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桃花源记》说课稿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8516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桃花源记》说课稿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5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桃花源记》说课稿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5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桃花源记》说课稿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桃花源记》说课稿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桃花源记》说课稿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桃花源记 (一 )、教材的地位、作用 。 桃花源记是初中八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在本单元中的课文,大多讲的是文人墨客的博大理想与志趣以及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操。五篇文章的体裁不同,有的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作者自己对黑暗社会现实不满,希望能有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教学目的: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积累文言词语对照课文注解独立完成课文翻译;诵读课文并背诵。教学重点:进行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培养并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欣赏及探

2、究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正确看待课文中所描绘的理想境界。教学方法:诵读、启发、欣赏、探究。(二)、说教法 。 1、主要运用诵读、启发、读书指导及欣赏、探究法,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2、对文言文的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启发,才有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3读书指导是对朗读所提出的要求。4、文中的一些探讨性题目,可运用探究法,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思维。(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主要运用朗读法、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讨论。朗读法:文言文的学习重在反复朗读,也可为下面的学习作好准备。小组合作讨论:可使学生交流意见,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对文言文的生疏感、胆怯感。(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学内容及语文学习的

3、规律,安排导入朗读感知理清全文思路文章赏析、研读知识拓展延伸教师总结、布置作业等几个环节。1、导入并题解。 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自从陶渊明作了桃花源记以后,桃源仙境名声大噪。历代文人雅士纷纷涉足山溪,探寻灵秘。今天我们就与东晋大文豪一览桃源仙境。叫两、三个学生书写课题。分析: 源 、 园“源”字的偏旁是“”,与水有关,从文章一、二段看得出,“桃花源”里写水的句子有“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林尽水源”,从而可看出桃花源是水流的尽头、源头,在比较隐秘的地方。所以不仅仅是指“桃花园子”。以后不要书写错了。2、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齐读

4、,掌握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复述故事并口头疏通文意。3、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一学生读,读后点评。4、赏析及探究问题 。听录音朗诵感受桃花源的美的意境。让同学到文中寻找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并说说是什么美?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景色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生活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人情美展开想象与联想用一组句式整齐的句子描绘桃源人的生活环境及社会风尚。如:这里的_真美啊,_桃花源的美我们概括出了景物美、生活美、人情美,这三个方面是不是桃花

5、源最吸引人去的地方呢?我们中国大山名川,风景美,生活美,人情美的地方也不少,为什么桃花源让人魂牵梦绕,一千多年来,在中国诗人的心中,桃源仙境始终美好,让人向往呢?探究桃源人举家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的原因?由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要求:朗读是应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如“乃大惊”,“皆叹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源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战乱连年的年代,优美的世外桃源是否存在?(结合前面的写作背景分析)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和“,欣然规往。末果,寻病终”,作者写这些句子目的是什么?(同学可通过读课文最后两段来了解)暗示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个故事?5、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师小结:这篇课文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的存在,实中有虚,以“不复得路”“未果”等句写出仙境在恍惚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觉得似梦似真,这些都不过是陶渊明巧妙的安排,理想的寄托,美好的愿望而已,实际上是子虚乌有的,桃花源让后人津津乐道,可见桃花源已成为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了。作业背诵全文。6、知识拓展延伸 。抽一生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理想的明天。7、最后让同学随着音乐朗读课文感受桃花源的美 。 8、 说课板书:景色美 战乱生活美 没有 压迫人情美 剥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