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的兴起和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1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587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的兴起和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1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的兴起和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1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的兴起和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1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的兴起和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1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的兴起和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1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试题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2015安徽文综)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解析: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论联合政府和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作的报告,都不符合题干材料中“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的限定,故A、B、D三项错误。选C项。答案:C2(2015北京文综)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

2、事件的能力,难度较低。发生于1958年,发生于“文革”时期(19661976年),发生在1954年,发生在1997年,故正确选项为C项。答案:C3(2014江苏单科)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由题干中的时间及李大娘当选为代表等信息可知,新中国的人民民主原则得到了落实,故A项正确。人民代

3、表大会制建立的标志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B项错误;政协制度为政党制度,C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材料并未体现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的问题,故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A4(2013江苏单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解析:1949年的新政协会议旨在筹建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要

4、求安排在港民主人士北上、参加筹备新政协的主要目的是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故选A项。答案:A5(2017天津文综)(节选)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材料二: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

5、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1)依据材料一,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2)依据材料二,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

6、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当时的经济体制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分析阶段特征概括即可;第二小问,从发展趋势的角度概括;第三小问,主要从经济、民主政治的发展等角度分析。答案:(1)原因: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条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历程: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特点: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有利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