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2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6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8095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2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2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2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2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6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2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6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2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2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6(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基础巩固1世界上的煤炭主要分布在()A.亚欧大陆中部和非洲北部B.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南部C.亚欧大陆中部和北美大陆中部D.北美大陆南部和非洲大陆中部答案:C2下列属于世界两个产油带上的产油国是()A.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B.加拿大、委内瑞拉C.南非、巴西D.俄罗斯、尼日利亚解析:世界主要的油田集中在两个地带,在东半球,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度尼西亚;在西半球,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所以B项正确。南非、巴西石油资源贫乏;俄罗斯和尼日利亚是世界著名的产油国,但不在上述两个产油带上。答案:B3下列关于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正

2、确的是()A.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都集中在西部,东部很少B.西部的石油集中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C.我国四大天然气区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D.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主干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到珠江三角洲解析:我国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东部和西部,东部集中分布在大庆、胜利、辽河、大港、中原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吐鲁番哈密盆地。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主干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到长江三角洲的上海。答案:C4下列环境破坏问题主要由开采煤炭导致的是()地表塌陷水资源枯竭

3、饮水危机耕地荒芜酸雨臭氧层空洞A.B.C.D.解析:注意题目问的是“由开采煤炭导致”的问题。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会造成地表塌陷、水资源枯竭、饮水危机、耕地荒芜等问题。酸雨、臭氧层空洞与煤炭的开采无关。答案:A5下列关于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多为地下热岩中的能源B.意大利、美国、冰岛都开发了干蒸汽地热以生产电力C.地热干蒸汽田的开发技术难度大,所需费用较高D.地热蒸汽是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解析: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多为地下热液中的能源;意大利、美国、日本都开发了干蒸汽地热以生产电力;地热蒸汽常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因此开发时需注意环境保护。所以只有C项正确。答案:C江苏省是全国最

4、缺电的省级行政区域之一,同时又是风能大省和科技大省,潜在风力发电量占风能资源的近1/10,发展风电等新能源的条件优越。据此完成第67 题。6从生态角度分析,发展风电()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可以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能够减轻大气污染能够实现能源的多样化A.B.C.D.7江苏省在如东市建设世界最大的风电场、在连云港建设田湾核电站,关于其背景的叙述正确的是()江苏经济基础雄厚,风力发电经验丰富江苏常规能源短缺,电力需求增长快江苏综合运输网络不够健全,导致能源运输不畅江苏能源结构单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A.B.C.D.解析:第6题,注意题中说的是从生态角度分析风能的优势。风能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可以减少由于燃

5、烧矿物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减轻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第7题,目前江苏省的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缺乏,加之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这是建设风电场和核电站的主要原因。答案:6.C7.B8读下面两图,完成下列各题。中国能源消费构成图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图(1)根据材料比较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差异。(2)近年来由于国内能源运输工程的建设,上海的能源结构有了较大改善,其中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例明显上升,试分析该种能源消费比例上升带来的有益影响。(3)我国能源消费长期以来都是以某一种能源为主,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产生的不利影响。(4)从结构调整的角度,简要说明解决中国能源不足的措施。答案:(1

6、)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天然气为主;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2)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减少废气排放,提高空气质量。(3)形成原因:我国煤炭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煤炭开采价格低,且技术难度不高。不利影响:煤炭发热量低;利用不便;燃烧过程产生的废渣、废气多,污染严重。(4)调整及优化能源结构;调整工业结构,减少高能耗工业,积极发展高新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能力提升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及科技进步,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读右图,完成第12题。1用煤来发电(火电站)与水力发电(水电站)的主要不同是()A.火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B.火电站污染空气,水电站不会破坏生

7、态环境C.水电站综合效益高,成本低D.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2结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实际情况,下列利用方式中,具有战略前景的是()A.B.C.D.煤变油解析:第1题,水电站建设周期较长,但发电成本较低。第2题,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资源相对紧缺,煤变油技术应用前景广阔。答案:1.C2.D下图是“某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完成第34题。3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4制约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C.水能富集

