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专题一 实用文阅读(第1课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71166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专题一 实用文阅读(第1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专题一 实用文阅读(第1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专题一 实用文阅读(第1课时)(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文阅读(15益阳改编)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7分)游戏是动物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呢?对此,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看法。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儿水,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就是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洞中的水解渴的。根据这样的发现,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 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

2、他们举出不少成年动物游戏的例子。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他们还指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例如河马喜欢玩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的游戏,渡鸦喜欢玩从雪坡上滑下的游戏等。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的天性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因而,不仅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以上假说

3、可以称为“自娱说”。这两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还是为了“自娱”?研究者们各执己见。要解开动物游戏的秘密,还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根据自然与人1985年第5期相关文章改写)【文章解构】2015益阳改编事理说明文动物游戏说明对象动物的游戏行为说明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结构总分总层次划分第一部分(第段):通过设问,引出研究者对动物进行游戏原因的看法。第二部分(第段):提出“演习说”与“自娱说”两种假说。第三部分(第段):总结评价,要解开动物游戏的秘密还需做更深入的研究。说明方法举例子:第段举幼小的黑猩猩玩的游戏与成年黑猩猩取水的例子,来说明动物的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第段以河马玩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及渡鸭玩从雪坡上滑下的游戏为例,说明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