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潜江市园林二中2015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青年教师竞赛b组 第25课《武陵春》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8128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潜江市园林二中2015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青年教师竞赛b组 第25课《武陵春》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湖北省潜江市园林二中2015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青年教师竞赛b组 第25课《武陵春》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湖北省潜江市园林二中2015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青年教师竞赛b组 第25课《武陵春》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潜江市园林二中2015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青年教师竞赛b组 第25课《武陵春》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潜江市园林二中2015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青年教师竞赛b组 第25课《武陵春》教案(新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陵春【选点说明】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词五首中的一首。该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53岁时,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极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极;下片则进一步表现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新颖艺术手法来表达悲愁之多。全词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对故国故人的忧思,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自然贴切。九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古诗词,但是他们对古诗词大多还只停留在机械记忆的层面,对古诗词的情感、意境、美点还不能欣赏,对以古诗词为代表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热爱。基于具体学情,依据新课程标准

2、中对古诗词教学及评价的建议“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79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我确定了三点教学目标:1、准确把握作者情感,能声情并茂地朗读并背诵词作;2、能感受到词作写愁的新颖、奇巧,习得一些鉴赏词作的基本方法。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目标1为本课教

3、学重点,目标2为本课教学难点。【策略说明】为达成本课教学目标,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古诗词的教学特点,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策略:以“读”为主线串连整个教学流程,让学生在读中感词情、品词言、现词味,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以关键词句(“倦”“欲语”“闻说”“载不动许多愁”)为抓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构思和手法的新颖、奇特,了解、理解作者情感;以丰富的实践活动(诵读、品味、仿写等)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一些欣赏诗词的方法,提升语文能力;以凸显学生自主性(自主诵读、自主品味、自主评价、自主创作)为主要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收获成功的快乐。【过程设想】一、导入。学生背诵如梦令,

4、导入课文武陵春。设计意图:温故知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二、走进作品,感受魅力(一)初读感词情1、自读词作,要求学生能结合注释初步了解作品内容,并尝试自己诵读。2、教师范读,初步感知作品情感。3、学生品读,再次感受作品情感。设计意图:此环节的主要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自读揣摩、范读思考、助读解惑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从中习得一些学习古典诗词的一些方法诵读、理解、知人论世,突出教学重点,进而为教学难点的突破铺路。(二)赏读品词言1、学生默读诗词,边读边思考:你认为哪个词、哪句话能体现出愁情?它是怎样体现愁情的?2、学生小组内交流品读体会(4人小组合作,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展示,教

5、师点拨引导。4、资料适时展示,进一步了解作品情感。点拨预设:“花已尽”与下片“春尚好”是否矛盾?一个“倦”字,传递出什么感情?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欲语”想说什么,想对谁说?“载不动许多愁”如何表现“愁”的?(课件拓展:秦观、李煜作品。)“闻说”“也拟”“只恐”能否删去? 设计目的:“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是诗词教学的核心之一。本环节在充分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品味诗歌的语言及表现手法,并且在适时的追问、恰切的点拨中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走进作品与作者对话,进而准确了解作者情感,有效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三)诵读现词味1、学生自己在下面练习

6、,然后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诵读。2、学生点评,优胜者自述诵读心得。3、声情并茂地背诵词作。设计意图:在与作品、作者进行充分对话后,学生对作品内容、作者情感已经有了深入了解与准确把握,再声情并茂地朗读进而成诵,进一步落实教学重点,并且让学生在入情、入境地诵读中再次感受词作的魅力。三、自由创作,小露才情师生同为武陵春填词,可以填写一句、一片或者整首。要求:字数相同,音韵和谐,表达真实情感。1、自由创作2、自主展示、学生互评3、教师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的标高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前面诵读、理解、品味的基础上,再设计填词的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填词的活动中,感受古典诗词的特点与魅力,进而产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此外,填词可以“一句”、“一片”、“整首”,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都能享受学有所获的快乐。四、课堂小结附: 板书设计 武陵春 宋 李清照 多 借景抒愁愁 细节绘愁 重 巧喻描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