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5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跟踪练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6057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5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跟踪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5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跟踪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5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跟踪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5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跟踪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5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跟踪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5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跟踪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5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跟踪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5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山西三校联考)西游记中王母娘娘开蟠桃大会,请的宾客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各宫各段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材料反映了当时()A魔幻小说创作已经兴起B佛道两家屈从于儒家C三教合流得到官方认可 D三教呈现交融的状态解析:根据材料,蟠桃会宴请得有佛道各家,反映了三教合一的迹象,故D项正确;材料的侧重点在蟠桃会宴请的宾朋,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佛道两家与儒家的关系,故B项错误;西游记属于民间小说,故C项错误。

2、答案:D2(2017湖北四市七校联考)唐朝建立之初,太宗命国子祭酒孔颖达对过去经说进行整理,孔颖达等人最后编订了一套统一的解说五经正义。该现象说明()A唐代统治者热衷于研究儒学B唐代儒学受到道学、佛学的冲击C唐代统治者致力于统治思想的重构D唐代儒学呈现出新发展解析:依据材料“唐朝建立之初,太宗命国子祭酒孔颖达对过去经说进行整理,孔颖达等人最后编订了一套统一的解说五经正义”可以得出唐代统治者致力于统治思想的重构,而不是热衷于研究儒学,故C项正确、A项错误;B项材料无涉及,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答案:C3(2017石家庄模拟)论语在汉代不受重视,只被看作辅助读物,孟子在北宋之前连经书都不

3、算,南宋朱熹对论语孟子加以解释后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典。这表明()A四书为阐发孔孟思想而作B魏晋战乱使儒学传统断绝C理学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产物D传统儒学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解析:朱熹的做法强调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有利于重续儒家的道统,符合复兴儒学的新时代内涵,故D项正确;A、B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答案:D4(2017鹰潭模拟)“自孟子育性善,而荀卿言性恶,杨雄言善恶混,韩文公言三品,及至横渠分为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然后诸子之说始定。”这主要说明()A儒家关于人性经历了长期争论B儒家始终未放弃对真理的探究C诸子百家的人性论趋渐于统一D儒家人性论由伦理上升到哲理解析

4、:从人性善恶的讨论到张载将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说明儒家人性论由伦理上升到了哲理的高度,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答案:D5(2017湖南十校协作体调研)在中国,人们喜欢用家训的方式传承家风。读下表,对比解读正确的是()唐宋家训内容/篇序号内容唐宋1处己(修身、励志)5372勉学、治学3293睦亲(包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兄弟)3144治家(包括理财、管理仆从、居所安全、节葬)6245处世(包括交友、尊师、尊敬长辈、礼仪)5266从政11177治国248女诫529教子原则26A.唐宋时期的家训已经出现了理论化的趋势B宋朝家训的“女诫”减少说明封建伦理的衰落C印刷

5、术的进步导致了唐宋家训的数量增多D宋朝家训“处己”数量最多是受到理学的影响解析:宋代理学强调自我修养来实现道德的高尚,承担民族国家的责任,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无涉及,排除。答案:D6(2017广州模拟)王阳明提出“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等主张。据此可知,王阳明()A主张格物致知 B反对“天人合一”C关注人的主体地位 D主张克服私欲解析:根据材料“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地没有我的灵明”,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故C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与材料主旨不

6、符,排除;D项材料无涉及,排除。答案:C7(2018汉中模拟)有学者认为,秦汉时“民之反,多农与士结合,易成;至宋、明民之反,农而已,士稍也,易败”。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A君主专制日趋强化B士农工商四民观念根深蒂固C小农经济的局限性D理学形成发展和完善解析:解题关键是要把握题干所问的秦汉与宋明出现不同社会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因而应当寻找秦汉与宋明之间的不同之处,理学形成发展和完善是宋明时期的时代特征,故D项正确;A、B、C三项表述错误,排除。答案:D8(2017郑州模拟)朱熹曾解释过“存天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主张:“夫

7、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据此可知()A朱熹和李贽都肯定人正常的私欲B李贽的思想是对朱熹思想的否定C李贽的思想源于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D朱熹和李贽都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人欲解析:朱熹在材料中肯定人的正常需求,否定人的过分需求,李贽认为私欲是人之常情,故A项正确;李贽的思想是认可了朱熹的观点,故B项错误;本题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萌芽,故C项错误;材料中看不出来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人欲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A9(2017南昌模拟)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