8、地人口分布稀疏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四省能源生产结构中水电所占比重小,所以不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水电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也比较小;由于原煤、原油所占比重较大,使用这些能源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所以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也不利于降低酸雨的危害。第4题,读图可知,在四省能源消费结构中,省的天然气比重最大,可判断为四川省;该省水能资源丰富,但其水能主要分布在河流落差大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地形与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答案:3.C4.D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完成第56题。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

9、趋势图5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6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大气污染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A.B.C.D.解析:第5题,由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可知,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第6题,该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薪柴、秸秆为主,易产生大气污染;秸秆被大量燃烧不能以有机肥的形式返还农田,易使土壤肥力下降。答案:5.

10、C6.A煤炭燃烧时会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许多地方都使用了洁净煤(如脱硫)技术。读“煤炭脱硫效率图”,完成第78题。7关于煤炭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均煤炭资源不断减少,主要是因为人类的不合理利用B.煤炭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能源消费形式C.煤炭主要是由海洋生物演化而来的D.我国南方各省区煤炭资源都很缺乏8关于洁净煤技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该技术脱硫效率达到100%B.该技术可以减小pH值和酸雨危害C.该技术使煤炭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D.该技术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解析:第7题,人均煤炭资源不断减少主要是因为煤炭资源总量有限,且是非可再生资源,而人口数量却不断增

11、加;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主要是由森林沉积后演化而来;中国南方各省区除了贵州省煤炭较多外,其余普遍缺乏煤炭资源。第8题,该技术脱硫效率没达到100%;该技术可使煤炭燃烧时排放的酸性气体减少,酸雨危害减小,pH值增大;该技术没有体现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但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答案:7.B8.D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开采挖掘出的及送洗时排出的含碳量较低的岩石。据此完成第910题。9下列关于煤矸石的大量排放带来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占用大量宝贵土地资源B.长期堆放日晒下会自燃,排放CO2、SO2等气体污染大气C.淋雨后的滤液渗到地里,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D.大量煤矸石的长

12、期堆放不会诱发灾害10下列对煤矸石的四种转化利用方式,其中最合适的是()A.矿区复垦回填矿坑B.用作铺路石,修建道路C.生产煤矸石砖D.对煤矸石进行选洗,采出其中的含碳成分解析:第9题,煤矸石大量长期堆放会诱发自燃、塌方、泥石流等灾害。第10题,用煤矸石生产煤矸石砖,可以达到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三赢”理想目标,是四种方式中最合适的。答案:9.D10.C近年来,世界各国日益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读图,完成第1112题。11确定这些核电站站址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A.常规能源缺乏B.核燃料资源丰富C.海运便利,燃料运输成本低D.水源紧张12下列各地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是()A

13、.藏北高原沼气B.内蒙古高原风能C.四川盆地太阳能D.山西核电解析:第11题,图中13个核电站站址主要分布在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该地区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缺乏,能源需求量大。核燃料需求量少,不宜海运,另外水源充足是建核电站的必备条件之一。第12题,内蒙古高原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强,风能资源丰富。藏北高原气温低,不宜发展沼气;四川盆地阴天多,不宜发展太阳能;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宜发展火电。答案:11.A12.B秸秆发电能有效解决广大农村秸秆合理利用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造福一方百姓的重要举措。据此完成第1314题。13安徽省秸秆发电厂的主要燃料为()A.大豆、高粱秸秆B.水稻、小麦秸秆C.

14、林木的枯枝落叶D.甜菜、棉花秸秆14利用秸秆发电的好处是()改善能源结构缓解当地电力紧张的情况增加农业有机肥减少大气污染A.B.C.D.解析:第13题,安徽省地跨淮河南北,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因此秸秆发电主要是以水稻、小麦的秸秆作燃料。第14题,利用秸秆发电,可以改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同时,也可以为当地提供大量的电力,缓解电力紧张的局面;此外,可有效避免农民在田间地头随意燃烧秸秆带来的大气污染。秸秆作为燃料后,会使农业有机肥减少。答案:13. B14.C15(2017课标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1)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2)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3)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20世纪90年代经济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能源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