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虞美人》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5691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虞美人》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虞美人》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虞美人》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虞美人》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虞美人》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虞美人【学习目标】 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问题一:有关词的相关知识填空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 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 ”(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 ,5990字为 ,91字以上为 。(见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 为了说明方便,似可将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问题二:内容与形式总理。 李煜,即 ,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

2、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这是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见课本注释)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解说:引导学生读注释,并且从情”的高度理顺词的脉络。 问题三:“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问题四:“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讨论的直接结果可

3、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 ”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问题五:“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六: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问题七: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 问题八:全词的整体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问题九: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 问题十:欣赏品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拓展提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

4、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本指在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成了送别歌的代称。西楼:指谢亭。第二句和第四句运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了景物怎样的特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虞美人导学案答案问题一答案: 隋唐 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 问题二答案: 李后主 问题三答案: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问题四答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问题五答案:“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

5、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问题六答案: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问题七答案:“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问题八答案: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沉。问题九答案: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

6、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问题十答案: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9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吗?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这两句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拓展提升第二句用反衬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在青山急流间红叶满树,突出了景物的鲜艳美丽。第四句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写了酒醒后西楼下满天的风雨。凄冷的景物衬托出诗人凄清的情感。这两句诗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