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单元 明清时期的政治更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41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同步测试 岳麓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8706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单元 明清时期的政治更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41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同步测试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单元 明清时期的政治更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41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同步测试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单元 明清时期的政治更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41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同步测试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单元 明清时期的政治更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41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同步测试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单元 明清时期的政治更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41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同步测试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单元 明清时期的政治更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41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同步测试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单元 明清时期的政治更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41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同步测试 岳麓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1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 选择题1.清政府“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册封“达赖”“班禅”B.收复台湾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抗击沙俄侵略2.“我要去西藏,我要去西藏,仰望雪域两茫茫随处都是我心灵的牧场。”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是()A.伊犁将军B.盛京将军C.西域都护D.驻藏大臣3.如果清王朝是一座高山的话,乾隆帝就是站在山巅的那个人。对西北边疆的巩固为他的文治武功又添了绚丽辉煌的一笔,这一事件是()A.台州大捷B.收回台湾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平定准噶尔部4.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的有效管理。下列行政或军

2、事机构管辖的地区是()A. 西藏B.东北C.新疆D.台湾5.“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这一诗句反映的是下列哪次反侵略斗争()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C.左宗棠收复新疆D.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6.郑成功曾有过这段话:“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这里的“贵国”指的是()A.英国B.西班牙C.荷兰D.日本7.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之后在台湾设置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该机构是()A.台湾县,隶属浙江省B.台湾府,隶属广东省C.台湾道,隶属福建省D.台湾府,隶属福建省8.康熙时,针对台湾如何进行管理,施琅主张“台

3、湾虽然是一座海岛,却关系着闽、广、江、浙四省的要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放弃台湾,将必酿成大害,只有守住台湾,才可永固边囿”。康熙据此采纳制定的对台措施最主要意义是()A.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联系B.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屏障C.肯定台湾的主权属于中国D.促使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9.识图析图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清时期全图中所示区域是()A.海南岛B.南海诸岛C.台湾岛D.库页岛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乾隆帝70寿辰时,班禅六世不远万里来京参加祝寿庆典,乾隆帝特建须弥福寿之庙,供他居住。乾隆帝并亲撰须弥福寿之庙碑记,在碑记中,乾隆帝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

4、武功,并突出强调班禅六世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表明清政府与西藏关系之密切。(1)顺治帝以后,清政府是怎样密切与西藏关系的?这些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乾隆帝所建的须弥福寿之庙由两部分组成:庙的前部为汉式寺院的传统布局,后部为藏式的平顶大红台。想一想,这种汉藏合璧寺院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什么?材料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时协从的有几十万人,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哪一地区?请列举西汉时期的一例史实,说明该地区早已隶属于中央

5、政府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清政府是怎样处理材料二所示事件的?清政府能够解决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么?(5)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下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1.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的关键信息“(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链接所学可知,清朝册封达赖、班禅,与驻藏大臣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故选A。2.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根据所学知识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可以判断出D正确。A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B发生在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

6、,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重大作用。乾隆对西北边疆的巩固指的是平定大、小和卓叛乱。4.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题干信息分析问题能力。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设置的总管西域(今天新疆地区以及更西的地区)事务的最高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是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设置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伊犁将军是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的管理机构。5.B【解析】本题所示材料中有“逐荷夷”等有效信息,根据所学可知抗击荷兰殖民者侵略的应该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故本题选择B。其他选项抗击的对象均不是荷兰殖民者,排除。6.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

7、湾。7.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清军进入台湾后,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8.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中的“只有守住台湾,才可永固边囿”,可知台湾府的设立,有利于巩固东南海防。故选B。9.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辨析能力。联系所学知识,所在位置是海南岛;所在位置是台湾岛;所在位置是库页岛;所在位置是南海诸岛。10.【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题,要求写出清朝在西藏采取的措施,注意是“顺治帝以后”即不包括顺治帝采取的措施。清政府在西藏采取的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第(2)题,两个民族建筑样式的融合,体现的是民族的融合和团结。

8、第(3)题,材料反映的是新疆地区大小和卓的叛乱。西汉时期,在西域即今新疆地区设立了西域都护。第(4)题第一问容易作答,第二问注意从大小和卓分裂活动不得民心和清政府正确的平叛策略等角度思考和回答。第(5)题,注意是对措施进行“归纳”,而不是写出具体的措施。雅克萨之战是反抗侵略;设置台湾府、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是设置机构,加强管辖;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平定叛乱。答案:(1)册封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2)说明了汉藏文化的融合,体现了民族团结。(3)大小和卓叛乱。新疆。西汉政府在今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4)派兵平叛。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动违背民心,破坏统一;清政府采取正确的平叛政策,顺应民心。(5)平定叛乱;反抗侵略;设置机构,加强管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