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评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1756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评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评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6山东济南高一检测)法国波尔多、中国新疆、美国加州是世界三大著名葡萄产区,葡萄的产地决定了葡萄酒的品质、口味、香味等性质,农药残留、水分过大等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据此完成第12题。1.三大葡萄产区共同的优势条件是() A.雨热同期B.光热适宜C.交通便利D.劳动力丰富2.提高中国葡萄酒品质的最有效措施是()A.调整酒厂布局,以避免对产品的污染B.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抗病虫害的良种C.加大灌溉力度,增加葡萄单产D.加强国际合作,扩大销售市场解析:第1题,农产品的质量与其生长环境和栽培技

2、术、品种密切相关。交通便利和劳动力丰富与葡萄的质量关系不大。从世界三大著名产区的地理条件和葡萄生长习性来分析,三大葡萄产区共同的优势条件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尤其是光热,光热充足有利于糖分积累。第2题,葡萄的产地决定了葡萄酒的品质、口味、香味等性质,农药残留、水分过大等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提高中国葡萄酒品质,先要提高葡萄的质量,从提高种植技术,培育优良品种着手,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这就要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抗病虫的良种。答案:1.B2.B农作物南繁(我国作物育种的专业术语)是指把北方种植一代的农作物育种材料,移至南方再种植一代或两代,即在南方、北方交替种植。甲地区是我国海南岛重要的南繁基地,农业科

3、研人员说它是“育种的天堂”,还有人说它是“天然温室”。据此完成第34题。3.图示甲地区成为南繁基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水源丰富B.土壤肥沃C.光热充足D.地势平坦4.推测甲地区作为南繁基地最繁忙的时间可能是()A.3月到5月B.9月到次年5月C.5月到7月D.7月到9月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甲地区位于海南岛南部,纬度低,再结合材料中的“天然温室”可推知,甲地区成为南繁基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光热充足。第4题,南繁主要是利用海南岛温暖的气候条件,将夏季在北方种植的一代农作物育种材料,在秋冬季节移至南方再种植一代或两代,故南繁基地最繁忙的时间是9月到次年5月。答案:3.C4.B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

4、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第56题。5.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6.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运费低B.热量足C.技术高D.品种全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美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2月为冬季,气温较低,不利于鲜花生长。哥伦比亚位于赤道附近,气温较高,利于鲜花生长,C项正确。第6题,墨西哥与哥伦比亚相比,距美国近,运费低,A项正确;墨西哥纬度较高,热

5、量无优势,B项错误;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墨西哥鲜切花生产发展晚,技术水平不具优势,C项错误;水热方面和技术上的劣势决定了墨西哥在品种方面无优势,D项错误。答案:5.C6.A导学号51350061(2016全国高考甲卷)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第78题。7.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8.与传统的

6、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解析:第7题,由材料中“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可知,“农业资源”是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题干案例中某县以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的优质茶叶为中心,建设了现代茶庄园,说明农产品的知名度和质量是得到市场认可的,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扩大规模,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农产品的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和发达便捷的交通网是庄园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属于前提条件,A

7、、C两项错误;庄园经济的经营组织模式中不能体现对高精尖技术的要求,D项错误。故选B项。第8题,据题干中案例涉及的某县现代茶庄园案例可知,传统茶园的产品主要以茶叶为主,现代茶庄园以茶为中心,延长茶的加工、储存、销售等各环节,增加了产品种类,同时还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茶文化发展旅游业,增加了农业的经济效益。材料中某县现代茶庄园是以获得“中国地理标志”的优质铁观音这一知名品牌为前提的,没有出现更多品牌,A项错误;现代农业生产与传统农业生产相比,高投入、高产出,因此产品成本高,价格高,经济效益更高,B、D两项错误;庄园经济经营多元化,涉及生产、加工、旅游、文化等,产品多样化,故C项正确。答案:7.B8

8、.C9.目前,西欧和日本是世界上主要的巧克力消费市场,生产巧克力的主要原料可可的主产地由传统的拉丁美洲地区逐渐转移到东南亚和西非地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距离远近B.技术水平高低C.国家政策差异D.运输条件改变解析:东南亚和西非地区属于适合可可生长的热带地区,且这里邻近巧克力消费市场西欧和日本,所以市场需求是导致可可的主产地由传统的拉丁美洲地区逐渐转移到东南亚和西非地区的主要因素。答案:A导学号51350062(2015福建高考)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完成第1011题。10.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B.乳畜业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11.该

