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妙语雅思学业水平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985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妙语雅思学业水平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妙语雅思学业水平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妙语雅思学业水平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妙语雅思学业水平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妙语雅思学业水平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妙语雅思学业水平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妙语雅思学业水平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学业水平检测题(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过关(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孱弱(cn) 冠冕(min)辜负() 狩猎(shu)B.鉴别(jin) 承载(zi)杯皿(mn) 国粹(cu)C.专横(hn) 楔子(q)自诩(x) 推衍(yn)D.玄虚(xin) 栖息(x)磨坊(fn) 罪孽(ni)解析:A项,“孱”应读“chn”,“狩”应读“shu”。C项,“横”应读“hn”,“楔”应读“xi”。D项,“玄”应读“xun”,“栖”应读“q”。答案:B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国碎钞票莫衷一是朝三暮四B.折磨 细腻 奋世嫉俗

2、 一治一乱C.耕耘 奔涌 莫明奇妙 肝胆相照D.微薄 荟萃 前无古人 鼎鼎大名解析:A项,“碎”应为“粹”;B项,“奋”应为“愤”;C项,“奇”应为“其”。答案:D3.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只有与国家和人民,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离开卓家之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卖酒,过着相亲相爱的快乐生活。早餐和健康,所以为了健康,我们必须改掉不吃早餐的习惯。A.休戚相关举案齐眉休戚相关B.休戚相关 相濡以沫 休戚与共C.休戚与共 举案齐眉 息息相关D.休戚与共 相濡以沫 息息相关解析:“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只适用于人、集团、国家之间,一般不适

3、用于事物。侧重客观存在的关系。“休戚与共”指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侧重主观上的认识和态度。“息息相关”指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适用范围较广,可以用在事物之间。“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互爱。“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句强调的是主观上的认识,所以应选用“休戚与共”。句表述的是夫妻之间的关系,所以应选用“举案齐眉”。句说的是“早餐”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应选用“息息相关”。答案:C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建设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参与制定国际发展议程等倡议。B.大量的事实证明,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

4、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次竞技才能练就。C.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管理体系不健全,使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相应的实力,以致难于适应市场竞争。D.阐明、发现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关键不在于个人的身份,而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解析:B项,“临场的无数次竞技”应为“无数次的临场竞技”,属于多重定语语序不当;C项,几个分句是同一主语“部分国有企业”,关联词语“由于”应放在主语后;D项,“阐明、发现”颠倒了先后顺序,应为“发现、阐明”。答案:A5.填在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常听人说,。也有人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

5、根据。孔子的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A. B.C. D.解析:承接上文的“中国哲学”包括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具体讲孔子思想,与衔接,肯定孔子思想的作用,指出孔子思想的弊端,放在后面。答案:D二、阅读探究(40分)(一)阅读课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第14段,回答68题。(9分,每小题3分)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在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但是婴儿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同他出生以前并无多大的区别;他还是

6、不能辨认物体,还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的存在。他只有需要温暖和食物的要求,却不会区别温暖、食物同给予温暖和食物的母亲。母亲对婴儿来说就是温暖,就是食物,是婴儿感到满足和安全的快乐阶段。这一阶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恋阶段。周围的现实,人和物体,凡是能引起婴儿身体内部的满足或失望的才会对他产生意义。婴儿只能意识到他的内部要求,外部世界只有同他的需要有关的才是现实的,与他的要求无关的外部世界的好坏对于他则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孩子不断生长、发育,他就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母亲的乳房不再是唯一的食物来源。终于他能区别自己的渴、能喂饱肚子的乳汁、乳房和母亲。他开始知道其他物体有其自

7、己的、与他无关的存在。在这个阶段孩子学会叫物体的名称,同时学习如何对待这些物体;他开始懂得火是热的,会烫人,木头是硬的,而且很沉,纸很轻,能撕碎。他也开始学习同人打交道:他看到如果他吃东西,母亲就微笑;如果他哭泣,母亲就把他抱起来;如果他消化好,母亲就称赞他。所有这些经历凝聚并互相补充成为一种体验:那就是我被人爱。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我被人爱是因为我孤立无援。我被人爱是因为我长得可爱并能赢得别人的喜爱。简而言之就是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有被人爱的资本更确切的表达是: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我。母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我什么也不做就可以赢得母亲的爱,因为母亲是无条件的,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母

8、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但无条件的母爱有其有缺陷的一面。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如果有母爱,就有祝福;没有母爱,生活就会变得空虚而我却没有能力去唤起这种母爱。大多数八岁到十岁的儿童他们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要被人爱,无条件地被人爱。八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他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儿童发展到这一阶段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因素一种新的感情,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孩子第一次感到要送给母亲(或父亲)一样东西写一首诗、画一张画或者做别的东西。在他的生活中爱的观念第一次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变成“创造爱”。但从爱的最初阶段到爱的成熟阶段还

