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2016届中考语文 记叙文阅读题(含解析)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7194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2016届中考语文 记叙文阅读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贵州2016届中考语文 记叙文阅读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贵州2016届中考语文 记叙文阅读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贵州2016届中考语文 记叙文阅读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贵州2016届中考语文 记叙文阅读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2016届中考语文 记叙文阅读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2016届中考语文 记叙文阅读题(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叙文至爱亲情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8分)父亲的电话李代云刘德福的老伴花大娘又生病了,这回病得不轻,已在乡卫生院住了一个星期了,病情仍没有好转。刘德福急得团团转。花大娘以前的身体是很健壮的,不管干啥农活她都在行。她力气大,干活跟男人一样。但谁也没有料到,半年前,花大娘在田里插秧时,突然昏倒了,事后还在乡卫生院昏迷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晚上才清醒过来。从那以后,花大娘三天两头生病,再也不能干农活了。老两口育有三儿两女,已经各自成家立业,但儿女们都没有在家里,都远在他乡打工。乡卫生院里静悄悄的。病房外有一棵大树,一只麻雀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叽叽喳喳地欢叫着。刘德福站在窗口边,一边看着跳来跳

2、去的麻雀,一边揩着眼里的泪水,他的目光变得有些迷茫,孤立无助。“德福啊,你老婆的病很严重呢,我们乡卫生院的医疗条件有限,可能治不好啊,你打电话和儿女们商量一下,赶紧转去省城的大医院吧。”王医生的话一直在刘德福的耳边萦绕着。他身子禁不住痉挛了一下,从窗台边走到病床边坐下,紧握住花大娘的手说:“老婆,你行的,你要挺住,病一定会好起来的。”昏迷中的花大娘似乎听见了这话,她的身子轻轻地动了一下。刘德福一阵惊喜。今年,他满七十三岁,她满七十岁,岁月不饶人啊。刘德福松开花大娘的手,从病房里走了出去。“王医生说得很对,是应该和儿女们商量一下了,不能再拖了。”刘德福边走边自言自语。到了卫生院对面的一家小店里,

3、刘德福掏出随身带着的小本本,找到了儿女们的电话号码,然后从大儿子开始打起。“儿子,你在干啥?”“爸,我在脚手架上呢,搬砖头,有事吗?”“哦,没没事,你搬砖头小心点啊。”“爸爸,你和妈的身体好吗?”“好,很好,你别担心。”“爸爸,我今天很忙,改天我再打电话回家。” “好,好,你忙吧。”放下电话,刘德福呆站了一会儿,开始拨二儿子的电话。“儿子,我是你爸。”“哦,爸,有事吗?”“你忙吗?”“老板正找我开会呢。”“那那你开会吧。”“爸爸,你和妈的身体好吗?”“很好,很好,你别担心我们,安心在外打工。”“爸爸,我这几天很忙,过几天我再打电话回家。”放下电话,刘德福又呆站了一会儿,他开始拨三儿子的电话。“

4、儿子,我是你爸。”“爸,有事吗?”“儿子,你你忙吗?”“我正开车送货,爸爸,你有事吗?”“儿子,没没事没事,公路上的车多,你开车小心点哦。”“我知道的。你和妈的身体还好吗?”“好,很好,你别担心。”“爸,你的声音好像有点不对头,家里出啥事了吗?”“没有,真没有,家里能出啥事呢?你别瞎想,我刚才喉咙有点发痒。”“爸爸,我和妈说几句话吧,你把电话拿给妈接。”“你你妈在家里,她今天没有和我一起来赶集”“爸爸,你是不是在骗我?我妈是不是生病了?”“儿子,我没有骗你,你妈的身体好着呢,每餐都吃两大碗干饭。”“爸,你真的没有骗我吗?” “真没骗你,真没骗你。”“那好吧,等我忙完了这几天的活,我再打电话回家

5、。” 这回挂了电话之后,刘德福收起了小本本,没有再给两个女儿打电话,而是离开了小店,朝卫生院王医生的办公室走去。1.文章第四段描写树上的麻雀有什么作用?(4分)1.(4分)麻雀的欢快与刘德福的伤心形成了对比,更好地衬托了刘德福内心的凄凉与酸楚。【解析】第四段主要写树写麻雀,属于环境描写。文中刘德福的妻子重病住院已一周了,病床边又只有刘德福这一个老汉照顾,因此刘德福内心是孤立无援、痛苦伤心的,麻雀的欢叫与之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衬托老汉内心的凄凉与酸楚。2.是什么让刘德福下定决心给儿女们打电话?又是什么让刘德福放弃了给女儿们打电话的想法?(4分)2.(4分)王医生的话让刘德福下定决心给儿女们打电话

