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35课时 求索真理的历程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383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35课时 求索真理的历程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35课时 求索真理的历程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35课时 求索真理的历程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35课时 求索真理的历程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35课时 求索真理的历程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35课时 求索真理的历程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35课时 求索真理的历程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5课时求索真理的历程一、选择题1.(2017陕西汉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20)2017年央视春晚小品天山情演绎发生在格库铁路修到南疆段的真实故事。小品中有一个细节是小毛驴向帮助新疆建设的铁路工人鞠躬又握手,看似简单,但训练很难。毛驴脾气倔强,不好驯化,演员尚大庆每天跑到北京四环的农家院,给驴喂东西,和驴联络感情,常跪在地上练习和驴“握手”,最终有了舞台上的那一精彩瞬间。材料表明()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性工作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毛驴之善和人之善归根结底都源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可以依据事物的自身性质建立新的必然联系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B.C.D.2.(2018吉林长

2、春一模,20)全球首台AP1000核电机组浙江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2016年12月15日正式进入性能测试的最后阶段,这也是该机组在装入核燃料前的最后一项工作,按照计划该核电机组预计2017年上半年并网发电。这表明()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人类的计划能够准确预测未来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规律使世界呈现“人化”特点A.B.C.D.3.(2018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调研,15)下面漫画所揭示的哲理是()亲身的实践经验更胜于头脑中的智慧亲身的实践经验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能提升自己的认知好的策略只有回到实践中才有意义A.B.C.D.4.(2018安徽十校联盟摸底,20)在地面

3、上,像青藏高原这样的极寒地区地震台网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我们也观测不到,但是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上天后,就可以不受这些自然环境的约束,对全疆域实时观测。这进一步佐证了()人们能根据自己的愿望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人们能改变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有利联系借助新的认识工具,人能延伸人的认识器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实践的内容水平会不同A.B.C.D.5.(2017辽宁六校协作体期中,20)自从塑料被广泛使用,“白色污染”一直困扰着人类。最近,中美研究人员通过科学实验发现,黄粉虫可以吞食和完全降解塑料,他们还从黄粉虫体内分离出靠聚苯乙烯生存的细菌,这项研究对治理“白色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

4、见()科学实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A.B.C.D.6.(2018江西南昌摸底调研,17)“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它很有效地指导了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作为自然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发展具有科学性,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来自实践,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促进作用对人的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因而是真理A.B.C.D.7.(2017湖北

5、咸丰一中诊断,21)2016年2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勾画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城市发展的“路线图”。意见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对此有人疑问:没有围墙,物业怎么管?陌生人随意进出怎么办?还有人冷嘲热讽,认为中央推广的街区制是“拍脑袋决定”。也有人认为,此举对促进土地节约、改善城市道路微循环有着显著意义。对这一举措产生不同看法,说明()A.实践水平决定认识水平,人们的实践水平不同,对街区制的认识深度也不同B.认识对实践具有依赖性,每一社会层面对街区制的看法

6、都打上其实践的烙印C.实践与认识具有差异性,不同群体的利益立场不同,对街区制的认识也不同D.实践与认识具有一致性,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人们对街区制的意象不同8.(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初考,27)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求同存异。该观点()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相对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影响人的观点认识

7、A.B.C.D.9.(2017湖北重点高中协作校期中,10)鉴于人口激增、社会压力过大的事实,20世纪70年代我国确立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从1980年开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2013年我国通过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又进一步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动态调整表明()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真理具有客观性A.B.C.D.10.(2017安徽教育研究会第一次联考,22)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干脆说“人一次也不

8、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对比师生二人的观点,可见()A.没有否定哲学会停滞不前B.创新推动思维方式的发展C.真理多走一步会变成谬误D.认识在前人的基础上升华11.(2018吉林长春一模,24)鉴于“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2017年1月,教育部要求将大中小学教材中的“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一改变对于全面认识“九一八事变”历史地位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大中小学教材修订表明()历史事实具有客观性,历史教育应努力做到趋向真实的历史历史教育具有自觉选择性,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重新书写历史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必受制于历史原貌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具有反复性,探寻历史之真的

9、过程是曲折的A.B.C.D.12.(2018湖北部分重点中学七月联考,16)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小分子硫醇一直以来被视为消除生命体有害物质的“清道夫”。日前,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它们除了具有清除毒害的保护性功能,还具备“导演”抗生素精密合成的建设性功能。该发现揭示了以硫醇化学为核心的林可霉素生物合成机制,改变了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为设计和创造新型人造“生命细胞”并在“细胞工厂”中实现含糖单元的新型生物基化学品的“生物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这说明了()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在无限实践发展中被推翻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认识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获得发展人类可

10、以在对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的指导下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为创造“生命细胞”奠定了物质基础A.B.C.D.二、非选择题13.2018海南八校新起点联盟考试,25(1)自2017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为传统中医药振兴制定的国家法律,是中医药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历史上,中华民族屡遭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功不可没。今天,中医“治未病”,彰显其独特的优势,解决了西医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为全球卫生治理提供了“中国处方”。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因中药超剂量使用而发生的中毒事件将中医药“妖魔化”

11、。殊不知,中医典籍中提出“中病即止”,用药过量就会出现毒性反应。中医药是一座有待挖掘的富矿,需要更多有识之士突破学科的成见和偏见,勇攀医学高峰,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批驳将中医药“妖魔化”的看法。(12分)14.(2018四川成都七中零诊模拟,25)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八年抗战”的说法在日常宣传及诸多影视剧中由来已久。“十四年抗战”这一说法也在新中国成立初就出现并长期存在。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副部长支绍增表示,只说八年抗战,会把中共领导的东北抗联抗日排除

12、在外,将民众自发抗战排除在外,也将抗战中涌现出的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英雄人物排除在外。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经盛鸿也表示,“九一八事变”不仅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开始,东北军民对抗日战争的巨大付出应该得到重视,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全面真实地反映日本侵华罪行,教育部发文要求在大中小学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我们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正确性。(12分)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B舞台上的那一精彩瞬间表明演员们经过努力驯化,使脾气倔强的毛驴变得温顺,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

13、件下相互转化,同时也表明了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性工作(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动物的活动不能称为实践活动,因此观点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可以依据事物自身固有的联系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2.B依据材料可知,核电站工作既可以体现实践的直接现实性,也能反映出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人类的计划虽能预测未来,但不一定“准确”,排除;规律是客观的,不能使世界呈现“人化”特点,表述错误。3.D从漫画中的文字信息“即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可看出,漫画主要是为了突出实践的重要性,和均体现了

14、这一意思,故可选。头脑中的智慧归根结底也是来自于实践,无论是亲身实践的经验还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间接经验,都有其各自的作用,不能简单地认为谁更胜于谁,不选;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亲身的实践经验也是一种认识,不能构成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故不选。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D。4.D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均是错误的,排除。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上天后,就可以不受这些自然环境的约束,对全疆域实时观测,这进一步佐证了实践具有社

15、会历史性,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5.C通过研究黄粉虫治理“白色污染”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符合题意。塑料被广泛使用后的双重作用和人们发现黄粉虫可以降解塑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科学实验仅是实践的一种形式,说法错误。题干不体现实践通过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推动认识发展,不合题意。故选C。6.B说法错误,“二十四节气”属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是自然规律;说法正确,“二十四节气”是人们对自然界时令和气候等方面的科学认识,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说法正确,这一时间认知体系来自于实践,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促进作用;说法错误,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判断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而不是对人的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故正确答案是B。7.BA项表述不严密,排除;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