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全国卷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 有机合成(含解析)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7196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全国卷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 有机合成(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全国卷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 有机合成(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全国卷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 有机合成(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全国卷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 有机合成(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全国卷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 有机合成(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全国卷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 有机合成(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全国卷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 有机合成(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机合成1、只有加入还原剂才能发生转化的是( )A.KMnO4MnO2B.HNO3NO C.Cl2Cl-D.SO2Na2SO3【答案】B 2、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Na+、Ba2+、Cl、Br、SO32、SO42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步骤 操作 现象 用pH试纸检验 溶液的pH大于7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震荡,静置 CCl4层呈橙色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A肯定含有离子的Na+、Br、SO32B肯定没有的离

2、子是Ba2+、SO32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Cl、Br、SO42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Na+、Cl、SO42【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中的条件,用pH试纸检验,测得溶液pH大于7,溶液呈碱性,说明一定有弱酸根离子,则含有SO32,无Ba2+;溶液中滴加氯水后萃取,萃取层呈橙色证明原溶液含溴离子;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硫酸根离子,向所得的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可能含硫酸根离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是氯离子,但加入氯水加入了氯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含氯离子;根据以上分析溶液中一定含有SO32、Br,无Ba2+

3、;依据电荷守恒,溶液中一定含Na+;所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SO32-、Br-、Na+;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Ba2+;不能确定的离子是Cl-、SO42-,故选A3、用物质的量都是0.1mol的HCN和NaCN混合后配成1L溶液,已知溶液中的c(CN)c(OH) Bc(HCN)c(CN) Cc(CN)+c(OH-)=0.1molL1 Dc(HCN)+c(CN)=0.2molL1【答案】D4、下列关于元素性质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C、N、O、F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 Na、K、Rb、Cs的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C. C、N、O、F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D. Na、Mg、Al、Si的最外层电子数

4、依次增加【答案】C 5、符合右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ANa2CO3 BCu2OH2CO3 CNaCl DNaHCO3【答案】A 6、下列有关苯、乙烯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B.等质量燃烧时,苯耗氧气多C.都能与溴水反应D.都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答案】A【解析】A项正确,苯和乙烯分子均是平面结构。B中等质量的苯和乙烯耗氧量乙烯消耗多,B不正确。C项中,苯不能与溴水反应,D项中,苯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7、具有单双键交替长链(如:CH=CHCH=CHCH=CH)的高分子有可能成为导电塑料。2000年诺贝尔(Nobel)化学奖即授予开辟此领域的3位科

5、学家。下列高分子中可能成为导电塑料的是() A.聚乙烯 B.聚丁二烯 C.聚苯乙烯 D.聚乙炔【答案】D 【解析】根据题中所给出的信息分析,本题重点考察的是加聚反应的相关知识。8、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可得到碳,氢气,甲烷,乙烯,丙烯,苯和甲苯。用图123所示装置探究废旧塑料的再利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图123A聚丙烯的链节是CH2CH2CH2B装置甲中的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装置丙中的试剂可吸收烯烃以制取卤代烃D最后收集的气体可做燃料【答案】A【解析】聚丙烯的链节为,A项错误;加热时聚丙烯分子发生断裂生成小分子烃类化合物,这些小分子烃都为可燃物质,B、D项正确;生成的烯烃在丙装置中与溴发生加成

6、反应生成了溴代烃,C项正确。9、反应和反应都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苯乙酮的一氯代物有6种同分异构体B.苯乙酮经反应所得产物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C.反应为取代反应D.反应可以在强碱性条件下进行【答案】B【解析】A项,苯乙酮中共有8个氢原子,但处于4种不同的化学环境,苯乙酮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A项错误;B项,苯乙酮经反应所得产物为乙苯,乙苯侧链上的两个碳原子均以单键连4个原子或原子团,乙苯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B项正确;C项,对照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结构可知反应为加成反应,C项错误;D项,反应中使用的反应物( )和生成物均含有酯基,在强碱性

