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短文两篇校本作业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5039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短文两篇校本作业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短文两篇校本作业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短文两篇校本作业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短文两篇校本作业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短文两篇校本作业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短文两篇校本作业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短文两篇校本作业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短文两篇基础落实1、 解释加点字词: 山不在( )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 )是陋室,惟( )吾德馨( )。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 )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 )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 )之( )乱( )耳,无案牍( )之劳( )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 )有?2、 翻译句子(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孔子云:何陋之有? 3、用原文填空(1)本文主旨句(点题句): , (2)全文

2、点睛句: : ?(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 。(4)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 。 (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6)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 。(7)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 (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二、 比较阅读【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3、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注释】:耽:极爱好。 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哂: 讥笑。1.解词(1)有仙则名( )(2)无案牍之劳形( )(3)不营产业 ( ) (4)欢守志弥固( )2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 4.【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

4、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三、根据提示,读好怪体诗龙/虎虎/望/山山山湖湖湖湖湖/海海海海/会/仙仙仙仙仙仙仙仙上联:一龙二虎望三山下联: 22、短文两篇之爱莲说一、 基础落实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 )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 )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而( )不染,濯( )清涟( )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 )不枝( ),香远( )益( )清( ),亭亭( )净( )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 )何人?牡丹之爱,宜( )乎众矣!2、句子翻译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 ,也可以 ,我们学的爱莲说就属于这类文体,其作者是 (时代)的 (人名),本文选自 。4、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 、 。5、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 6、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 , 。7、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8、“与近朱者赤,近

6、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 。9、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二、温故知新1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2、解释“之”水陆草木之花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无丝竹之乱耳 ( )何陋之有( )3、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 、 4、(填写字母即可)下列诗句中咏菊的有 ,咏莲的有 ,咏牡丹的有 。A.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B.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7、。D.惟有绿荷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E.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三、课外拓展 岁寒三友松、竹、梅向称“三友”。或谮(说人坏话)竹于松、梅曰:“此中空空,安能与君友?”松、梅怒曰:“惟空空,故能为我友,所谓此中空洞常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也!” 呜呼!为君子者能如松梅之无信谗言,而为小人者自知其谗言之无益,而不入于君子之耳,则交道庶乎其有终矣!1、解释加横线的字词向称“三友”( )或谮竹于松、梅( )何止容卿数百人也( )为君子者能如松梅之无信谗言( )2、 用/标出朗读节奏而为小人者自知其谗言之无益3、 翻译句子所谓此中空洞常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也!” 4、 松、梅是如何对待他人对竹的诋毁的?

8、5、第一段以 、 描写为主,突出松、梅的高尚品质。第二段写作者的不尽感慨,以 、 表达方式为主。陋室铭课文理解 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答: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2、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特征:雅。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答: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5、作者既说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俚语扰耳俗务缠身。(意思对即可) 6、对于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