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2699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章末综合测评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冬季,农民用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a、c、d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c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Ba、c、d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cd丁地气压,乙地气压丙地气压;而甲地是空气冷却形成的冷高压,乙是空气受热膨胀形成的热低压,因此甲地气压乙地气压。所以,甲地气压最高。【答案】3.C4.A(2016德州高一检测)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表示气压带,表示风带,据图完成56题。5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

2、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6图中字母b所示风带的风向是()A西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东北风【解析】第5题,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顺时针,该图极点为南极点,根据题意:阴影部分为气压带,空白部分为风带,再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60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极点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所以图中a点所表示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项正确。第6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该图为南半球,b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所以b风带为盛行西风带,由高压指向低压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南半球向左偏,可得出b处的风向为西北风,所以

3、B项正确。【答案】5.B6.B读下图,完成78题。7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图中M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 【导学号:23010142】A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B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C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D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寒冷干燥8下列气候类型与M点气候类型相同的是()ABCD【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M地位于意大利,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第8题,A最冷月均温在015 ,夏季降水较少,冬季降水较多,为地中海气候;B最冷月均温在015 ,降水分配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4、;C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D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答案】7.B8.A下图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110E,40N)、乙(120E,45N)是近地面的两地点。读图完成910题。9下图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天气系统的是()ABCD10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导学号:23010143】A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小B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C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D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阴雨连绵【解析】第9题,该图是锋面气旋的剖面图,根据北半球的气温分布特点和气旋运动方向可知,甲处锋面应

5、为冷锋,乙处应为暖锋,且两锋面的移动方向应为逆时针方向,故B正确。第10题,此时为4月份,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北方,甲地正处于冷锋控制下,且此时锋前暖气团较为干燥,故会有大风、沙尘天气;乙地处于暖锋锋前,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答案】9.B10.D11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下降B一月0等温线向北移动C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扩展D高纬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解析】雪线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故喜马拉雅山的雪线会上升,故A错误;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应向陆地扩展,故C错误;全球变暖高纬度地区也会比原来更温暖,故D错误;全球变暖后一月0 等温线会向高纬度即向北移动,故B正

6、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挥土地生产优势,我国许多地区发展了冬暖式温室大棚,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丰富了我国冬季城乡居民的蔬菜供应。结合材料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上图为我国北方某城郊一大棚蔬菜生产模式图,棚顶密封,背面是冬季用以御寒以提高棚内温度的挡风墙,侧面是唯一一个进出大棚的工作门。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工作门打开时温室内外的空气流动状况。(8分)(2)建温室大棚主要是改善农作物生长的_条件,实现这一目的的原理是什么?(12分)(3)冬季利用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在陕西取得成功,在贵阳附近却失败了,其原因最可能是(4分)() 【导学号:2

7、3010144】A贵阳冬季温和,塑料大棚生产的优势不明显B贵阳冬季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C贵阳交通不便,生产的蔬菜不能远销D市场竞争激烈,大棚蔬菜价格低,农民积极性不高(4)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实现农业创收,3834N地区的一农户准备建一玻璃温室,他初步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草图。为获得充足的热量,温室顶部坡面的倾角在一年中需不断调整。冬至日,角的大小应为_。(4分)【解析】第(1)题,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以推知温室外部气压高,近地面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顶部气流由温室内部流向外部。 第(2)题,温室大棚改变的是温度。第(3)题,贵阳冬季多阴雨天气,光照条件差,不利于温室大棚发展。第(4)题,由正午太阳

8、高度公式可以推知:90H冬。【答案】(1)图略(工作门处,底部箭头从外向大棚,上部由大棚指向外部)。(2)热量(或温度、气温)太阳辐射大部分透过温室被地面吸收,温室中的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多;玻璃阻隔内外大气的热量交换,起到了保温作用。(3)B(4)6213(2016嘉峪关市一中期中考试)读“我国2014年12月20日11时天气形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8分)(1)此时甲地气流方向为_(上升下沉)。(4分)(2)从图中看冷空气移动方向是向_方向移动。(6分)(3)乙、丙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6分)(4)此时丁地的天气状况是_。(6分)(5)该季节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相比,气温较高的是_。(6分) 【导学号:23010145】【解析】第(1)题,甲地为高压,气流下沉。第(2)题,从图中冷锋可知冷空气向东南方向移动。第(3)题,丙地等压线比乙地稠密,丙地风力大于乙地。第(4)题,丁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第(5)题,图中大陆上为高压,说明此时为冬季,太平洋上气温较亚欧大陆上高。【答案】(1)下沉(2)东南(3)丙(4)晴朗温暖(气温高,气压低)(5)太平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