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流韵2.5苏轼词两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70134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流韵2.5苏轼词两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流韵2.5苏轼词两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流韵2.5苏轼词两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流韵2.5苏轼词两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流韵2.5苏轼词两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流韵2.5苏轼词两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流韵2.5苏轼词两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轼词两首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故垒(li)还酹(li)樯橹(qin)B.萧瑟(s) 料峭(qio) 蓑衣(su)C.纶巾(ln) 狼狈(bi) 沧桑(cn)D.绚丽(xun) 珠玑(j) 公瑾(jn)解析:“纶”读un。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俏丽讥诮积毁消骨料峭春风B.樯橹啬薇妃嫔媵嫱铜墙铁壁C.赤壁避难珠连壁合坚僻清野D.咨询谈资雄姿英发恣行无忌解析:A.消销;B.啬蔷;C.珠连壁合珠联璧合,僻壁。答案:D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羽扇纶巾纶巾:佩有青丝带的头巾。B.回首向来萧瑟处 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

2、C.一尊还酹江月 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D.樯橹灰飞烟灭 樯:一种摇船的桨。解析:樯:挂帆的桅杆。答案:D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回首向来萧瑟处 B.一蓑烟雨任平生C.一时多少豪杰 D.惊涛拍岸解析:古义:刚才。今义:一向,从来。答案:A5.“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副对联的“三父子”,指的是()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解析:苏门三父子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都有名诗名赋流传,而且他们的出生地就在四川眉山,由此我们可推知这副对联说的是“苏洵、苏轼、苏辙”。答案:B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

3、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回答68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两句是作者说应笑自己多愁善感,过早地长出花白的头发。C.“樯橹灰飞烟灭”运用了借代和比喻修辞格。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解析:D项,应为古代儒者的装束。 答案:D7.作者

4、正面描写赤壁景色有什么作用?_解析:写景是为了抒情或写人,根据词的内容,可以想到写景对人物或事件的衬托作用。答案:写赤壁雄奇惊骇之景,在于衬托当年古战场战斗之激烈,而这又是为了衬托英雄人物。8.这首词里的写景,用词洗练生动,着墨不多,却能表现出气势雄伟的“江山如画”的景象,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_解析:一般抓写景好的句子往往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句,若选“大江东去”或“江山如画”句分析,言之成理也可以。答案:“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这种从

5、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顿时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其中“穿”字写出了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以及山崖的陡峭;“卷”字写出了浪花的汹涌。二、课外探究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910题。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9.“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_答案:“狂”字是总起,且贯串全篇。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由打猎

6、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这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很能体现苏词豪迈之风。词开篇由“狂”写起,从举止神情(上片)到壮志豪情(下片),皆由“狂”而来。10.“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_答案:勾勒出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西夏、为国立功的心态。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112题。江城子 苏轼 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此以寄之。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注。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拈衰髯。使君留客醉厌厌。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注

7、青帘:旧时酒店招引顾客的布招牌。11.“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在词中有什么作用?_解析:回答句子在诗歌中的作用,首先考虑回答句子在表达诗歌内容上的作用,其次考虑回答句子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回答在内容上的作用,要先解释句意,再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分析。本题所考查的句子的前面先写黄昏雨落,一个“犹”字写出了雨落时间之长,人已寂寞;次写早晨开帘看见“欲平檐”的大雪,凄冷、孤独、寂寞之情使人动容。所考查的句子的后面写“孤坐冻吟”无人伴,直接点出孤独寂寞之情。答案:描绘出江天相接、白茫茫一片的大雪景象,营造了寒冷的氛围,衬托出作者的凄冷与孤独。酒家无觅处,欲借酒消愁而不得的处境表现了作者的无助与寂寞。用“

8、雪”和“酒”引出下片对故人的思念与赏识。12.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一句。_解析:赏析句子,首先要点明句子中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其次要解释句子的意思,最后要点出句子蕴含的作者的情感。答案:“雪”与“故人”互喻(答“以雪喻人”亦可),突出了故人品格的高洁,体现了作者对故人的赞赏和自己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4题。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13.“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9、心境?_解析:一般而言,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可以通过意象(景物)或借助关键词(例如能够直抒胸臆的字词)来品味。在作答本题时,可结合“恨”字,写出作者“恨”什么,想要“忘却”的又是什么。 因为苏轼是大家熟知的诗人,虽然题目没有给出必要的注解,但在回答作者心境时,还是要结合作者的相关经历作答。答案:此句着眼于一个“恨”字,抒发了词人历尽宦海浮沉之后,对世事纷扰的怀疑、厌倦以及无法解脱而又渴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14.有人说“夜阑风静縠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的写景句子,其实却是作者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即情景相融)。请作简要赏析。_解析:题目已经明确要求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进行鉴赏,在答题时可以按照情景交融这种类型题的答题模式(先结合景物特征,再现词句内容,然后点明景物下作者的情感),结合词句具体内容作答。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