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近代篇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7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试题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843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近代篇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7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近代篇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7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近代篇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7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近代篇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7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近代篇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7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近代篇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7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近代篇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7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板块7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角度题号18401894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美国对华的鸦片走私的影响1鸦片战争后外贸重心的转移2太平天国对传统文化的态度3近代中国外交的近代化4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5洋务派的企业垄断制度6洋务运动的特点7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8民族工业发展的阻碍因素9“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性10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11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近代饮食习惯的变化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江西南昌联考)美国

2、从1805年开始对华输入鸦片,据不完全统计,18051837年的30多年间,共向中国输入鸦片14 169箱。为此美国人丹涅特就曾说过,“鸦片贸易,就像奴隶和酿酒厂一样,成为许多美国大资产的基础”。这说明美国对华输入鸦片()A.主要是寻找发动对华战争的借口B.主要目的是扩大在中国的市场C.主要是为美国经济发展积累资本D.为美国黑奴贸易提供资金支持解析:C鸦片贸易能够给美国带来丰厚的利润,为美国的经济发展积累资本,C项正确。美国并未参加第一次鸦片战争,A项错误;对中国进行鸦片贸易,无法打开中国市场,B项错误;早期欧洲殖民者从事黑奴贸易的并非美国人,D项错误。2.(2017福建宁德二模)鸦片战争前,

3、买办之盛,以广东香山为最;五口通商后,早期活跃于上海的买办“半皆粤人为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粤商很善于把握商机 B.中国沦为列强的市场C.传统经济形态的瓦解 D.外贸重心转移的趋势解析:D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后广东买办从业地域的变化,鸦片战争前活跃于广州,鸦片战争后活跃于上海,说明上海已经超越广东成为外贸的重心,D项正确。买办是指协助外国人在华经商的中国人,广东的买办与粤商不是一个概念,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买办从业地域的变迁,无法反映中国全局,B项以偏概全。材料没有传统经济形态的描述,C项错误。3.(2017湖北武汉三模)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专设删书衙,根据拜上帝教的教义和原则删

4、改儒家的典籍,特别是对专讲“吉礼”和“鬼神丧祭”之类的言辞统统删掉。这些措施表明太平天国()A.试图构建一种新文化B.对传统文化删改选用C.全力破除传统文化D.严格上下尊卑等级制解析:B太平天国对儒家思想进行删改,反映出太平天国并未完全抛弃传统文化,而是对其进行改造,B项正确,C项错误。太平天国宣扬的平等、平均思想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非“新文化”,A项错误。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主张人人平等,故D项错误。4.(2017福建厦门二模)下表为晚清派驻使臣部分情况表。由此可见,当时中国外交()国家设馆时间派驻使臣情况英国1877年1月1878年兼使法国,1880年兼使法国与俄国德国1877年

5、11月1881年兼使意大利、奥匈和荷兰日本1877年12月专使美国1878年9月兼使西班牙和秘鲁A.艰难开启近代转型B.半殖民地色彩明显C.重视睦邻友好关系D.华夷观念没有改变解析:A派驻驻外使臣是近代国际关系的惯例,并非“华夷观念”。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了驻外使臣,这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表现;大量非常重要国家的大使“兼任”说明了近代化的转型“艰难”,A项正确。5.(2017山东济南三模)据齐民四术记载,1845年英国输入中国棉布达300多万匹,以致存货山积,不得不大幅度贬价销售,使松江、太仓一带“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这反映出当

6、时()A.中国自然经济依然根深蒂固B.中国已形成了新的生产生活方式C.列强已经全面打开中国市场D.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解析:D根据材料可知,由于洋布降价销售,造成传统手工业破产,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的自然经济受到冲击走向解体,不是根深蒂固,A项错误;材料中仅仅说明洋货大量涌入,冲击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并未说明出现了新的生产生活方式,B项错误;当时列强主要是向中国倾销商品,并未全面打开中国市场,C项错误。6.(2017安徽芜湖一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专利制度作为一剂救国“良药”被洋务派引入中国。但洋务运动以“官督商办企业专利权”把中国专利制度引上了畸形发展之路,直至清王朝覆灭

7、,清政府始终没有正式的专利法规出台。其主要原因是()A.顽固势力破坏专利制度B.西方专利制度不适合中国C.洋务企业实行垄断经营D.清政府法制建设比较落后解析:C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大部分是国家控制的企业,为保证超额 的利润,一般实行垄断经营,不允许民间资本投资同类的企业,这种垄断经营与西方的专利制度无关,是洋务派对专利制度曲解的产物,C项正确。7.(2017山西太原三模)据记载,至1894年为止,全国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业的资产总额6 749万元;其中官方资产为4 751万元,占70%。而在官办企业中,属轻工业的资产仅占官办企业总资产的10.3%。导致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8、B.顽固派的阻挠作用C.列强未觊觎我国重工业 D.洋务运动的影响解析:D材料显示,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的官办工业和重工业占工业的主导地位,这与洋务运动的特点吻合,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大部分是官办、官营的,以重工业为主,民用工业处于依附地位,D项正确。8.(2017湖南十校联考)晚清洋务人士郭嵩焘认为:天地自然之利,百姓都可以为之,不必“官为督率”,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他的思想和行动()A.实现了洋务运动的健康发展B.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C.推动了官方与民间资本融合D.加强了清政府对洋务运动的支持解析:B通过材料可以看出郭嵩焘主张百姓自己兴办实业,反对官督商界,主张商人自办,对民族工业的发展