9、会持续许多年。进入少年时代的儿童最终会克服他的自我中心阶段,他人就不会再是实现个人愿望的工具,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通过爱他就从他的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解脱出来,他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另外他还能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孤立无援、生病或者听话。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有关的是

10、爱的对象的发展。人生下来后的最初几个月和最初几年同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这种关系在人没出生以前就已经开始,那就是当怀孕的妇女和胎儿既是一体又是两体的时候。出生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这种状况,但决不是像看上去那样有很大的变化。在母体外生活的婴儿还几乎完全依赖于母亲。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休戚相关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了。6.选文第二段“他就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中“本来面目”的意思是()A.能喂饱肚子的乳汁、乳房和母亲。B.火是热的,会烫人,木头是硬的,而且很沉,纸很轻,能撕碎。C.一切接触到的事物可感的性质、特征等。D.周围的现实,人

11、和物体。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本来面目”带有比喻色彩,从上下文来看,应指婴儿所感受到的一切事物。A、B项都不完全,D项没有抓住“本来面目”的比喻义来说。答案:C7.对“母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B.孩子被母亲爱是因为他们是母亲的孩子,有被母亲爱的资本。C.长得可爱、孤立无援都可以成为孩子获得母爱的理由。D.母爱的无条件使孩子变得消极、被动,缺少生活的自主性。解析:关键是对“消极”一词的理解。它只是指母爱的无条件,孩子无需付出就能获得,而不是指“使孩子变得消极、被动”。答案:D8.下列对

12、选文理解的句子中,有误的一项是()A.婴儿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还不能很好地辨认物体,是因为婴儿只能意识到他的内部要求。B.孩子在生长、发育后,开始有能力区别外部事物的不同,这就使他们能够去爱自己的母亲。C.进入少年时代的儿童逐渐由自恋的孤独中解脱出来,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D.爱的对象的发展在人没出生以前就已经开始了,最早的对象应是自己的母亲。解析:选文第二、三段说,孩子生长、发育后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但又说八岁以下的孩子还不会爱。据此可以判断。答案:B(二)阅读下文,完成911题。(9分,每小题3分)文艺创作:少一点低俗,多一些责任 王呈伟这些年来,创作的尊严面临严峻的挑

13、战。创作成果被随意地歪曲,经典名著被任意地拆分;只要点击率高就好,只要票房收入多就好,只要名利双收就好。这种流行文化的无序状态正影响着阅读者的视听,影响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和对流行现象的理性判断。究其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还是一些媒体工作人员和文艺创作者的责任意识缺失。历史终会以其特有的坚韧来淘沥出属于那个时代的作品,作品价值是要经过历史来证实的。而时下的创作却越写越粗糙,创作态度也越来越轻薄,作品流于表面的热闹和肤浅已渐成势头,迎合与屈从的态势正在蔓延。在商品社会的物欲享受中,人们像是急了,急着出书,急着出名,急着抓钱,急着要那些很现实的东西,急着把那些能装扮自己的光环都罩在自己头上。囿于

14、一室之中,通过网络的便利下载着自己的梦想,写作状态越来越倾向于闭门造车,仿佛一夜即可写成惊世之作。当盛行的风气把消遣和娱乐奉为第一宗旨,那么创作的目的自然是把迎合与屈从当成立身的准则,结果是迎合了市场的趣味,降低了作品的美学标准,丧失了作者的人格魅力,搅乱了大众的视听评判。大多数人根本不从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精神来进行思考和创作,很少有人从民族的世道人心来触摸时代脉搏,透过风云变幻的表象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只是想通过简单的克隆和复制,毫不费力地收取名利,结果是平庸自不必说,道德沦落则日见明显。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容忍错误的倾向,总是沉默,必须有清醒者从缄默中站出来说话,坚守住人类精神的“月亮”,这

15、是一个时代的迫切期待。可是现实中人们都是希望别人去做守住“月亮”的孤独的树,而自己则愿做树的旁观者。殊不知,这正是社会缄默的缘由,一个充满思想活力和精神自由的社会全然不是这样的。现代文学史上鲁迅的成就不仅是他写出了惊世小说,更在于他用杂文和人格为民族立起了不屈的脊梁。古人曾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至情,“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执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浩气。我们应该少一些物欲的功利思想,多一些写作的平常心;多一些可传承的思想创作,让人涵泳,让人沉醉,让人扼腕悲吟,让人为之倾倒。对时下越发时髦的著作等身,隐含其后的忧虑是人们的现实焦躁和真正创作能力的降低。“剑桥法律系宽敞明亮的教工休息室里,只是在最右边不足一米半宽的架子上,展示着本系教工的科研成果。如果从梅特兰开始算起,100多年来这里教师的成果仅此一小架,委实不能算多。”这是留学剑桥的学者最切实的感受。实际上真正的创作成果即便是鲁迅先生的一生著作也不过五六百万字;一本老子也只有五千言。但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