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科技殿堂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8829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科技殿堂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科技殿堂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科技殿堂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科技殿堂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科技殿堂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科技殿堂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科技殿堂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建筑的特征一、基础夯实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房檩(ln)接榫(sn)墁地(mn) 斗拱(n)B戗兽(qin) 水榭(xi)柁墩(tu) 蚂蚱(m zh)C蒙骗(mn) 提防(d)唱和(h) 穹隆(qin)D缅甸(min) 潜力(qin)纯粹(cu) 脊背(j)解析:“脊”读j。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临摹一筹莫展大张旗鼓舍近求远B窜改反唇相讥若既若离琼楼玉宇C厮杀惝恍迷离鉴往知来穷源竟委D羁绊理曲词穷年高德劭反复无常解析: B若即若离;C.穷原竟委;D.理屈词穷。答案:A3在下段文字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虚词。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

2、是不受重视的部分,()穹窿顶得到特别处理之外,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用女儿墙把它隐藏起来。()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匠师们很早就发挥了屋顶部分的巨大的装饰性。答案:除掉甚至但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熟悉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每一梁每一柱的作用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B针对古建筑上信笔涂鸦的问题,市政府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期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个痼疾。C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无与伦比的建筑体系。D在清静的街道上,在鳞次栉比的住宅区,有一处很不引人注意的房舍,它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目标。解析:A“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

3、到了绝妙的境界。此处使用对象错。B.“信笔涂鸦”,比喻字写得潦草,常用作自谦之词。C.“无与伦比”,伦比,类比。没有能够比得上的。本句只是强调中国建筑的独特性,并且用“无与伦比”也与事实不符,故错。D.“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答案:D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B我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证明,是我们与祖先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我们应当永远保持

4、对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以及祖先的缅怀和感恩。C清华大学是梁思成一生钟情的地方,美丽的校园不仅记载了他成长的足迹,而且留下了父亲梁启超的身影。1915年至1923年,梁思成在这里学习生活了约八年多。D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使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解析: B“以及祖先的缅怀和感恩”句缺介词“对”;C.“约”与“多”语意重复;D.成分残缺,去掉“由于”或者“使”。答案:A6按合理的顺序排列下列句子,正确的是()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

5、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绝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ABC D解析:按照“建筑一般对称特殊的建筑不对称探究原因自然成趣的需要”的逻辑顺序排列。答案:C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中国建筑的“文法” 梁思成一个民族的建筑有它自己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如同语言的“文法”。中国建筑就具有特殊的“文法”。我们的祖先在选择了木料之后逐渐了解了木料的特长,创始了骨架结构初步方法中国系统的“梁架”。这以后他们发现了木料性能上的弱点。当水平的梁枋将重量转移到垂

6、直的立柱时,在交接的地方会产生极强的剪力,那里梁就容易折断。于是他们用许多斗形木块的“斗”和臂形短木的“拱”,将上面的梁枋托住,使它们的重量一层一层递减集中到柱头上来。梁柱间过渡部分的结构减少了剪力,消除了梁折断的危机。这是一种“文法”,而斗、拱、梁、枋、椽、檩、楹柱、棂窗等,就是主要的“语汇”了。斗和拱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近代叫做“斗拱”。至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已很普遍地应用。它不仅可以承托梁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宽度。孟子里就有“榱题数尺”之句,意思说檐头出去之远。这种结构同时也成为梁间檐下极美的装饰。可能在唐以前,斗拱本身各部已有标准的比例尺度,但要到宋代,我们才确实知道斗拱

7、结构各种标准的规定。全座建筑物中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都以一个拱的宽度作度量单位,以它的倍数或分数来计算。宋时把每一构材的做法,把天然材料修整加工到什么程度的曲线,榫卯如何衔接等都规格化了,形成了类似“文法”的规矩。中国建筑的“文法”还包括关于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等方面,称做“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彩画作做法”和“瓦作做法”等。屋顶属于“瓦作做法”。它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庄严无比、美丽无比的一部分。瓦坡的曲面、翼状翘起的檐角、檐前部的“飞椽”和承托出檐的斗拱,给予中国建筑以特殊风格和无可比拟的杰出姿态,这都是内中木构使然,因为坡的曲面和檐的曲线,都是由于结构中的“举架法”的

