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第4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针对性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589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第4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针对性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第4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针对性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第4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针对性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第4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针对性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第4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针对性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1下列关于诗歌押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A古代诗歌对押韵的要求比较严格。B所谓押韵,就是韵脚的字必须同韵。这里的“韵”,指韵脚字的韵母。C押韵可以使诗歌曲调和谐悦耳,富有韵味。D从押韵的要求看,“ao”“iao”是同韵。【解析】古体诗歌中只有格律诗对押韵有严格的要求。2下列对诗歌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诗歌是一种文学样式的总称。B从格律上看可以把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C从汉朝开始就把诗歌分为“古诗”“律诗”和“绝句”三大类。D与古代诗歌比较,现代诗歌也可算一大类。虽然现代诗歌在形式上没有古诗那么严格,但也自成一体,别有风韵。【解析】把诗歌分为“古诗”“

2、律诗”和“绝句”是从唐朝开始的。3下列对古体诗和近体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古体诗是按照古代的诗体写成的,古体诗的写作没有一定的标准。B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C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在用韵、平仄、对仗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被称为“格律诗”或“律诗”。D古体诗和近体诗,只是一个按时间划分的概念。【解析】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格律上分的。4下列对诗歌中平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平仄是针对整首诗歌而言的。B“平仄”中“平”就是平声,“仄”就是指上、去、入三声。普通话中的阴平和阳平都是平声。C古诗中的仄声都是指现代普通话的上声和去声。D七律的平仄格式是五律的扩展。【

3、解析】古代诗歌中的有些仄声已经转到现代汉语中的阴平和阳平的入声字了。5下列关于诗歌中的对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对仗是指上下句中字数相等,相对应的字的意义、词类、平仄相对。B对仗句一般出现在诗歌中的颔联和颈联的位置上。C对仗的形式分为“工对”“宽对”“借对”以及“串对”。D“独角兽”与“比目鱼”是两个对仗非常工整的句子。【解析】“独角兽”中的“角”和“比目鱼”中的“目”都是仄声。6以“草萤有耀终非火”为上句,下列最可能作为下句的一句是(B)A道是无晴却有晴B荷露成团岂是珠C露似珍珠月似弓D微霰下庭寒雀喧7下面是高考励志联的上联或下联,请你对出相应的下联或上联。(1)上联:_家中父母吃苦受

4、累盼的是捷报频传_下联:灯下学子呕心沥血想的是金榜题名(2)上联:三载寒窗,处处攻关,高二是关键,挥毫泼墨战书山下联:_十年磨剑,人人发奋,勤奋是根本,腾蛟起凤跃龙门_8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上联:_盘中餐粒粒皆辛苦_,弃之可惜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9下面是一首北宋黄庭坚的寄黄几复,根据句子的平仄及押韵填入诗句中最恰当的一项是(C)我居北海君南海,_。桃李春风一杯酒,_。持家但有四立壁,_。想得读书头已白,_。江湖夜雨十年灯隔溪猿哭瘴溪藤寄雁传书谢不能治病不蕲三折肱ABCD10七言的古代诗句的朗读节奏,一般分“2、2、2、1”或“2、2、1、2”四拍,相连的两句节拍有的相同,有的不同。对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A/B/C/ D/【解析】上下两句均为“2、2、1、2”四拍;为“2、2、2、1”四拍;上句为“2、2、2、1”四拍,下句为“2、2、1、2”四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