7、条件下水解,反应不能在强碱性条件下进行,D项错误。10、下列物质中,其分子式为C6H14的是()A2-甲基丁烷B2,3-二甲基戊烷C2-甲基己烷 D2,3-二甲基丁烷【答案】D【解析】根据名称写出结构简式,再根据烷烃的通式可求得各物质的分子式11、分子式是C3H6Cl2的有机物,若再有一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则生成的C3H5Cl3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则原有机物C3H6Cl2应该是()A1,3-二氯丙烷 B1,1-二氯丙烷C1,2-二氯丙烷 D2,2-二氯丙烷【答案】A【解析】题中选项提供的四种有机物中,只有A项有机物中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12、有下列几种反应类型:消去;加聚;水解;加成;还原

8、;氧化。用丙醛制取1,2一丙二醇,按正确的合成路线依次发生的反应所属类型应是()A B C D【答案】A【解析】合成过程为:CH3CH2CHOCH3CH2CH2OH CH3CH=CH2CH3CHClCH2ClCH3CHOHCH2OH。只有A符合。13、下列实验易成功的是( )A将NaNO3固体与浓H2SO4高温强热制HNO3 B将MnO2与NaCl固体、浓H2SO4混合加热制Cl2C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D在AgNO3溶液中滴入氨水,待生成的沉淀恰好消失时加福尔马林,产生银镜【答案】B14、聚氯乙烯是制作装修材料的最常用原料,失火时聚氯乙烯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大量

9、有害气体,其过程大体如下:关于聚氯乙烯制品失火导致的火灾的说法正确的是()A火灾中由聚氯乙烯产生的有害气体主要是HCl、CO、C6H6等B在火灾现场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迅速跑往高层呼吸新鲜空气C反应、所属反应类型分别是消去反应、还原反应D聚氯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答案】A【解析】反应产生HCl,最终反应生成C6H6,不完全燃烧生成CO,故A正确;发生火灾时,不应向高处跑,B错误;反应为消去反应,反应为氧化反应,C错误;聚氯乙烯分子中无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15、聚乙炔导电聚合物的合成使高分子材料进入了“合成金属”和塑料电子学时代,当聚乙炔分子带上药物、氨基酸等分子片段后,就具有了一定的生物

10、活性。以下是我国化学家近年来合成的聚乙炔衍生物分子M的结构式及M在稀硫酸作用下的水解过程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M与A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BB中含有羧基和羟基两种官能团,B能发生消去反应和酯化反应C1molM与热的烧碱溶液反应,可消耗2n mol的NaOHDA、B、C各1mol分别与金属钠反应,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答案】D【解析】M与A的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均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因此A选项正确;B的分子中含有羧基和羟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因此B选项正确;1molM中有2n mol的酯基,可以与2n

11、mol的NaOH发生反应,因此C选项正确;1mol A中有nmol羧基,1mol B中有2mol羟基,1mol C中有1mol羧基、1mol羟基,它们与金属钠反应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2mol,1mol,1mol,因此D选项错误。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N、C、Si三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1

12、)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_;写出选用物质的名称:A_,B_,C_;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2)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_ 。写出B处的离子方程式: _。【答案】(1)强酸制弱酸 稀硝酸碳酸钙硅酸钠溶液 CaCO32H=Ca22CO2H2O, SiO322CO22H2O=H2SiO32HCO3(2)强氧化剂生成弱氧化剂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置换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2ICl2=2ClI2【解析】根据题中所给出的信息分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17、常温下,在20 mL 0.1 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HCl溶液40 mL,溶液的pH逐渐减小,此时溶

13、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百分含量(纵轴)也发生变化(CO2因逸出未画出),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2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浓度和阴离子浓度之间有何关系?_(用等式表示)。(2)当加入盐酸使溶液pH为10时,混合液中含碳元素的离子有哪些?_,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3)请写出O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当混合液的pH_时,开始放出CO2气体。(4)向20 L 0.01 molL1 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粉末3.328103 g时,开始产生沉淀X,则Ksp(X)_。【答案】(1)CO32H2OHCO3OH(1分);c(Na)c(H)2c(CO32)c(HCO3)c(OH)(2分)(2) CO32和H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