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28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限时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3529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28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限时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28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限时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28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限时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28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限时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28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限时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28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限时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28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限时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8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选择题12017山西质检下图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输入洋纱的情况。据此推断,洋纱的输入()A瓦解了传统的小农家庭生产结构B便利了对华大量倾销洋布C加速了家庭纺织业中纺、织的分离D满足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18731892年输入中国的洋纱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这表明中国传统手工业所提供的纱的数量不能满足纺织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洋纱的输入加速了纺与织的分离。故C项正确。22017山西阳泉调研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至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两幅图可以说明的问题是()A棉纱进口增多导致棉布出现了滞销B近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

2、国近代纺织业在逆境中无从发展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答案B解析图一棉布进口总体上稳中趋减,不能反映滞销,故A项错误;近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主要体现在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材料中列强向中国输出棉布棉纱即是表现,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19世纪60至80年代”以及图二棉纱的进口增加可知,洋务企业与民族工业在逆境中成长,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32017湖南六校联考下面为18731910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统计表。(单位:%)年份原料半制成品制成品农产品矿产机器开采手工机制手工机制18732.637.458

3、.31.7189315.528.40.253.42.5190326.80.20.217.214.732.98.0191039.10.30.513.111.928.36.8以上统计数据表明()A出口货物以农产品和工业制品为主B中国出口货物种类逐渐丰富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的发展D中国经济具有半殖民地特征答案D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农产品出口日益增多,手工业产品出口日益减少,这反映出中国的对外贸易不断适应了资本主义国家掠夺原料和商品输出的需要,说明中国经济具有半殖民地特征,故D项正确。42017昆明摸底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

4、益而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这说明轮船招商局()A规模经营呈良性发展B垄断了商民交通运输C与洋商在交通运输方面争利D开创收购外企的先河答案C解析材料中仅体现轮船招商局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没有体现轮船招商局的发展规模及发展状况,故排除A项;材料表明当时中国航运业中有中国轮船招商局,也有外国资本主义参与,所以轮船招商局并不能垄断航运,故排除B项;材料“李鸿章估计 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 ”表明轮船招商局与洋商争利,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故答案为C项;材料不能体现轮船招商局是第一个收购外企的公司,故排除D项。52018辽宁六校联考一般认为

5、:洋务运动从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总理衙门开始,而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则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一划分过于刻板化,甲午战后洋务运动依旧开展着。后者观点主要是着眼于()A洋务人才依然受重用 B中国工业化的进程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中国外交的近代化答案B解析洋务运动的开展,不仅仅指的是人才,故A项排除;“甲午战后洋务运动依旧开展着”反映了洋务运动在甲午战后随着世界的日益整体化,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步伐没有停止过,其着眼点在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的军用工业与民用工业均属于洋务企业,而不是民族资本主义,故C项排除;洋务运动的核心是“中体西用”,与中国外交

6、近代化无关,故D项排除。62017江苏徐州检测“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 惊险一跃 。”近代中国的这场改革()A率先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B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封建经济瓦解C从经济领域深入到了政治领域D基本实现了向工业文明的转型答案B解析率先提出向西方学习口号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历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 惊险一跃 ”可知,这场改革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派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客观上推动了封建经济的瓦解,故B项正确

7、;洋务派向西方学习还停留在器物层面,故C项错误;当时的洋务运动并未达到基本实现向工业文明转型的程度,故D项错误。72018广东惠州摸底1872年,李鸿章在一封奏折中怒斥当朝士大夫们“囿于章句之学而昧于数千年来一大变局,狃于目前苟安而遂忘前二三十年之何以创巨而痛深,后千百年之何以安内而攘外”。这说明李鸿章()A镇压太平天国压力巨大B抗击英法联军反遭误解C推行清末新政不被理解D开展洋务运动阻力重重答案D解析1872年时太平天国运动已经结束,故排除A项;抗击英法联军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此时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结束,故排除B项;清末新政是20世纪初,与题目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此时的士大夫“囿于章句

8、之学”“苟安”之状,体现了开展洋务运动的阻力重重,故答案为D项。82017贵州遵义联考如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经济、民资经济、外资经济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A自然经济民资经济洋务经济外资经济 B自然经济外资经济洋务经济民资经济C外资经济洋务经济自然经济民资经济 D民资经济外资经济洋务经济自然经济答案B解析依据图示信息及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外资企业的工业品在华倾销,既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固地抵制,又瓦解了自然经济;在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民族企业产生,同样受到自然经济、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压制,反过来其发展又瓦解自然经济和抵制了外资企业的经济侵

9、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洋务企业产生和发展起来,既瓦解了自然经济、压制了民族企业,又遭到了自然经济的抵制。据此图中序号对应的经济成分分别为自然经济、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92017江苏摸底洋务运动既有新时代进步的痕迹,又有旧的封建时代的烙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通商以来,凡华民需用之物,外洋莫不仿造,穷极精巧,充塞土货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

10、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是以虽当竭蹶之时,亦不得不勉力筹办。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材料二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移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其本身的资本主义性质已为今日时论所公认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但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终究是一种畸形物。因“官督”而涌来成串总办、会办、帮办以及腐朽的官场习气,由此而产生了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深刻矛盾。它所带来的垄断性抑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这又造成了民族资本主义萌生和发展的困难。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据材料一,概括张之洞主张发展民用工业的原因。(

11、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洋务运动民用工业的双重性”这一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答案(1)原因:实现国家自强;与外国竞争的需要;前期的军事工业无法解决民生问题。(2)积极性: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经济的瓦解;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消极性:有官场习气;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法实现国家富强。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今日自强之端”“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可归纳出原因。第(2)问,对“洋务运动民用工业的双重性”这一主题,明确归纳中心论点:双重性(积极、消极),结合材料二中的“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移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其本身的资本主义性质已为今日时论所公认”,可以论证其积极的一面;结合材料二中“由此而产生了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深刻矛盾。它所带来的垄断性抑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这又造成了民族资本主义萌生和发展的困难”论证其消极的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