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29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限时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387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29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限时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29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限时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29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限时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29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限时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29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限时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29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限时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29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限时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9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2017豫北七校联考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A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洋务运动之后 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答案D解析材料“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反映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这一现象发生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故D项正确。22017山东菏泽模拟

2、下图是中国18721911年按经营方式分类的厂矿及其资本总量统计。结合所学判断,出现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是()A政府统一货币且实行关税自主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C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D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蓬勃开展答案B解析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32017云南保山模拟观察下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辛亥革命的胜利,为发展资本主义扫除了一些障碍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D反帝爱

3、国运动的有力推动答案A解析从示意图中信息可以看出,相比于1912年,1921年外资在华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选A项。42017河北唐山调研1929年颁布特种工业奖励法,1930年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标准,1934年又将其修改为工业奖励法,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创办新式工业。这段材料可直接用来研究()A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创办的原因B国民党统治前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C“短暂春天”出现的历史背景D“实业救国”思潮对民族工业的影响答案B解析洋务运动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与题目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时间可知,当时处

4、于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政府采取措施,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积极鼓励民族工业发展,使我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故B项正确;“短暂春天”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甲午战后,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52017湖北黄冈调研下图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据此可以推知()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B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C要富强必须先实现民族独立D一战的爆发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从民族工业的兴起至1919年,总体而言民族工业发展呈上升趋势,故A项错误;19121919年民族工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但

5、这只属于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阶段,且辛亥革命只是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因素,不能反映民族工业发展全貌,故B项错误;一战爆发是影响民族工业迎来黄金时期的一个因素,不能反映图示民族工业全貌,故D项错误;综合分析发现,材料中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中有发展,有短暂春天,有曲折,而这些都与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关,进而证明要富强必须先实现民族独立,故选C项。62017江苏南通检测下表为某一时期重庆地区重工业发展状况统计表。导致这一时期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统计项目1937年1942年工厂占全国工厂总数比例18%58%资本占全国资本总额比例4.4%78%工人占全国工人总数比例7.3%49%A重庆成为通商

6、口岸,工业发展迅速B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企业内迁以及政府实行战时体制D国民政府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开发答案C解析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1927193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民政府以及重要工业迁到重庆,并且实行战时体制,因此出现了重庆的工厂、资本、工人急剧增加的状况,故C项正确,D项错误。72017皖南八校一联民国末期,上海市民经常拥挤在米店门口抢购大米,有人抱怨说:拿着一口袋钱买不到一口袋米。甚至有报刊以醒目标题六十亿元值几何?仅买七十七粒米刊出相关报道。

7、这突出反映了()A上海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B不法商贩囤积居奇扰乱市场C社会动荡推动米价居高不下D国民政府的金融体系走向崩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拿着一口袋钱买不到一口袋米”可知,这主要反映了当时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国民政府的金融体系走向崩溃,而不是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故A项错误,D项正确;米价飞涨主要与货币贬值有关,并非是不法商贩囤积居奇导致的,也不能得出社会动荡导致米价居高不下,故B、C两项错误。82017湖北调研下面为张汀的漫画解放道路上的障碍,登载于1947年的东北画报。这里作者所说的“障碍”主要指()A四大家族的官僚统治B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美蒋之间的友好通商D美日组成侵华联合战线答

8、案B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四大家族的官僚统治的阻碍,故排除A项;从材料中“蒋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可知,阻碍在于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答案为B项;C项并非材料本质;材料中没有体现美日组成侵华联合战线,故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92017太原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张謇(18531926年)出身于江苏海门农家,青年时忙于科举,经过26年努力,于1894年状元及第。甲午战争后,张謇向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被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张謇主张依靠棉纺织业和冶铁业发展国民经济。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他用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在江苏南通开办370所小

9、学、6所中学和3所高等学校,还设立了育婴堂、养老院、济贫院、女红传习所甚至还修了700余里的马路。由于逐年亏损和负担过重,张謇于一战后破产。他晚年叹息:“幸哉一隅地,假息得苟全。太平在何时?今年待明年。呜呼,覆巢之下无完卵,野老洒泪江风前。”摘编自章开沅张謇传材料二亨利福特(18631947年)出身于美国密歇根州农民家庭,自幼对机械兴趣浓厚,视爱迪生为偶像。16岁离家出走,到底特律追寻理想。恰逢美国19世纪末的大发展时期,经过12年努力,1891年进入爱迪生公司,并成为发电机总工程师。他逐渐认识到汽油机才是未来主要动力,辞职创办汽车公司,走大众化、重视速度和效率的路线。但此时汽车还只是上流社会

10、的奢侈品,福特以失败告终。1903年,第二家亨利福特公司开业,他驾驶的福特汽车能在40秒内跑完1英里,但投资人抛弃了他,并将公司名字改成凯迪拉克。第三家福特公司,以流水线作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适应了一战后美国平民消费需求,T型车一举成功,亨利福特由此成为美国企业家的代表,也成为“从贫民到富翁”的美国梦的代表。根据亨利福特自传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张謇和亨利福特创办实业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的事业发展之路一成一败的原因。答案(1)张謇:弃官从商,以实业救国为己任;依靠官府支持;产业种类丰富;热心公益事业。福特:少年理想;依靠自主创业;

11、执着于汽车产业;以大众化、平民化为目标;注重技术创新。(2)张謇失败原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遭受双重压迫);小农经济仍占主体;缺乏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张謇个人投资过大,经营不善。福特成功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注重创新;美国社会稳定,政策适宜;社会消费的迅猛发展;福特个人对市场把握准确。解析第(1)问,张謇办实业特点:根据材料一“青年时忙于科举向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被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可知,张謇弃官从商,积极倡导实业救国,并受到了官府支持;根据材料一“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可知,张謇创办产业种类相当丰富;根据材料一“他用

12、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可知,张謇热心公益事业。福特办实业特点:根据材料二“自幼对机械兴趣浓厚到底特律追寻理想”可知,福特从小就对机械兴趣浓厚,并以其作为自己的理想;根据材料二“辞职创办汽车公司,走大众化、重视速度和效率的路线”可知,福特自主创业,并且以大众化、速度和效率为奋斗路线;根据材料二“第三家福特公司,以流水线作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适应了一战后美国平民消费需求”可知,福特注重生产技术的革新,以降低生产成本。第(2)问,张謇失败原因:根据材料一“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可知,张謇经营范围太广,不利于有效经营管理;根据材料一“张謇于一战后破产”可知,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对民族工业造成巨大冲击;结合所学,由于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缺乏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且经济上依旧是小农经济占主体地位。福特成功原因:根据材料二“以流水线作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适应了一战后美国平民消费需求”,结合所学可知,福特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趋势,注重技术创新,且市场定位准确;根据材料二“恰逢美国19世纪末的大发展时期”,结合所学可知,福特创业期间,恰逢美国政治稳定,经济迅猛发展时期,有良好的国内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