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5 第1节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4728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5 第1节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5 第1节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5 第1节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5 第1节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5 第1节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5 第1节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5 第1节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节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一、生态工程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_的规律,充分发挥_的生产潜力,防止_,达到_效益和_效益的同步发展。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_、_、_的工程体系。物质循环资源环境污染经济生态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二、生态经济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_”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_,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_,从而实现_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_。循环经济污染物生产原料废弃物生态工程三、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_原理、_原理、_原理、_原理和_原理。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协调与平衡整体性系统学和工程学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

2、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出现严重的问题时,生态工程应运而生B生态工程能够减少环境污染C生态工程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D生态工程力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解析:A项为生态工程产生的前提条件。B项为生态工程的意义。D项为生态工程的原理。C项错误,不是牺牲而应是保护生态环境。答案:C2“112”是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哪一个()A物种多样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D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解析:系统整体性原理是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的分支,并不是整体性原理,故不能选B项。答案:D3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A努力实现物

3、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B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D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解析:生态农业能实现物质循环利用,物质分层次多级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生态农业不能实现能量循环,只能实现物质循环。答案:D4物种多样性原理是生态工程遵循的原理之一,其理论基础是()A物质循环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112 D生物与环境的协调解析: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程度越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答案:B5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A物质

4、循环再生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系统整体性原理解析:物质循坏再生原理是指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利用,A不符合题意;协调与平衡原理是指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坏境承载力(坏境容纳量)的限度,B不符合题意;物种多样性原理是指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更容易遭受虫害主要就是违背了物种多样性原理,C符合题意;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D不符合题意。答案:C6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

5、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解析:在原有的气候条件未发生巨大变化之前,能做到在原有的土质上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并实行封山育林,减少人为因素的破坏,是已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的最好措施,D正确。答案:D7珊瑚虫与藻类共生,提高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其原理是()A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

6、平衡原理解析:珊瑚礁之所以能够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得益于珊瑚虫和藻类组成的高效的植物动物营养循环。实现总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因此,其遵循的是系统整体性原理。答案:C8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实例中,错误的是()选项有关事例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A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次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C无锡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违反协调与平衡原理D前面造林,后面砍林违反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解析:D项所述的是在追求生态效益时必须考虑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属于整体性原理。答案:D9.下图说明我国现有的生产模式严重违反了什么生态工程原理()A整体性原理B协

7、调与平衡原理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解析:从图中不难看出,能源消耗逐年增多,综合污染物排放量也在增加,这是由于对于污染废弃物的利用缺乏设计,同时能量的利用率不高所致。答案:D10下列哪项叙述完全符合生态经济()建立“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在资源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先生产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A BC D解析:先生产后治理的模式发展经济不属于生态经济的范畴。答案:B二、非选择题1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某县积极发展畜禽养殖和栽桑养蚕两大支柱产业。在生产总量不断提高的同时,该县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

8、问题,优化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程之路。请分析下图回答问题。(1)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_。(至少写两种)(2)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_开始,图中属于消费者的有_。(3)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更能净化环境,主要原因是_。(4)该生态系统为何能提高经济效益?_。(5)根据该县地处水乡这一资源优势,请就该生态系统提出你的一条合理化建议。_。解析:(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该生态工程依据的是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9、动是从生产者开始的,即桑、油菜,消费者是蚕、禽、畜等。(3)由题图可知,该生态系统实现了废物再利用及无害化处理,因此更能净化环境。(4)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5)该生态系统中,蚕沙碎屑未被利用,可利用蚕沙养鱼,鱼塘的塘泥还可作肥料。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任选两种)(2)桑、油菜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蚕、禽、畜(3)粪便等“废弃物”被及时利用(4)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成本投入)(5)蚕沙碎屑养鱼,鱼塘塘泥肥田12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据国家林业

10、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田地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活动。(1)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_。(2)“退耕还林(还草)”所依据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_;其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_。(3)保护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是保护森林。近年来,首都北京等地频繁出现“沙尘暴”,源头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这说明森林等植被在_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另外我国在西北植树造林方面

11、依据生态工程的_原理,要注意树种不要过于单一。解析:本题考查了必修教材内容中决定生物的生态因素之一,即非生物因素水,并联系西北地区特定的地理条件得出。同时也考查了生态工程建设中物种多样性原理的应用,“退耕还林(还草)”提高了物种多样性的同时,植被具有的特殊生态功能,如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随之体现,改善了西北气候,进而形成良性循环。答案:(1)水(2)物种多样性原理自我调节能力(3)防风固沙物种多样性13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前往市郊调查农业生态系统,经过交流和修改后绘制出下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你认为该生态系统是否达到良性循环?并说明理由。_。(2)该生态系统内能量和物质多

12、级利用的实现,是根据生态系统的_原理设计的。(3)沼气池中存在的生物在其细胞中都存在的细胞器有_。(4)如果要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设计该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时,可根据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原理,科学增加农田中的_。(5)请你评价以上农业生态系统方案的优点。_。解析:(1)由图示分析可知,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达到了良性循环。(2)该生态农业依据的原理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科学地实现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充分利用、能量多级利用,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方向。(3)沼气池中存在的生物主要是厌氧微生物,多数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都存在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4)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大小决定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所以设计生态系统时,根据系统中生物种群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