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5 苏轼词两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937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5 苏轼词两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5 苏轼词两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5 苏轼词两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5 苏轼词两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5 苏轼词两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5 苏轼词两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5 苏轼词两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苏轼词两首望江南春未老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鉴赏: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即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细微而

2、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1注音淘尽(to)还酹江月(li)狼狈(bi) 萧瑟(s)一蓑烟雨(su) 2写对字形 写法归纳(1)用豪壮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来黄州之前,因“乌台诗案”他曾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作者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两首词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2)烘托和映衬。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中作者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词

3、中有两种映衬:一种是实景和虚景相互映衬,实景是赤壁的险要形势,虚景则是火烧曹营,二者虚实相济;另一种是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3)隐喻寄托。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隐喻寄托着苏轼遭贬后泰然自若的情绪;“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隐喻寄托着作者历经坎坷后对世事更加清醒的社会人生感受。但不能说这些都是比喻。应该说,隐喻寄托具有更多的象征意味,不过,这种象征意味是若即若离、隐约而含蓄的,而词的意境美也就更多地体现在这种若即若离的朦胧之中。(4)以小寓大,言外无穷。定风波以道中遇雨,隐喻仕途风雨,并进而借雨后“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景象,寄托隐

4、逸江湖后就无挂累于风雨阴晴的超然心境,这都是即景生情、以小见大。而且这个“大”是难以穷尽的:不仅有风雨、吟啸、竹杖、芒鞋、寒风、酒醒、斜阳、晚照这一系列历历在目的自然真景,还有苏轼仕途坎坷、遭贬黄州、渔樵杂处、放浪山水,乃至隐居山林、笑傲江湖、一蓑烟雨、超然物外等一系列在想象中展开的社会人生景象,不仅表现出苏轼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险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自解、在醒悟中心仪归隐等一系列复杂而深微的情致,而且渗滤出放开眼量、洞达事理、自我调节、旷达通脱等一系列人生哲理。写法精讲豪放派。豪放派是宋词的一个流派,与婉约派并为宋词两大词派。“豪放”、“婉约”之说最早见于诗余图谱:“词体大略有

5、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酝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秦观)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苏轼)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豪放作为文学风格,见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杨廷芝解释豪放为“豪迈放纵”,“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我”(诗品浅解)。可见豪放的作品当气度超拔,不受羁束。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傒、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豪放词派不但震烁

6、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影响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主含蓄婉曲为能事。词论家对苏轼词所作的“横放杰出” “词气迈往”“书挟海上风涛之气”之评,对辛弃疾所作的“慷慨纵横”“不可一世”之评,可移向豪放派。豪放派内部的分派较少,仅有苏派、辛派、叫嚣派三个阶段性的细支。其风格虽然总称豪放,然而各词人风格亦有微差:苏词清放,辛词雄放,南宋后期的某些豪放词作则显粗放,清朝的

7、豪放词人如陈维崧等亦多寓雄于粗,以粗豪见长。由于豪放词人嗜于用典、追求散化、议论过多,某些豪放词篇遂有韵味不浓、词意晦涩、形象不明、格律欠精等缺点,这些亦是毋庸讳言的。微写作训练烘托与映衬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到的手法,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映衬也叫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学习这种手法,分析齐己早梅中这种手法的运用。早梅(唐)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_答案:首联写在

8、严寒的季节里,万木经受不住寒气的侵袭,简直要枝干摧折了,而梅树却像独凝地下暖气于根茎,回复了生机。“冻欲折”说法略带夸张。然而正是万木凋摧之甚,才更有力地反衬出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同时又照应了诗题“早梅”。颈联描写花香清幽怡人,随风徐徐而来;花色素雅明艳,禽鸟暗羡而窥。一个“递”字,将凛冽的寒风温柔化,仿佛它也对早梅充满了爱怜之意;一个“窥”字,将无知的禽鸟人格化,好像它们也对早梅满怀欣赏和羡慕。风、鸟如此,人亦更甚!作者以此烘托出早梅悠远的清香,动人心魄的姿色,清高素雅的风韵。课内素材灾难舛途没有愚钝他对生命的灵慧的感悟,艰难困苦不曾消磨他对生活的敏锐的洞察。相反,历经种种之后,他更懂得

