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湘夫人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8805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湘夫人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湘夫人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湘夫人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湘夫人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湘夫人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湘夫人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湘夫人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北渚(zh) 袅袅(nio) 眇眇(mio) 白(fn)B沅水(run ) 薜荔(b l) 澧水(l) 遗余褋兮(di)C潺湲(chn yun) 云汀(tn) 九嶷山(y) 芷葺兮(q)D水裔(y) 屋椽(chun) 馨香(xn) 西澨(sh)解析:B项,“沅”应读yun。答案:B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目眇眇兮愁予愁:使发愁袅袅兮秋风袅袅:微风吹拂的样子B与佳期兮夕张张:张设罗帐观流水兮潺湲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C擗蕙櫋兮既张擗:剖开缭之兮杜衡缭:缠绕D捐余袂兮江中捐:捐献搴汀洲兮杜若汀:水中平地解析:D项

2、,“捐”,丢弃。答案:D3对下面语言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眇眇兮愁予(名词作动词,举目)与佳期兮夕张(名词作动词,约会)B洞庭波兮木叶下(名词作动词,水波泛动)荪壁兮紫坛(名词作动词,用荪草装饰;用紫贝筑)C桂栋兮兰橑(名词作动词,用桂树做;用兰草做)辛夷楣兮药房(名词作动词,用辛夷做;用白芷装饰)D罔薜荔兮为帷(名词作动词,编织)狼吞虎咽(名词作动词,像狼一样;像虎一样)解析:D项,“狼”“虎”的用法为名词作状语。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湘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

3、次空前绝后的创新。B中华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如果我们不记下同代人的雪泥鸿爪,后人就难免要雾里看花了。C虽然他的话我不懂,我的话他也不懂,但是我们凭着手势和动作,便言为心声了。D没想到我忙了很长时间,到头来只是海底捞针一场空,这种傻事我以后再也不干了。解析:A“空前绝后”是前后都没有,不合语境。C.言为心声: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与文意不符。D.海底捞针:形容事情非常困难。应为“海底捞月”。答案:B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B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

4、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作出了贡献。C为确保大熊猫入港随俗,科研人员专门安排它们接受语言训练,提升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的能力,为在香港定居做好准备。D许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投资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解析:B“创造的”应改为“创造了”;C.应为“提升熊猫对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的接受能力”;D.有歧义,是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还是“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语意表达模糊。答案:A二、阅读鉴赏(一)阅读屈原的湘君,完成后面的题目。湘君 屈原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

5、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斲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6分析湘君和湘夫人中男女主人公对待感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_答案:

6、二人均以抒发对对方的思念之情为核心,表白尽快见到对方的急切心情。但在个性上又有区别,湘君中的湘夫人带有一定的怨言,指责对方不守信用,湘夫人中的湘君则信誓旦旦地表达爱情。7湘夫人和湘君都写到了反常的现象,请从本诗中找出这类诗句,并分析其作用。_答案:湘夫人中“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以鸟儿聚在水草中,渔网挂在树梢上的反常现象,表现了湘君等待湘夫人时翘首以盼以至神思恍惚。湘君中的“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以“到水中去采薜荔,到树梢上去采芙蓉”这种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作比兴,突出了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总结自己的追求不过是一种徒劳而已。(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早雁 杜牧金河秋

7、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注】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少数民族回鹘乌介可汗率兵南侵,引起边民纷纷逃亡。杜牧时任黄州刺史,闻此而忧之。菰米:一种生长在水泽中的草本植物,嫩茎叫茭白,果实叫菰米,均可吃。莓苔:泛指苔藓一类潮湿地带生长的植物,是大雁喜欢吃的。 8第二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请结合此联上下两句中“孤影过”“数声来”简要分析。_答案:描写出了一幅月明灯暗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写的是失群离散、形单影只之雁。清凉的月色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这景象已在静谧中显出几分冷寂,传来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就更显出境界之清寥。9这首诗主要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_答案:这是一首托物寓慨的诗。通篇采用比兴、象征手法,此诗借雁抒怀,以惊飞四散的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民,对他们有家而不能归的悲惨处境寄寓深切的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