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33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的世界(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72417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33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的世界(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33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的世界(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33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的世界(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33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的世界(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33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的世界(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33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的世界(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33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的世界(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3讲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的世界A组20122014年高考基础题组1.(2014课标,35,4分)右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A.冷战结束B.华约解体C.北约东扩D.欧盟扩大2.(2014江苏单科,20,3分)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3.(20

2、13天津文综,10,4分)下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4.(2012江苏单科,18,3分)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A. B. C.D.5.(2012课标全国,35,4分)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3、()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6.(2014四川文综,14,10分)(节选)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上图,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10分)B组20122014年高考提升题组1.(2014安徽文综,22,4分)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

4、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C.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D.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2.(2014福建文综,24,4分)下表是1980、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国家类型时间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1980年38%43%42%30%1996年40%52%52%42%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3.(2013海南单科

5、,22,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其中以“通过共同的商业政策,促进国际贸易限制的逐步废除”“汇集各国的资源以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为主要目标的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B.亚太经合组织C.北美自由贸易区D.欧洲联盟4.(2012安徽文综,22,4分)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作为新兴经济体,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下图反映了()20092010年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率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比较金砖国家经济都持续高速增长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超过发达经济体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A.B.C.D.5.(2012江苏单科,20,3

6、分)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右图是2000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该漫画反映了()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6.(2012天津文综,11,4分)下图中,一个科威特人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图片反映了()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全球性的文化渗透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有力的推动者A.B.C.D.7.(2013广东文综,38,27分)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

7、回答问题。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据白银资本等(1)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

8、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12分)(3)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9分)A组20122014年高考基础题组1.D图片中的旗帜是欧盟旗帜,波兰向欧盟开放边境线反映了欧盟扩大,故选D项。冷战结束的标志是苏联解体,A项不符合题意;B、C两项均与图片中的旗帜不符。2.B题干表达了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非经济福音”“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是指经济全球化的弊端。A表述片面且不

9、是题干主旨;C、D均没有在题干中体现,故排除A、C、D,选B。3.D图片反映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后,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之间通过自由贸易实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互补,故选D项。4.C本题考查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理解,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中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资金来源、用途,说明了美国的主导地位,它强化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因此符合题意。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故说法错误。5.C本题考查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

10、能力。难度较大。从示意图可知,与1965年相比,1995年美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没有大的变化,日本和亚洲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有较大提升,而拉美、苏联(俄罗斯)东欧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有所减少,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各个国家、地区经济实力的变化:美国经济实力相对稳定,日本和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上升,拉美、苏联(俄罗斯)东欧经济实力下降,世界经济重心呈现向日本、亚洲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世界贸易份额比例的变化,无法反映世界贸易秩序是否稳定,故A项表述不确切;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是美国,但美国的贸易量所占份额基本不变,排除B项;两幅示意图反映的是世界贸易份额的变化,

11、无法体现D项。6.答案(1)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解析(1)依据设问角度,概括材料一图中所示五个阶段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特征。B组20122014年高考提升题组1.C材料表明,法德共同编撰历史教科书是在大部分争议问

12、题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并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说明批判思维有利于历史共识的形成,故C项符合题意。价值判断和批判思维必须建立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A、D两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历史的认同,不是对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B项错误。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材料含义。2.B从表格来看,1996年相对于1980年,各种类型国家的进出口依存度都有提高,说明各种类型的国家与世界市场之间的联系加强,这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体现,故B项符合题意。进出口依存度提高是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体现,A项错误;表格内容不涉及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状况和各种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C、D两项错误。3.A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在自愿的基础

13、上协商一致做出承诺,这种承诺不是立法式的硬性规定,对成员不具有强制性,故“通过共同的商业政策”与亚太经合组织不符,排除B。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美国为了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取得世界经济主导权,与加拿大、墨西哥成立的经济组织,其宗旨与题干不符,排除C。欧洲联盟既是政治组织,又是经济组织,题干只反映了经济合作,故排除D。题干目标与欧洲经济共同体相符,故选A。4.C本题以金砖国家为切入点,考查对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理解,主要考查读图获取信息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可采用排除法解答。错在“经济都持续高速增长”,金砖国家属于新兴经济体,不是区域集团化组织,排除,故符合题意,答案为C项。5.D本题以漫画为载体,

14、考查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利弊的认识。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观察漫画,迁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从漫画看,面对加入WTO,某垄断企业感到了压力和竞争,发出了感慨。这本质上反映了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挑战,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漫画的本质内涵及所学知识不相符,可排除。6.A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片信息的准确解读。题干中的“网球鞋”“电视机”及“欧美消费品”等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渗透,由此判断正确。的说法不符合事实,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应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发达国家为最大受益者。的说法在图片中无法体现。故A项正确。7.答案(1)亚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得到大量的贵金属,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6分)(2)欧洲上升;中国下降。(2分)原因:欧洲建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2分)进行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充分利用既有的经济贸易体系;(3分)中国仍坚持封建专制统治;(2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遭受西方侵略。(3分)(3)二战后初期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