6、,妻子病危,他想治好妻子;儿女们都在忙于自己的事业,没有空闲,是出于关爱儿女们的心,让他放弃了给儿女们打电话。【解析】第一问,需从王医生话语的内容入手分析,第二问,需联系刘德福打给三个儿子的对话来探究。他给儿女们打电话是源于妻子的病情,想和孩子商量。放弃给女儿打电话是因为老汉发现孩子们都在忙于自己的事业,为了不影响儿女们,老汉放弃了继续打电话的想法。3.结合语境,赏析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真没骗你,真没骗你。” 3.(4分)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将“真没骗你”说了两遍,强调自己所说的话的真实,表现了浓浓的父爱。【解析】赏析的加点词句是刘德福的语言描写,这一语言描写由两个完全相同的语句

7、构成,从修辞上看是反复,反复有“突出、强调”的作用,老汉重复这句话是急于让儿子相信自己说的是真的,为了打消儿子内心的不安,表现出浓浓的父爱。4.阅读全文,请概括刘德福老人的性格特点。(2分)4.(2分)善良敦厚、一心为儿女着想、坚强坚忍。【解析】文中的刘德福在得知了妻子的病情后,非常着急,急于给儿女们打电话,这体现出了他的善良敦厚。打电话时,发现儿子们都很忙,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离不开的岗位职责,便对孩子说了谎言,隐瞒了妻子的病情,这体现出他一心为儿女着想。不告诉孩子们母亲病了,那么就得由他自己独自承担照顾妻子的重任,这体现出了他的坚强坚忍。5. 你如何看待文中父亲对三个儿子编织的谎言?(4分)5

8、.(4分)示例1:这是父亲爱孩子的表现,儿子都很忙,父亲不愿意让儿子分心,不愿意影响儿子的事业与前途,体现了伟大的父爱。示例2:父亲选择了独自承担照顾妻子的责任,便等于放弃了妻子的生命,这是错误的。孩子们日后知道真相后也会埋怨父亲的,一家人应该选择共患难,应该告诉孩子们实情。【解析】回答时可以从老汉撒谎的目的或结果的角度来思考。从目的上看,这是老汉不愿扰乱儿女们的事业,是关爱孩子的表现,表现了伟大的父爱,是令人敬佩的。从结果上看,顾全了儿女们的生活,但妻子却可能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治而失去生命,这又是几个儿女所不能承受的,是得不偿失的。答题时合理表述即可。人性光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9、(15分)有一种善能穿透心灵朋友托我办一件急事,往回返的时候已是深夜。我直接找了一个私车,和两个陌生的小伙儿一起拼车返程。两个小伙儿很年轻,上车便玩手机。因为我忙了一天一夜没合眼,已经极度疲惫,便靠着座背睡着了。不知睡了多长时间,司机叫醒了我,问我家住哪,已进市区了我正准备下车,却看见座位上放着一个手机。我知道,这个手机肯定是刚才那两个小伙儿的,看他们像是学生,买个手机也不易,我便问司机刚才两个小伙儿啥时候下车的。司机对我说:“十分钟前吧,郊区那个镇上下的。”我拿起手机,调出电话簿,拨通了一个标着“妹妹”的电话号码。那边接通了,一个小姑娘直接喊哥,我急忙说清了原委,小姑娘听后说那肯定是她哥的。

10、她哥说今天要从省城赶回家,可现在还没到家。我想着也没什么急事,一觉醒来轻松不少,我便想把这个手机还给小伙儿毕竟离得不远。于是,我让司机掉头,按照小姑娘说的地址去她家。十分钟后,我们到了那里。正巧两个小伙儿正往家里走。司机停下车,我高兴地和他们打招呼。可小伙儿不知为什么,突然间想快步离开,我不禁有些莫名其妙。我拉住其中一个小伙儿,把手机递给他,说,以后要小心,不要这样好忘事。小伙子这才安定下来,不好意思地接过手机,然后向我说谢谢。我转身要走,小伙子叫住了我,让我等一下。他跑进院子里,一会儿又跑出来,摘了一袋子的茄子和青菜给我,说:“叔叔,没什么感谢的,庄稼院里的东西,您收下。”我再三推辞,小伙子

