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15.27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高效演练 人民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006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15.27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高效演练 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15.27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高效演练 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15.27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高效演练 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15.27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高效演练 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15.27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高效演练 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15.27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高效演练 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15.27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高效演练 人民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五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15.27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高效演练 人民版【高考真题】1.(2016全国卷T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解析】选C。梁启超是维新派,“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不是梁启超的主张,A不正确;白话文运动是新文化运动时胡适、陈独秀、鲁迅等推动的,并不是梁启超,B不符合史实;改良思潮的开端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代表是早期维新派王韬

2、和郑观应,不是在甲午战后,也不是梁启超,所以D错误;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梁启超的“诗界革命”正是救亡图存的需要,所以C正确。2.(2016江苏单科T8)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解析】选B。在1897年之前,中国已经有昭文新报申报等,A错误;材料中“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

3、各地采访华盛顿等处”表明维新派既关注国内大事,也关注国外大事,故B正确;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国内采访偏重于北方各省,不等于南方没有,维新思想的传播,通过报刊对南方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尤其是湖南以谭嗣同为首的维新派,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故D错误。3.(2016海南单科T 18)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C.进步知

4、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解析】选C。材料中反映的是知识分子对于思想解放、民主道路的思考,不单单是参政意识,A表述不符合材料;B和D的表述都不符合1919年中国的史实,排除。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的新认识,即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社会进步,所以C符合题意。4.(2013全国卷T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解析】选B。A中清末新政虽有部分现代化的因素,但是其中的“君主立宪”却是一场骗局,

5、反而加强了皇权,戊戌政变直接扼杀了戊戌变法,也是历史的倒退,故A错;C反映的是列强侵华加深的趋势,无法体现中国自身的现代化趋势;D中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抗运动,没有推动中国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5.(2016海南单科T2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896年,梁启超曾说,“今夫五洲万国之名,太阳、地球之位,西人五尺童子,皆能知之”,而中国即使“近今之通人”也知之甚少,其中原因是“书之备与不备也”。他说:“今以西人声光、化电、农矿、工商诸学,与吾中国考据、词章、帖括、家言相较,其所知之简与繁,相去几何矣。”而“西国一切条教号令,备哉灿烂,实为致治之本,富

6、强之由。今之译出者,何寥寥也?彼中艺术,日出日新,愈变愈上,新者一出,旧者尽废。今之各书译成,率在二十年前,彼人视之,已为陈言矣”。因此,他认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者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据饮冰室合集(1)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对引进西学的认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启超引进西学主张的意义。【解析】第(1)题,梁启超对引进西学的认识是通过他的语言来体现的,所以要注意材料中梁启超的每句话,并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含义,结合分值可以考虑归纳为3点较为合适。第(2)题依据材料并结合维新变法思想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注意不要把戊戌变法和维新变法的宣传相混淆,不能回答成“戊戌

7、变法的影响”,应是梁启超的思想对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答案:(1)西方科技较中国发达,思想、学术成果丰硕;须大量引进西学;应不断吸取西学的最新成果。(2)推动西学传播;促进思想启蒙和社会观念转变;为戊戌变法做舆论准备。6.(2016江苏单科T22)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

8、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科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

9、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解析】第(1)题,第一问据材料一“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和材料二“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得出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也存在封建落后因素,不能全盘肯定;第二问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从社会原因、思想和民主发展的角度得出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影响。第(2)题,小论文首先要明确观点,综合材料一、二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得出观点

10、“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并没有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其次,结合材料中的信息进行论证,要从两个层次展开论证。第一层次用材料中的史实说明他们并没有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第二层次,要说明新文化运动确实有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可用课本中“打倒孔家店”,提倡白话文等内容进行论证。答案:(1)认识: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后因素,不能全盘肯定。原因: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影响。(2)略。7.(2015全国卷T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

11、,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材料二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

12、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解析】第(2)题,韩愈和康有为都对汉代以来的儒学提出了质疑,都尊崇孔子之道;韩愈复兴儒学针对的是佛教和道教盛行,康有为利用孔子的目的是宣扬维新变法思想,两者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第(3)题,运用辩证的态度、继承发展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答案:(2)回归原典、回归孔孟

13、,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3)应理智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模拟预测】1.(2017晋冀豫三省联考)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时指出:“倭伺吉林于东,英启藏卫而窥川滇于西,俄筑铁路于北而迫盛京,法煽乱民于南以取滇粤。”由此可知,康有为()A.维新思想已形成体系B.主张与列强进行商战C.对皇帝软弱表示不满D.关注加深的民族危机【解析】选D。维新思想形成体系是在甲午战后,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故A错误;主张与列强进行商战材料没有涉及,故B错误;对皇帝软弱表示不满材料没有

14、涉及,故C错误;材料“倭伺吉林于东,英启藏卫而窥川滇于西,俄筑铁路于北而迫盛京,法煽乱民于南以取滇粤”表明康有为关注边疆危机,关注加深的民族危机,故D正确。2.(新题速递)新文化思想家们认为,只有人性、思想的解放,中华民族的振兴与现代化才有希望。在这一理念下,一切旧的思想、道德、文学、风俗习惯、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都受到了极大批判。这表明,新文化运动()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振兴B.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开辟了道路C.冲击了正统思想的地位D.意在创造一种崭新的思想文化【解析】选C。新文化运动并未完成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因此没有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故A错误;新文化运动主要是思想运动,并未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开

15、辟道路,故B错误;根据材料中新文化运动倡导人性、思想的解放等信息可以看出它冲击了传统的封建思想,故C正确;材料中仅仅涉及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冲击,并未说明要创立一种崭新的思想文化,故D错误。3.(新题速递)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路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路历程()A.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B.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D.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解析】选D。前半段侧重于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出现排斥西学的“国粹论”“中国本位论”,这体现了思想文化的碰撞分化,最终合流为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国人的思想日益理性化,由分歧到融合的趋势,故D正确。4.(2017蚌埠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艺复兴”是欧洲14至17世纪以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和人文精神的形式出现的、反封建反神学的一场人文主义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学术史上,曾出现过不同类型的“中国文艺复兴”说,其中,影响较大的当属梁启超“清代文艺复兴说”和胡适的“五四文艺复兴说”。20世纪初,梁启超率先拿“以复古为解放”的清代学术比较欧洲的文艺复兴,他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指出:“清代思潮果何物耶?简单言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