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作业12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273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作业12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作业12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作业12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作业12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作业12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作业12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作业12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12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时间:45分钟,总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兰州市高三实战考试)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方、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精耕细作B刀耕火种C男耕女织 D自给自足解析:根据材料“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方、良种选育、能量循环”可以看出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刀耕火种是粗放型农业,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男耕女织强调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不符合材料,故C项错误;自给自足强调自足性,是自然经济

2、的主要特征,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2(2017淄博市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元代王祯农书描述曲辕犁:“南方水田泥耕,其田高下阔狭不等,一犁一牛挽之,作止回旋,惟入所便。”这说明曲辕犁()A在元朝开始用于农业 B只合适南方水田C使传统耕作技术成熟 D变革了耕作方式解析:曲辕犁是唐朝发明并用于农业生产,故A项错误;曲辕犁虽然出现于长江下游一带,但是技术可以传播与交流,曲辕犁具有普遍适用性,“只”字绝对化错误,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一犁一牛挽之,作止回旋,惟人所便”可以看出,使用曲辕犁的方便性,故C项正确;曲辕犁只是使犁的构造发生改变,并不能改变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故D项错误。答案:C3(20

3、17广元市高三高考适应性统考)下表反映了清朝前期雍正到嘉庆年间土地与人口变化的情况。据此,可以推知()时间人口(亿)全国耕地(万倾)人均耕地(亩)雍正17341.0942820.357.50乾隆17531.8368677.583.69乾隆17842.8633700.942.45嘉庆18123.3370727.082.18A.土地兼并日益严重B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C传统农业逐渐没落D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土地兼并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传统农业的衰落,故C项错误;题干中雍正至嘉庆年间的人口急剧增加,耕地面积总体有

4、所减少,人均耕地也急剧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同样面积的土地却养活了超过前代近两倍的人口,说明了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4(2017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欧阳修指出:“今大率一户之田及百顷者,养客数十家;其间用主牛而出己力者、用己牛而事主田以分利者,不过十余户,其余皆出产租而侨居者曰浮客。”这表明北宋时期()A封建租佃关系比较发达B佃户源于破产的自耕农C佃户之间产生协作关系 D劳动力商品化程度提高解析:由材料信息“今大率一户之田及百顷者,养客数十家;不过十余户,其余皆出产租而侨居者曰浮客”,可知土地集中,而佃户比率最大,故A项正确;自耕农是一个小生产者,经济地位极不稳定,稍遇天灾

5、人祸,即有破产可能。因此,他们往往成为高利贷者勒索的对象,致使他们卖田卖地,甚至卖妻鬻子,而沦落为佃农,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协作是指相互之间协调与配合,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在明朝中后期,故D项错误。答案:A5(2017永州市高考模拟考试)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上述规定反映了()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解析:唐宋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是出于保障农业生产的考虑,法律严酷性只是表面现象,故A项错误;材料与

6、奖励耕战无关,故B项错误;上述规定保障农业生产需要的畜力,体现出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小农经济在天灾人祸面前的脆弱性,故D项错误。答案:C6(2017益阳市高三调研考试)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全国兴修水利工程10 79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 980处。此外,还在东南沿海修筑了长达500余里的江北捍海堰和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工程等。这反映了()A连年暴雨导致严重涝灾B水利政绩成为擢升依据C江南经济发展推动水利建设D人口大量增加需要新耕地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连年暴雨和严重涝灾,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官员的擢升,故B项错误;题干中“全国兴修水利工程10 79

7、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 980处。还在东南沿海修筑了长达500余里的江北捍海堰和浙江捍海古塘、钱塘江工程等”说明江南地区的水利建设情况较好,而这一时期的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人口增加,故D项错误。答案:C7(2017福建省厦门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管子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小马车)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由此可知当时()A各行业分工比较细致B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已经成熟C官营冶铁业相当发达 D铁器在生产生活中地位重要解析: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

