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2.7 李商隐诗两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8119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2.7 李商隐诗两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2.7 李商隐诗两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2.7 李商隐诗两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2.7 李商隐诗两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2.7 李商隐诗两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2.7 李商隐诗两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商隐诗两首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锦瑟(s)改弦更张(xun)惘然(wng) 他生未卜(p)B宵柝(tu) 沧海桑田(cng)晓筹(chu) 泥古不化(n)C庇护(p) 心宽体胖(pn)逮捕(di) 众口铄金(shu)D谄媚(chn) 缠绵悱恻(fi)勾当(gu) 瞠目结舌(chng)【解析】A项,“弦”应读xin,“卜”应读b;C项,“庇”应读b;D项,“勾”应读gu。【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B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C海外徒闻更九州徒:空D如何四纪为天子四纪:四十年【解析】D

2、项,“四纪”为四十八年,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答案】D3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A庄生晓梦迷蝴蝶 B蓝田日暖玉生烟C空闻虎旅传宵柝 D不及卢家有莫愁【解析】C项,这是写当时唐玄宗、杨贵妃的真实的逃难生活,是诗歌吟咏的内容,不是用典。【答案】C4下面对诗词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对偶)B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对偶、借代)C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对偶)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对偶)【解析】D项,运用的是设问的修辞格,没有用对偶。【答案】D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商隐,字义

3、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甫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B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C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七言之分,律诗通常每首八句。锦瑟是一首七律。D马嵬(其二)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取材于同一故事,是一首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昏庸的唐玄宗。【解析】A项,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答案】A6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中间两联的后一句残缺,请根据律诗的特点,选出恰当的一项,填在横线处。()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重衾幽梦他年断,_。月榭故香因雨发,_。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A别树羁雌

4、昨夜惊风帘残烛隔霜清B风帘残烛隔霜清别树羁雌昨夜惊C残烛风帘隔霜清别树羁雌昨夜惊D昨夜别树羁雌惊风帘残烛隔霜清【解析】从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严格对仗的角度考虑。只有A项最为恰当。【答案】A7名句默写。(1)庄生晓梦迷蝴蝶,_。此情可待成追忆?_。(2)_,无复鸡人报晓筹。_,不及卢家有莫愁。(3)沧海月明珠有泪,_。海外徒闻更九州,_。【答案】(1)望帝春心托杜鹃只是当时已惘然(2)空闻虎旅传宵柝如何四纪为天子(3)蓝田日暖玉生烟他生未卜此生休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谒山唐李商隐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注】谒山:指拜谒名山之意。麻姑:

5、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仙,她自称曾在短时间内三见沧海变为桑田。此诗是诗人登高山望见水去云回日落的景象有感而作。8这首诗的前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_【解析】这首诗和李商隐的其他诗一样,情感把握难度是比较大的,可以抓住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关键字词,如“乏”“恨”等,加以联想推知。【答案】由系日无绳之慨,到水去云回之恨,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比慨叹。9请联系诗歌的最后两句,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答:_【解析】这首诗与锦瑟相似,从手法上来看,本诗除了用典,还很好地运用了夸张、想象等手法。【答案】主要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象。以麻姑为典故,想象通过买下沧海来留住时间;由沧海到一杯春露,将沧海变

6、桑田化为一瞬,这是对宇宙事物变化迅疾的极度夸张,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极度夸张,充分体现出诗人的艺术想象力和伟大的创造力,使全诗充满新奇浪漫气息。(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赠柳唐李商隐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10怎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塑造的“柳”的形象?答:_【解析】此二句把盛开的飞扬的柳花比作漫天飞舞的雪花,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春柳的繁盛,把春柳的繁华写到了极致。然而繁华已极,就意味着离凋谢不远了。【答案】柳花怒放,像雪一样在空中飞舞,扑动着青楼的酒旗。两句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也把作者的爱惜之情写到极致

7、。1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分析。答:_【解析】这首诗写春柳,通过对春柳“风流”“婀娜”的轻盈体态、柳花飞似“雪”的繁华景象的描写,突出了作者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侧面反映了作者重情惜别的情怀。【答案】作者借柳树轻盈多姿、缠绵多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柳树的热爱,也反映了作者重情惜别的情怀。(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14题。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12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答:_

8、【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感情的能力。【答案】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根据诗歌标题及“九日驱驰”可知,诗人是乘兴前往的;而“不遇”及“又”和“空”可知诗人是很失望的;根据最后两句可知,诗人对王侍御人品的欣赏和叹慕。13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答案】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诗句中有“识者稀”,也就是少有人知;“哀猿啼处有柴扉”可知其住所在深山,并且居室简陋;“沧江白石渔樵路”可知其与渔樵为伍。以上都可以暗示“隐者”的身份。14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9、的能力。【答案】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表达交流1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不得超过限定字数(含标点符号)。大栌榄树是曾经生长在毛里求斯的珍贵树种,如今在地球上已难觅踪影。(15字)_?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美国一位科学家的研究认为,(25字)_,而渡渡鸟在三百年前灭绝了,因此,大栌榄树也就跟着消失了;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大栌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于是,又有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假说: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大栌榄树的消失。不过,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15字)_;如果被证伪,则会被抛弃。【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连贯和得体的能力。【答案】大栌榄树为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