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流韵2.6辛弃疾词两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70761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流韵2.6辛弃疾词两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流韵2.6辛弃疾词两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流韵2.6辛弃疾词两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流韵2.6辛弃疾词两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流韵2.6辛弃疾词两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流韵2.6辛弃疾词两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流韵2.6辛弃疾词两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辛弃疾词两首语言基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稼轩(xun)揾泪(wn)舞榭(xi)迄今(q)B.岑寂(cn) 菜羹(n) 巷陌(m) 屹然(y)C.螺髻(j) 鲈鱼(l) 金戈() 敛财(lin)D.堪脍(kui) 汜河(s) 嘉许(ji) 粗犷(un)解析:C项,“戈”应读。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流年雄才大略苍皇哗众取宠B.愤概 谋取利益 频繁 发号施令C.南渡 神鸦社鼓 祭祀 矫揉造作D.理睬 惊慌失措 合谐 鸦雀无声解析:A项,“苍”应为“仓”;B项,“概”应为“慨”;D项,“合”应为“和”。答案:C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2、A.B.C.D.解析:B项,“断鸿”指失群的孤雁;C项,“风流”指英雄业绩;D项,“榭”指建在高台上的房子。答案: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遥岑远目B.赢得仓皇北顾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尚能饭否解析:A项,目,名词用作动词,看,望;B项,北,名词作状语,向北;D项,饭,名词用作动词,吃饭。答案:C5.下列词句语序没有倒置的一项是()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D.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解析:A项,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B项,应为“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D项,应

3、为“远目遥岑,(如)玉簪螺髻,献愁供恨”。答案:C6.阅读下面的词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B.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D.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解析:C项,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答案:C7.对这两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主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B.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表达了词人坚决主张抗金,而又反对冒进轻敌的思想,抒发了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揭露了南宋政治的腐败,亦流露出词人报国无门的苦闷

4、。C.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词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想象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笔力遒劲。D.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意近而相呼应。解析:C项,这是作者在赏心亭所见景色,不是想象的。答案:C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810题。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

5、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8.上片中哪些句子是景物描写?词人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_解析:找出关于景物的名词即可。答案:“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9.古人在创作诗词的时候一般比较忌讳重字,而在这首词的前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作者连用两个“秋”,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_解析: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江景。可以从体现的景物的特点进行分析。答案:作

6、者选取了两种视角来表现无尽的秋意。第一句“楚天千里清秋”,作者采用仰视的视角来描绘秋天独有的高原萧瑟的特点。第二句“水随天去秋无际”,作者采用平视的视角来展现水天相接、浩浩江流东去的壮阔画面。两个“秋”字写出了词人目光的流动,目力所及一片秋色。第二个“秋”字高度概括了长江两岸的所有秋景。10.“游子”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此处的“江南游子”有怎样的内涵?_解析:要明白这里的“游子”指辛弃疾自己。要知人论世,从辛弃疾的经历分析“游子”的情感。答案:“江南游子”系作者自称。因作者家在北方,早年在北方起义抗金,失败后南归,无法回到老家,故以“游子”自称,包含着作者的无奈情绪。(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

7、成1112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1.作者对刘裕的怀想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_解析:要结合刘裕的事迹和作者的经历去分析表达的感情。答案:向往英雄,盼望自己也能像刘裕一样建功立业,对统治者表达了一种自我推荐、收复失地的愿望,同时,表达了一种“英雄不再”的感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中,“

8、舞榭歌台”“风流”“雨打风吹”各有什么深刻含义?_解析:既要看作者在这些词语中蕴含的感情,又要结合作者的心绪等来作答。答案:“舞榭歌台”是吴国太平气象的象征。“风流”指孙权的雄才大略及其建树,这里引申为孙权的遗迹。“雨打风吹”指的是历史的风雨,自孙权以后,京口一带屡遭兵燹,到辛弃疾时已将近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二、课外探究(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4题。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3.“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

9、现手法?_解析:这两句词,描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透露出惜别之情;而且天边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和设想行人别后的行程有关;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和联想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有关。很显然这里不是纯粹的写景,而是景物描写中包含了词人丰富的情感。答案: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这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14.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_解析:答题时要注意,词中反问句的意思是离别并不是唯一可悲可恨的事。词人作词送人却说离别并不是唯一可悲可恨的事,显示词的思想感情将有进一步的开拓,下文道出他的心声,“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显然作者认为此去的遭遇还有比它更险恶的,是存在于人们心中、存在于人事斗争中的无形的“风波”。答案: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鹧鸪天代人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