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科学专项提能 专项二 掌握六类热考题型 把握高考解题技巧 题型专练(五)情境信息类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7238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科学专项提能 专项二 掌握六类热考题型 把握高考解题技巧 题型专练(五)情境信息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科学专项提能 专项二 掌握六类热考题型 把握高考解题技巧 题型专练(五)情境信息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科学专项提能 专项二 掌握六类热考题型 把握高考解题技巧 题型专练(五)情境信息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科学专项提能 专项二 掌握六类热考题型 把握高考解题技巧 题型专练(五)情境信息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科学专项提能 专项二 掌握六类热考题型 把握高考解题技巧 题型专练(五)情境信息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科学专项提能 专项二 掌握六类热考题型 把握高考解题技巧 题型专练(五)情境信息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科学专项提能 专项二 掌握六类热考题型 把握高考解题技巧 题型专练(五)情境信息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型专练(五)情境信息类1同种生物不同类型的正常体细胞,其基因表达如图所示。关于此图说法正确的是()A若基因ah中只有一个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则该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cB图中8种细胞的核酸中都含有5种元素,4种碱基C若细胞中f基因表达的产物为抗体,则细胞1能识别抗原D此图说明细胞分化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解析: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在8种细胞中均可表达,最可能是基因c;8种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含有C、H、O、N、P 5种元素,A、T、C、G、U 5种碱基;产生抗体的细胞为浆细胞(细胞1),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作用;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答案:A2近年来,在疫苗家族

2、中增加了第三代疫苗DNA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的,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以下关于DNA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前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BDNA疫苗导入人体后浆细胞分化为记忆细胞C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是因为DNA疫苗具有抗原决定簇D接种后若感染此病原微生物,则体内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大量抗体解析:本题考查了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抗原决定簇的物质是蛋白质,因此DNA疫苗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之前先要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A正确;浆细胞

3、的功能是产生抗体,不能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B错误;DNA疫苗的本质是DNA,不具有抗原决定簇,DNA疫苗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形成的蛋白质具有抗原决定簇,C错误;记忆细胞的功能是再次感染该种病原微生物时,记忆细胞会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D错误。答案:A3梭菌毒素“Tpel”可使动物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变性失活,而使该细胞凋亡,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研究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失活都通过破坏肽键来实现B“Tpel”能间接改变细胞内mRNA的种类C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细胞一定是癌细胞D癌变前后,细胞内的基因组成相同解析:由题意可知,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可能是梭菌毒素“Tpel”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

4、构,A错误;“Tpel”通过间接改变细胞内mRNA的种类导致细胞凋亡,B正确;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细胞不一定是癌细胞,有可能是细胞的分化,C错误;癌变前后,细胞内的基因组成不相同,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为癌基因,D错误。答案:B4抗癌药物3BrPA运输至细胞内需要单羧酸转运蛋白(MCT1)的协助。MCT1是MCT1基因表达的产物。如图所示为3BrPA作用于癌细胞的机理,表格中数据是用相同剂量的3BrPA处理5种细胞所得的实验结果。据此可推断()细胞类型MCT1含量死亡率正常细胞00癌细胞1中40%癌细胞2低30%癌细胞3高60%癌细胞400A.正常细胞和癌细胞4死亡率为0的原因是它们对3BrPA

5、的敏感性最强B癌细胞3死亡率最高是因为只有它具有MCT1基因CMCT1可能是载体,3BrPA主要作用于细胞呼吸的第三阶段D细胞中的MCT1基因表达水平越高,该细胞对3BrPA的敏感性越强解析:细胞中都有MCT1基因,只是表达程度不同,B错误。随着MCTl基因表达程度增大,细胞的死亡率也在升高,说明MCT1基因表达水平越高的细胞对3BrPA的敏感性越强,A错误,D正确。从图中可看出,MCT1可能是3BrPA的载体,可协助3BrPA进入细胞内,促进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C错误。答案:D5迄今已发现的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变异性强,最容易感染人并引发严

6、重症状,H7N9正属于此类。H与N主要描绘的是病毒表面一些特征性的突起,其中“H”是血凝素的英文首字母,“N”是神经氨酸酶的英文首字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型流感病毒具有高变异性,这与它的遗传物质有关B侵染到人体内的H7N9,能利用人体细胞内的化学成分合成“H”和“N”CH7N9侵入人体后能引发非特异性免疫反应D用H7N9治愈者的血清治疗H7N9患者,在患者体内会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解析:甲型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它是一种具有单链结构的物质,在复制时易发生变异,故A正确;病毒是寄生生物,没有独立的新陈代谢能力,必须借助宿主才能增殖,故B正确;侵染到人体内的H7N9,已突破非特异性免

7、疫防线,因此它引发的是特异性免疫,故C错;H7N9治愈者的血清中含有对抗H7N9的抗体,故D正确。答案:C6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卢云峰做出一个纳米级小笼子,可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入其中,有了这身“防护服”,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该成果中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脂质B纳米级小笼子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C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D“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解析:由题干中的“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知,该酶是蛋白质;又由题干中的“纳米级小笼子,可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入其