9、是有帮助的,B项正确,A项错误;官商合办是洋务企业的一种方式,并非民族企业,C项错误;郭嵩焘的观点对洋务运动提出了挑战,D项错误。9.(2017山西大同三模)1881年,在广东南海县,1 000余名满脸愤恨的手工缫丝工人捣毁了“裕厚昌”蒸汽丝厂,并引发大规模械斗。事件发生后,知县徐赓陛张贴官府告示,其中写到“盖地方之莠顽(恶人)必当究治,而小民之生计尤应兼筹,今以一家射利而使千百穷黎失其恒业,其必起而争者势也。”该告示的出现说明了()A.垄断经营不利于工商业发展B.买办商人把持丝织品的外销C.传统手工业与新兴工业存在冲突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解析:C材料中冲突的双方是近代工厂与手工缫

10、丝工人,官府除了谴责暴徒(部分手工缫丝工人)外,也指责近代工厂“以一家射利而使千百穷黎失其恒业”,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蒸汽丝厂的垄断经营行为与经营者身份,A、B两项错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甲午中日战争后,D项错误。10.晚清有学者认为:“中国学术精致,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取西人制造之长,补我不逮足矣。其礼教政俗,已不免予夷狄之陋,学术义理之微,则非彼所能梦见矣。”这一认识()A.摆脱了自我中心的传统文化意识B.有利于洋务运动的正常开展C.克服了评价异域文化的心理屏障D.反映了急功近利的变革思想解析:D根据材料该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完善的,只需学习西方的“制造之长”

11、(先进科学技术),西方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礼教政俗)是落后的,不如中国,据所学可知这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这一主张仍没有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传统文化意识,故A项错误;只学习西方科技,不改变传统的政治制度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故B项错误;材料观点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是片面的,不客观的,故C项表述错误;题干材料没有认识到西方富强的根本在于其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先进性,只学技术,不学制度,反映了急功近利的变革思想。11.(2017山东青岛二模)“顾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纵横无敌,为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煤铁之充足,商贾之转输负贩及于远近,为足见其富,遂以为立国之基

12、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这说明王韬主张()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学习制度,改革强国C.武装暴力,革命救国D.实业救国,商战富国解析:B王韬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据材料可知,王韬认为洋务派企图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使清王朝走向独立自强道路的愿望属于舍本逐利和无法实现的愿望,其引申主张力主学习西方政治制度,B项正确。12.(2017河南八市联考)清人在清稗类钞中记载:广州已有盛筵之时“间有客各肴馔一器者,俗呼之曰每人每,价甚昂。”材料表明在当时的中国()A.部分人已注意饮食卫生方面的问题B.各种特色菜肴深受食客欢迎C.中国民众已普遍接受分餐之习D.清人的饮食习惯被西洋饮食

13、风尚取代解析:A根据题干中“间有客各肴馔一器者,俗呼之曰每人每”,清朝时期广州出现每人用一套餐具,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题25分,14题12分,共 37分)13.(2017福建泉州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朝海防观念意识基本沿袭明朝统治者的思想模式。统治者长期重视西北边防,认为“重新疆所以保蒙古,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联,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而对台湾问题的认识上,即使是因解决台湾问题而留名青史的康熙也有过“台湾省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的念头。清朝水军建立伊始,其方针是“沿海各省水师,仅为防守海口、缉捕海盗之用”,没有经略海洋、决胜海上的

14、战略思想。嘉庆年间,受“洋盗”蜂起的刺激,朝廷先后颁布华夷交易章程防范夷人章程八条等诏令,严格限制中外交往。材料二郑观应认为,中国海岸线绵长,防不胜防,“为今之计,宜先分险易、权轻重,定沿边海势为北、中、南三洋”。“北洋”以旅顺、威海为重镇,“中洋”以崇明、舟山为重镇,“南洋”以南澳、台湾省、琼州为重镇。如北洋有事,除大沽、旅顺、威海等处防守外,“宜分船两队,一防守海口,一出洋游弋”。如南洋有警,“则调南洋各海船,以扼新加坡及苏门答腊之海峡,迎击于海中”。他还认为中国应“以商为本”“工商为本”,先富而后强,建立海军的目的在于“卫商民,收防海之实用”,“张国威,护华商”。而发展工商业又为建立海防

15、提供了物质保证,他说:“非富不能图强,非强不能保富,富与强实相维 系也。”以上均摘编自刘中民等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海防观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成的原因。(1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观应关于海防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2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与近代海防思想的异同。第(1)问,“特点”,首先应该限定答案的时间是清朝前期,也就是鸦片战争之前,由此,联系到闭关锁国政策,从海防重点、海防目的、海防态势等角度,紧紧围绕着“海防”来归纳材料一的信息。“原因”主要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从经济基础(自然经济)、政治局势(政治中心、主要威胁)、文化特点等方面寻找答案。第(2)问,“主张”的解答既要注意充分利用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又要高度概括,学会使用教材的语言进行表述。“评价”要注意辩证地分析,既要看到其积极意义,又要看到其不足的一面。答案:(1)特点:重陆轻海(固守“重陆轻海”的陈旧观念);服务于“海禁”(消极防御);以防为主,缺乏海权意识(海防意识淡薄)。原因:自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