8、逐渐垒进升高而成。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略加处理便同时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油饰本是为保护木材而用的。在这方面中国工匠充分地表现出创造性。他们使用各种颜色在梁枋上作妍丽繁复的彩绘,但主要的却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而以金为点缀,所谓“青绿点金”。柱和门窗则只用纯色的朱红或黑色的漆料。这样,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更多了反衬的作用,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至于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即对于空间的处理,我们的祖先更是表现了无比的智慧。院落组织是中国建筑在平面上的特征。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

9、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如厢耳、廊庑、院门、围墙等周绕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连的院落。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这样便适应了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供给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一样,在一个城市部署方面,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洲系统的不同,主要也是在这种庭院的应用上。7下列对斗拱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整座建筑物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是根据它们相对于拱的宽度,按倍数或分数计算出来的。B用斗拱承托梁枋,是为了减缓梁枋直接压在木柱上所产生的剪力,以消除

10、梁折断的危机。C斗拱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既可以用来承托梁枋和出檐,也可以用来装饰美化建筑物。D檐下彩绘的梁枋斗拱,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色彩显得更加绚丽,艺术效果格外强烈。解析:D项是对“油饰”作用的表述,而非对“斗拱”作用的表述。答案:D8下列涉及中国建筑“文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建筑屋顶的辉煌,表面上出自瓦脊、脊吻、重脊和脊兽等的奇妙组合,实际上全都源自建筑物内部的木构。B盖顶的瓦,有一些具有双重功能,既能在结构上发挥作用,也能成为美化屋顶的饰物,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C梁枋上妍丽繁复的彩绘,使用了各种颜色,主要的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并以金为点缀,这就

11、是“青绿点金”。D如果说“彩画作做法”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文法”,那么木柱和门窗上朱红或黑色的漆料,就应该是它的“语汇”。解析:A无中生有。文中对应信息是“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略加处理便同时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答案:A9下列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A在中国,无论官署寺院还是住宅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辅建筑物按一定的布局规则组合而成的一个庭院。B把阳光、花木等引入到建筑范围内,打通内外,让居住者尽享无限空间带来的生趣,并使建筑更加活泼和适用。C数千年来,遍及中国的构型各异的建筑,从富丽堂皇的宫廷到简陋朴素的民居

12、,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D院落组织有主有次,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在空间处理上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解析:A与在原文的对应信息“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或若干相连的院落”意思不吻合。B.无中生有,原文对应信息为“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C.主观臆断,原文对应信息为“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答案:D10本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多种“文法”,请列举其中的三种。_解析:作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法”,文中将建筑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比作“文法”;其次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如第四段

13、中“中国建筑的文法还包括关于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等方面”,然后列举了四种“做法”,但对“石作做法”和“小木作做法”没在文中进行阐述;之前和之后的“斗拱”“空间的处理”部分虽做了阐述,但没总结出名称。答题时,需要按第四段所列名称的形式自己归纳总结。答案:梁架做法(斗拱组合法)、瓦作做法、彩画作做法(青绿点金法)、院落组织法。(答出任意3个即可)三、探究应用11仿写句子,另选事物写一句话。示例: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画。_答案:桥,是水上交通建筑中一朵清雅幽静的奇葩,一条往来人心的路。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留存至今的古镇,是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活

14、化石。古镇大多有独特的建筑风貌、街巷格局和有关的民间传说。古镇保留了旧时代的生活痕迹,徜徉在古镇老街,可以发思古之幽情。古镇延续着的城乡商品交流,构成了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一环。古镇往往是中国文化主要的传承所在,也是文人荟萃之地。古代著名书院和藏书楼大都位于宁静又不失文化氛围的集镇,许多著名学者文人也都生长在古镇的小巷中,名人故里成了世人瞻仰的胜地。 中国民俗文化保留最多、展示最集中之地,也是介于城乡之间的集镇。古镇上逢年过节的祭祀,庙会和迎神赛灯的游行,婚丧喜事的筵宴,都反映了民俗传统的绵延赓续。随着人口增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一些古镇在改造中填河扩路,建设现代化住宅小区;有的为了大造商业街,扩建名人故居,而把居民搬迁一空;有的过度开发旅游,甚至建起了大型游乐场。这就造成一些古镇特有的情韵不复存在。(1)从材料看,古镇一般有什么样的特点?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