9、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A.价格低廉B.减耗保鲜C.绿色优质D.品种丰富解析:第10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既有水稻种植,又有牛羊牧场等,所以属于混合农业。第11题,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农产品使用的是有机肥,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所以农产品受消费者青睐的主要原因是绿色优质。答案:10.D11.C菲律宾农业部部长在首届全国杂交水稻大会上宣布,菲律宾政府将拨5亿比索专款用于杂交水稻推广,努力使菲律宾的杂交水稻覆盖率从目前的3.5%提升到8%10%,以实现大米自给目标。据此完成第1213题。12.影响菲律宾季风水田农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国家政策B.高温多雨的气候C.便利的水陆交通D

10、.国际市场需求13.菲律宾农业部最关键的任务是要改变菲律宾稻米产区的现状()A.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B.人均耕地少,水热资源未充分合理利用C.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劳动生产率不高D.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于低水平解析:第12题,气候是影响季风水田农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水稻生长喜高温多雨的环境,菲律宾位于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满足了水稻的生长要求。第13题,亚洲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比较低,菲律宾亦是如此,因此加大科技投入、改变生产效率低的现状是农业部最关键的任务。答案:12.B13.C导学号51350063下图为四个地区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

11、415题。14.四个地区可能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导区位因素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甲地:种植园农业市场B.乙地:商品谷物农业交通C.丙地:混合农业地形D.丁地:季风水田农业气候15.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主要生产水稻,只分布在东亚季风区B.乙主要生产小麦和玉米,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C.丙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饲养牛羊,机械化水平很低D.丁主要生产鲜奶及乳产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干旱地区解析:第14题,根据四个地区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可以判断甲可能为季风水田农业,乙可能为商品谷物农业,丙可能为混合农业,丁可能为大牧场放牧业。第15题,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

12、亚、南亚的季风区与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很高;混合农业主要种植小麦和饲养牛羊,机械化水平较高;大牧场放牧业主要产品为牛羊肉等。答案:14.B15.B(2016河南郑州高一检测)读美国本土农业分布图,完成第1617题。16.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中,种植粮食作物相同而播种时间不同的是()A.与B.与C.与D.与17.若将处优良的粮食作物品种引入我国,最适合的地点是()A.三江平原B.松嫩平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解析:第16题,由图可知,种植的粮食作物相同的是和,两个地区都是种植小麦,而两地的纬度不同,气温不同,所以是春小麦

13、,是春季种植,是冬小麦,是秋季种植,其他的农作物不一样。第17题,由上题可知,处是冬小麦种植区,如果将该农作物引入我国,最适合的地点是华北平原,因为这里适合冬小麦的种植,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适合种植春小麦,长江三角洲不适合种植小麦。答案:16.C17.C(2016江苏南京高一检测)下图为东南亚地区加里曼丹岛略图。读图,完成第1819题。18.该岛屿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乳畜业19.甲地传统房屋多建在木筏上,其主要原因是()A.地势较高,容易排水B.降水量大,多洪涝C.地处热带,气候炎热D.多火山、地震解析:第18题,读图,加里曼丹岛属于热带雨

14、林气候,适宜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第19题,根据图例,甲地多沼泽分布,说明该处地势低洼,容易积水,该地降水量大,多洪涝灾害,传统房屋建在木筏上,更安全。答案:18.A19.B下图为南美洲某草原分布示意,图中甲为所在国的首都兼港口。据此完成第2021题。20.甲处附近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A.大牧场放牧业B.商品谷物农业C.季风水田农业D.乳畜业21.关于甲处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从事养羊业B.经历了由粗放型牧业到集约型牧业的转变过程C.畜产品主要供给本国市场D.科技水平较低解析:第20题,由经纬度可以判断出甲是位于南美洲的潘帕斯草原,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大牧场放牧业。第21题,潘帕斯草

15、原的大牧场放牧业经历了由粗放型的自给牧业到集约型的商品牧业的转变过程。答案:20.A21.B(2016吉林长春高一检测)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地区牛奶生产和销售模式的变化图。据此完成第2223题。22.阶段的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水源状况B.科学技术C.草场分布D.市场需求23.发展到阶段以后,乙、丙两地区的牛奶完全由甲地区输入,其主要原因是()乙、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造成无地可种植牧草甲地区的牛奶生产成本较低,市场竞争力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乙、丙两地气候变化导致草场退化和牛奶产量降低A.B.C.D.解析:第22题,阶段牛奶生产基地位于城市附近,应为靠近消费市场。第23题,乙、丙两城市附近牛奶生产基地消失,而奶制品由甲地运入,说明甲地具有竞争优势,同时交通条件和冷藏、保鲜技术有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