9、收藏和珍惜一点一滴的快乐,活出了一派天真、一派精彩。如果他只是天仙,可能还真的让人敬而远之,可他是天仙,却偏偏又化作了人,化作了苏轼苏东坡。 衣冠伟人感悟苏东坡延伸阅读苏轼2014年7月18日羊城晚报我时常有这样的想象:岁月是一条长廊,只需回转身,往岁月深处走去,经过一段梦一般的路径,就会抵达任何一个你想要抵达的时空。如果可以,我想去宋代,去邂逅苏轼这位宋代文化孕育出的旷世奇才。苏轼,苏轼,有人说你的文章似行云流水,是天地奇观,我说你的诗文是开在你心上的璀璨烟花,每一次绽放都惊天动地,留下恒久的惊叹与怀想。穿越历史的风烟,我想化作你案头的一支笔。妙笔可以生花,也可以生出排山倒海的气势。你挥笔的

10、瞬间,慷慨淋漓,隐约听到铁板铜琶铿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墨色磅礴,龙蛇走笔,让人胸怀激荡,热血沸腾。想象乱石崩云之上,你长髯飘飘,卓然独立。你也会在明月夜低吟浅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笔墨舒缓有致,纸上的花朵瞬间芬芳。达观始终是你心灵的走向,黄州、惠州、儋州,你几度飘零,一路辗转,任凭命运跌宕在岁月的来风里,始终笑傲人生。命运的起落浮沉,不过是一种经历,此心安处是吾乡。世态炎凉,宦海沉浮,都没有动摇你那颗高洁不屈、忧国忧民的心。你还在挥毫:“老夫聊发少年狂西北望,射天狼。”你的磊落畅达,你的快意恩仇,都让人仰望。穿越岁月的迷雾,我想化作立于你房中的屏风

11、。你与“敏而静”的妻子王弗伉俪情深。每每家里有客人来,王弗会躲在屏风后面细细听,判断来者的为人。智慧的苏东坡,却不拘小节,识人方面远不如聪明的妻子。客人走后,妻子会准确判断来人的脾气秉性,可不可交。夫妻二人琴瑟和谐,生活美满。可人生难料,王弗在26岁就因病去世了。你用蘸着血和泪的笔,写下了一首如泣如诉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生死茫茫,梦中伊人正梳妆,却是相顾无言泪千行,怎能不让人肝肠寸断?“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深情如你,王弗地下有知,也该欣慰了。往事如烟,空留惆怅。岁月是一幅游走的屏风,精美的雕花黯淡了光影,谁在屏前黯然神伤?遥遥地,苏轼从岁月深处中走来。擦肩而过

12、的瞬间,我会回眸,俯首,捡拾你两袖间遗落的千年前的文字花瓣。一、阅读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行香子过七里滩苏轼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注】 严陵,即东汉初年的严子陵,辅佐刘秀打天下以后,隐居不仕,垂钓富春江上,昔人多说严光垂钓实是“钓名”。(1)上片的头六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在描绘这幅画面时用了什么表现手法?_答案:一幅活泼清灵、生机盎然的江面风光图:一叶扁舟水中行,那荡起的双桨,如惊飞的鸿雁。天空湛蓝,水色澄碧。鱼在藻间嬉玩,清晰可

13、见,白鹭点点,悠闲自得地在水边沙洲低飞。动静结合、点面兼顾。(2)本词是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间巡察各地时所作,在词作中寄寓了苏轼怎样的生活态度?_答案:苏轼虽仕途多磨难,但仍轻松闲适地生活着。他看透生活却不厌弃生活,善于将沉重的荣辱得失化为过眼云烟,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找回内心的宁静和安慰。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_答案:(示例一)“绕”字好,因

14、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示例二)“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象空间。(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_答案:(示例一)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示例二)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