8、中”知,纳米级小笼子是大分子物质,应该通过胞吞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其不会被分解酒精的酶分解;“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答案:D7烟草叶片腺毛能够产生分泌物,以阻止烟粉虱的侵害,而烟粉虱则能够依靠表皮特殊结构形成的物理障碍,以减弱烟草分泌物对自身的危害。这种现象说明()A烟草分泌物属于化学信息,能诱导烟粉虱产生变异B不同物种间能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共同进化C两个种群都能通过突变和基因重组,定向改变基因频率D个体能在生存斗争中形成新性状,是进化的基本单位解析:从题干信息中看出,烟草分泌物属于化学信息,能阻止烟粉虱的侵害,不能诱导产生变异;突变和基

9、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但不能定向改变基因频率,而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基因频率;种群能在生存斗争中形成新性状,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答案:B8猫的性别决定是XY型,当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下图所示。已知猫的毛色黑色对黄色为显性,且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的有无,确定正常猫的性别B若出现黑黄相间的雄猫,其基因型可能是XAXaYC由该早期胚胎细胞发育而成的猫,其毛色最可能是黑色D黄色雌猫与黑色雄猫杂交产生的正常后代,可根据毛色判断其性别解析:巴氏小体

10、是由于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形成的,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该早期胚胎细胞发育过程中X染色体随机失活,有的细胞中XA染色体失活,有的则是Xa染色体失活,故其发育而成的猫最可能的毛色为黑黄相间;黄色雌猫与黑色雄猫杂交产生的正常后代中,雌猫均为黑黄相间,雄猫均为黄色。答案:C9(2016河南十校段考)由胰腺合成的胰蛋白酶原,可在肠激酶的作用下形成活性的胰蛋白酶,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肠激酶与胰蛋白酶原的特定部位结合以发挥效应B胰蛋白酶比胰蛋白酶原少了5个肽键C图中环状结构形成的原因与二硫键直接相关D用胰蛋白酶及等量的胃蛋白酶分别在37 、pH7的条件下处理同样大小的蛋白块,前者消失

11、得较快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胰蛋白酶原和胰蛋白酶相比,肠激酶识别了胰蛋白酶原首端的一段序列,并在6号和7号两个氨基酸之间进行了切割,并与之结合,但并非发挥催化作用的特定结构部位,A错误;胰蛋白酶比胰蛋白酶原少了6个氨基酸,6个氨基酸里面含有5个肽键,它从胰蛋白酶原上切下时破坏一个肽键,所以应该少6个肽键,B错误;图中环状结构形成的原因与二硫键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胰蛋白酶在37 、pH7的条件下活性高,而等量的胃蛋白酶在37 、pH7的条件下活性较低,因为胃蛋白酶的pHl.5左右,D正确。答案:D10(2017重庆二诊)某二倍体生物(染色体数为2N)染色体上的DNA用3H充分标记,置于不含3H的

12、培养基中培养,其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局部化过程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A中DNA复制的酶一定是从1运进的,与3直接相连的膜性细胞器是内质网B图B中DNA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4421C图C表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其判断依据是核膜重新构建D经过连续两次细胞有丝分裂,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解析:DNA复制的酶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是大分子,从核孔进入细胞核内,内质网可以一端连核膜,一端连细胞膜,A正确。图B核膜在消失并形成染色体,是前期,有同源染色体并且DNA已复制,DNA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4421,B正确。图C正在形成核膜,所以是末期,C正确

13、。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每个DNA都是一条链含3H,一条链不含3H,在第二次有丝分裂复制后一条染色单体含3H,而另一条染色单体不含3H,在有丝分裂后期两条子染色体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因此,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为02N条。答案:D11(2017河北保定高三调研)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和认知功能障碍,晚期出现严重痴呆。已被视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四大杀手”。该病主要是由非可溶性的淀粉样蛋白(A)聚集破坏神经细胞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1)认知障碍主要表现出失语、失认或失行等病理特征,因为A的聚集损伤了_的细胞。(2)经研究发现,雌激素能促进A的前体分

14、解成可溶性的蛋白,从而减缓AD症状。这体现的调节方式为_。(3)乙酰胆碱酯酶能与A形成复合物,进而对神经元产生更大的毒性,由此可选用含_(填“乙酰胆碱”“乙酰胆碱酯酶”或“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药物治疗AD。(4)建立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简称模型动物),会便于实验研究,请你简述利用A制剂,使用模型鼠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实验思路: _。解析:语言中枢、运动中枢等高级中枢均位于大脑皮层;雌激素能促进A的前体分解成可溶性的蛋白,进而减缓神经细胞的受损,表现出激素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此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乙酰胆碱酯酶与A结合,对神经元的毒性加大,所以应该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来抑制该酶的活性;模型鼠的建立过程中,注射A后,要检验模型鼠的表现是否与患AD的人的症状相似。答案:(1)大脑皮层(2)体液调节(3)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4)将A注入鼠脑内,检查模型鼠的记忆功能和认知功能是否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人的症状相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