是() 10(2015潍坊)下列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铅笔好像被水面“折断” B.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C.人在墙上

11、形成影子 D.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1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_;这说明_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图乙),则光屏上就出现_;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图丙),则白屏上呈现_ 命题点1光的反射实验考查目标:器材的作用、放置,以及如何操作;判断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去测反射角大小的目的等(2015武汉)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甲 乙(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纸板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_.(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_(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_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进行分析特别强调:要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需将纸板FON沿ON向后折,观察纸板FON上是否出现反射光线(4)如若按如图所示方式开始实验,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线,她想把这两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她设计一个简便的方法: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