8、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若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A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B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C重视社会实际,倡导崇实致用D倡导朴实学风,反对思想一统解析:从“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可知材料意在强调做学问时每一个人的思想、想法是不可能统一的,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故B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无涉及,排除。答案:B10(2017武昌调研)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言:“两淮岁课百余万,安所取之?取之商也若束缚之,急使之,一无乎所顾,今天下安得岁增民间百余万粟,输九边以为兵食者乎?”这反映出顾炎武()A萌发民本思想 B主张经世

9、致用C提倡轻徭薄赋 D倡导工商皆本解析:依据材料,顾炎武强调商税在国家财政和国防中的重要性,提出应重新审视商业的重要地位,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无涉及,排除。答案:D11(2017韶关模拟)对君臣关系,黄宗羲作了独到的论述: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则作了全新的解释,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这些主张()A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B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C是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解析:黄宗羲与顾炎武的主张是对儒家思想精华(民本思想)的传承,故C项正确;A项材料未涉及,排除;B、D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答案:C

10、12(2018保定模拟)孟子曾说,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便改立君王。黄宗羲认为,设立学校,不是为了养士,更不是为了科举,要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由此看出两者都()A颠覆了儒家君臣关系的理念B指出了皇帝制度存在的弊病C具有朴素的民主色彩D认为民权绝对高于君权解析:根据材料“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便改立君王”“要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得出具有朴素的民主色彩,故C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其中,第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20

11、17安阳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农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农业劳动力农民的“安居乐业”。农民得以安居乐业,“盛世”便有保障。反之,当饥寒交迫的民众“揭竿而起”之时,专政手段再强大的王朝也难逃土崩瓦解的厄运。这类事实的反复出现,使得统治阶级中富于远见的人士认识到民众不可侮。基于这类考察,中国的“圣君”“贤臣”们很早就提出“知人”“安民”,时至晚周,民本思想渐趋盛大。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顺应民意;孔子指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并有“修己以安百姓”的主张。在孔子身后,左传孟子荀子等书更对民本思想加以发挥。总之,“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民本命题是中华农业社会的一种传统政治思想,“仁政

12、”“王道”学说由此派生出来。材料二到了皇权社会末世,传统的民本主义在某些具有异端倾向的论者(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傅山、唐甄等)那里提升到新阶段明末清初的“新民本”超越固有民本主义的所在颇多,而关键点在于摆脱了尊君论羁绊,将批判锋芒指向全体专制君主。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明清之际的“新民本”思想家,是在没有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影响的情况下,将先秦以来受制于君权的民本思想推进到“新民本”高度。冯天瑜“民本”与“尊君”(论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民本思想出现的背景。(10分)(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民本思想呈现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15分)解析

13、:第(1)问,根据材料一“农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农业劳动力农民的安居乐业”“农民得以安居乐业,盛世便有保障。反之,当饥寒交迫的民众揭竿而起之时,专政手段再强大的王朝也难逃土崩瓦解的厄运”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变化”,由材料一中为君主服务到材料二中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提出否定君主专制。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人民的思想观念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背景:农业社会的国情;民众力量的显现;阶级结构的变动;维护统治的需要;知识分子的作用。(2)变化:由受制、服务于君权到批判、否定君主专制。原因:传统民本思想与明清社会不符;君主专制的加

14、强及弊害的显现;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市民意识的初步觉醒。14(12分)(2017汉中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泰州学派开创大师王艮)、龙溪(王畿,他创立了浙中学派)而风行天下,亦因泰州龙溪而渐失其传然龙溪之后,力量无过于龙溪者,又得江右(江右王学,是王学派别)为之纠正,故不致十分决裂。泰州之后,其人多能,赤手以搏龙蛇,传至颜钧、何心隐(颜钧是王阳明的再传弟子,何心隐是颜钧的弟子)一派,遂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矣。诸公掀翻天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有来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2泰州学案序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首先根据材料首先确立论题(论点),然后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论述。答案:示例论题:泰州学派对王阳明心学的批判与发展。阐述: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封建专制制度强化,王阳明心学维护儒家纲常名教,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王阳明的学说因王艮王畿而发扬光大,并有批判与发展,泰州学派的后人顾钧、何心隐进一步背离了儒家思想的教义和名教礼法的约束,这成为“离经叛道”的李贽的思想渊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