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五中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9907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漳州五中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福建省漳州五中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福建省漳州五中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福建省漳州五中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福建省漳州五中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漳州五中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漳州五中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漳州五中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我来自周口,你来自元谋,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A北京市 B陕西省 C浙江省 D云南省2在学完“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A用半两钱购物 B种植水稻 C穿着麻布衣服 D烧烤食物3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

2、房屋样式是 4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5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A盘古开天 B炎黄传说 C禅让传说 D大禹治水6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7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公元前A20世纪前期

3、B20世纪后期 C21世纪前期 D21世纪后期8电视剧封神演义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由此你回忆起哪一个历史事件A牧野之战 B商汤灭夏 C盘庚迁殷 D涿鹿之战9下列阶层中,属于西周国家的统治阶层的有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A B C D10史书记载,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世袭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11如果你是西周时期被分封的一位诸侯,你需要对周天子履行的义务有定期朝见周天子述职 出兵勤王 镇守疆土 缴纳贡赋A B C D12学习历史时,学会正确的计算历史年代是

4、很必要的,请问下面年代尺上某事件经历了多少年?A11年 B12年 C13年 D14年13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奋发读书,考取功名 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上战场杀敌立军功 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A B C D14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指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15秦朝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规制。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本质是A皇权专制 B任免官吏 C思想控制 D言即法律16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A开创“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B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C“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开辟丝绸之路17公元前210年,在辽东戍守长城的弟弟写了一封家书寄给南方家乡的兄长。对这封家书的描述,正确的是A用甲骨文刻写在牛骨上 B用楔形文字刻写在泥版上 C用小篆(或隶书)写在木片上 D用楷书写在纸上18汉书记载:“(秦朝)丁男(成年男子)披甲(铠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由此可见秦朝A兵役、徭役繁重 B刑罚严酷 C赋税沉重 D人民勤劳19.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是A陈 B沛县 C渔阳 D大泽乡20下列事件中,不属于“文景之治”的内容是A法律残酷 B十五税一 C慎用民力 D减轻刑罚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6、20二、改错题(21-25题,每题2分,共10分)21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是元谋人。错误: 改正: 22原始人类把石块打制成简易的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新石器时代”。错误: 改正: 2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是周朝。错误: 改正: 24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宋襄公。 错误: 改正: 25秦始皇为了抵抗匈奴,修筑一条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错误: 改正: 三、识图填图题(26小题,10分)26. 仔细观察图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分) (1) 写出图1中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的名称 A B C D 。(4分) 图1(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

7、要特点。(2分)(3)图1中 国最先任用 进行变法。(2分)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 四、材料解析题(27小题12分,28小题10分,共20分)27.秦始皇以其雄才大略,第一次统一中国,被称为“千古一帝”。秦朝虽然短暂,但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材料二:一天,张三拿了原齐国的刀币钱来到市场想买牛,结果发现市场上的人争论不休,原来他们拿着各自的钱,谁也不愿意接受对方的钱,这

8、事闹到了秦始皇那里。材料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矣。(1)材料一中秦王为什么能“扫六合”,而其他国家却不能做到?(2分) (2)针对材料二中反映的问题,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方法解决?(2分)这位帝王设置什么官职负责监察百官?(2分)(3)材料三中哪两位人物领导人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2分)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4)通过以上的分析,秦朝的兴亡给予后人的历史启示是什么?(2分)2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

9、;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材料二: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一次著名的变法,这一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中的变法内容。(3分)根据材料一中加引号的字,概括出这次变法的特点。(2分)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1分)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分)五、综合题(29小题,18分)29.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

10、,邀你共同探究:【方式一时政学史】“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1)“轩辕”指的是谁?后人是怎样尊称他的?(3分) 【方式二歌谣学史】 建夏属第一,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_。夏桀本是亡国君,_灭夏建商朝。_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亡西周立。天子统治有加强,_行天下固。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在眼前。(2)请在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将歌谣补充完整。(4分)(3)“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从歌谣中分别找出1位“得天下”、“失天下”的国王

11、。(2分)【方式三图片学史】 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面的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4)图2展示的哪一个大型水利工程?(2分) 它是哪国在什么时期建筑的?(3分)谁主持修筑这一工程?(2分)【领会与创新】 (5)除了上述三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2分) 图2漳州五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ADBDBCCABCDCBBABCADA二、改错题(21-25题,每题2分,共10分)21.错误:元谋人 改为:北京人22.错误:“新石器时代” 改为:“旧石器时代”23.错误:周朝 改为:商朝24.错误:宋襄公 改为:齐桓公25.错误:嘉峪关 改为:临洮三、识图填图题26.(1)A:燕国 B:齐国 C:楚国 D:秦国(4分)(2)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各主要诸侯国相继进行变法等。(任答一点,意思相近即可,2分)(3)魏国(1分)李悝(1分)(4)由分裂走向统一。(符合题意即可,2分)四、材料解析题27(1)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通过兼并战争,不断兼并东方六国各国土地。长平之战,东方六国再也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