8、发展冶铁业。材料只是列举了一些使用铁制工具的行业,并未涉及行业的分工,故A项错误;材料中“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故B项错误;材料讲铁制工具,并未涉及冶铁业的经营方式,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一女必有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若其事立;行服连轺(小马车)辇者,必有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可知铁制工具在生产生活中地位十分重要,故D项正确。答案:D8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程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之,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这主要说明古代官营手工业()A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B强化了对技

9、术市场的垄断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解析: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官营手工业的现象。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对生产技术人员注重技能培训,旨在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故选C项。材料体现了重视技术的传承,但是不能说明重视新技术的研究,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对技术的垄断;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对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D项错误。答案:C9(2017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年级模拟考试)吕氏春秋孟冬记载:“是月也,工师校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反映了当时()A民营手工注重质量信誉B官营作坊主要生产

10、祭器C器物制作不得过于奇巧D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解析:材料中“工师校功工有不当,必行其罪”表明是官营而不是民营,故A项错误;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不是“主要生产祭器”,故B项错误;与材料中“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相符,故C项正确;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与材料中吕氏春秋孟冬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10(2016山东省德州市高三模拟考试)从明朝后期到清初,“苏湖熟,天下足”逐渐变为“湖广熟,天下足”,江南地区的粮食甚至需要其他地区接济。这主要是因为江南地区()A手工业发展引起农业种植结构变化B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C摊丁入亩导致

11、了农民赋税负担加重D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解析:据材料“苏湖熟,天下足逐渐变为湖广熟,天下足,江南地区的粮食甚至需要其他地区接济”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手工业发展引起农业种植结构变化,故A项正确。答案:A11(2017益阳市高三调研考试)铜矿开采在明代属政府管辖,民间开采须经官府批准,并缴纳一定实物。明代后期,民间铜矿产量大大超过朝廷,据嘉靖年间记载,朝廷铸币铜不够,“照例行户部买办”。这一现象表明明代()A政府重农又重商B民间铸造技术高于朝廷C生产技术进步税费低D铜矿开采政府亏本民间盈利解析:明代依然实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术的最高水平,故B项错误

12、;题干中“照例行户部买办”表现出民间铜矿产量很高,连政府也要到民间采购,从而说明开采铜矿的生产技术进步,民间开矿需要向政府上缴的税费较低,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政府、民间开采铜矿的盈亏状况,故D项错误。答案:C12(2017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联考)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可以用来研究()A古代官营手工业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古代家庭结构的变迁解析:依据题干材料“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反映了手工业领域存在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也就是说存在自由劳动市场,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故B项正

13、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南京测试)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以农为本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圳。岁代处,故曰代田。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土需地,课得谷,皆多其旁田亩一斛以上。至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畜积。汉书食货志材料二窃为四民之中,惟农最苦。农夫寒耕热耘,沾体涂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蚕妇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又水旱霜雹蝗,

14、间为之灾。幸而收成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农夫蚕妇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直以世服田亩,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耳。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材料三在传统时代,所谓农业生产结构,其主要生产要素可归纳为四项:(1)耕地,(2)作物,(3)农具,(4)劳力。农业负担过重,这是一个比起小农经济的生产结构不符合现代要求更为严重,更为致命的病症。中国的传统农业,无论从其现实的经济效益,还是潜在的发展可能,它自身不是不能转变,而是其自转变的通道,受到来自帝国政治、经济体制的阻扼,被堵塞以致堵死。农业经济效果、历史效应,不只取决于它生产的内环境,还要受制于它的外部环境的有利与否。对传统中国而言

15、,后者更是致命性的障碍。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进步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技术的进步对农业产生怎样的作用?体现了怎样的特点?(8分)(2)据材料二,归纳司马光认为“惟农最苦”的原因是什么?导致农民“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的政策性因素是什么?(6分)(3)材料三中的“内环境”与“外环境”分别指什么?结合材料一、二,你如何认识材料三的观点?(11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过能为代田,一亩三圳”“用耦犁,二牛三人”归纳生产技术的进步;第二小问,“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畜积”“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说明作用;第三小问,结合传统农业生产特点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戴星而作,戴星而息”“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水旱霜雹蝗,间为之灾”“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归纳原因;第二小问,结合所学说明政策性因素。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