11、直接把菜放进了后备厢,还要了我的电话号码,说过一阵儿秋梨熟了,再给我送点回来的路上,我和司机高兴地谈论着这事儿,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慨。不一会儿,我到家了,准备付车费给司机。可不想,钱包不见了。那里面可装着一万元的工钱和朋友的几张发票,丢了可不得了。司机劝我别急,好好想想是不是没带回来?可我确信把包带回来了,上车睡觉时我还看了一下,然后把它抱在怀里,怎么突然间不见了呢?就在这时,手机接到了一条陌生短信,上面写着:“叔叔,对不起,我们看你睡着了,就干了一件傻事钱放在那包青菜里了,一分不少,您的真诚教育了我,我保证再不干这样的傻事。”我急忙下车打开后备厢,钱包真的在里面。我望向夜空,心潮翻滚,不但没有

12、一点愤恨,甚至有些感动。我知道,这份感动源于我的真诚,但我却从这份真诚中看懂了善的伟大。这一份伟大的善,散发人性的光辉,更能穿透一个人的心灵。1. 本文题目中的“一种善”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它能“穿透心灵”?(3分)1. (3分)“一种善”指“我”将掉在车上的手机物归原主。正是因为“我”的这种真诚、这种善举感化了一起拼车的小伙子,净化了他的心灵,让他迷途知返。所以说这种善能“穿透心灵”。【解析】解题时应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章中的“善”是指“我”的做法,而“穿透心灵”指“小伙儿”被感染,心灵得到净化。答题时还要善于把握关键情节尤其是结合第段的内容去分析概括并准确叙述。2. 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加着

13、重号的词语的含义。(3分)小伙子这才安定下来,不好意思地接过手机,然后向我说谢谢。2. (3分)小伙子偷了“我”的钱包,而“我”却把小伙子落在车上的手机送回他们手中,小伙子将自己的自私贪财与“我”的真诚热情相比较,感到很难为情。【解析】做这道题要在理解“不好意思”本义的前提下,结合前后文情节理解,小伙子偷了“我”的钱包,而“我”却将他落在车上的手机送回他手中。由此可知,此时“小伙儿”内心是带着不安和自责的,一方面是“我”的热心和真诚,另一方面却是他们的贪婪和自私,内心一定是羞愧又难为情的。3. 找出和第段加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2分)3. (2分)就在这时,手机接到了一条陌生短信。【解析】加线

14、句子在文章第段,与其相照应的句子应该出现在下文,也就是第、段中。第段讲“我”准备付车费时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第段讲“我”的手机接到了一条陌生短信,从短信的内容可见与第段加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便是第段开头的句子“就在这时,手机接到了一条陌生短信”。4. 结尾第段加线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4分)4. (4分)结构上:呼应标题,使文章结构更严谨;内容上:点明主旨,抒发作者对真诚、善良的赞美。【解析】结合全文来看,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应为照应题目,归结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从内容上看,这句话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是对善举的赞美,最后一句又点明了文章主旨。5.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说说

15、你对“善”的理解。(3分)材料一: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作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材料二:扬州大学附中徐砺寒同学骑车撞了宝马车,当时车主不在,着急上学的他在车上贴了字条并留下自己的电话。车主凌先生后来说:“孩子,谢谢你,你让尘俗污染太久的大人的心灵好好清洁了一回。”凌先生表示不会追究孩子的责任,修理的费用跟他的品质相比,根本不值一提。5. (3分)示例:最美教师张丽莉、中学生徐砺寒以及文中的“我”,这些事例都是以行动诠释了敬业、诚信、友善的力量。他们用平凡的善举点燃灯火,照亮人间,为社会增添了正能量,让世人倍感温暖。【解析】注意要结合文意、材料一、材料二的观点去回答。生活感悟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16分)茶里人生张学伟幼年的我对茶这个概念知之甚少,对喝茶也毫无兴趣。爱上喝茶只因为父亲。家乡有一种风俗,家里来了客人首先献上散发着浓浓香味的茶水。一次家里来了客人,我为了在家人面前表现自己,自告奋勇地给客人泡茶,结果弄得自己和客人都狼狈不堪。很简单一件事,怎么到我这儿就不好使了呢?泡了半天也没有把茶泡开。害得大家很长一段时间才喝上茶。结果尝到嘴里的茶水很不是滋味,同时也丧失了它原有的芳香。能为我解困的自然是父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