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二 苏教版选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4881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二 苏教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二 苏教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二 苏教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二 苏教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二 苏教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二 苏教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二 苏教版选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测评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的菌落是()A.分解尿素的细菌B.硝化细菌C.分解纤维素的细菌D.乳酸菌解析: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能将纤维素分解,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答案:C2.下列操作不属于微生物的分离步骤的是()A.稀释B.划线或涂布C.接斜面D.培养解析:土壤中微生物分离的步骤是:土壤取样样本稀释微生物培养和观察等,其中微生物分离过程主要在于接种阶段,通过平板划线法或者稀释涂布平板法,使得微生物充分稀释和分离,从而使得平板上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单个的细菌

2、,这样就达到了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目的。接斜面是在试管中扩大细菌数量或者短时间保存菌种的方法,不属于分离微生物的过程。答案:C3.在光亮处用一种培养液分别培养绿藻和酵母菌,其结果如右图所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培养液中()A.缺少无机盐B.含氧量太高C.缺少有机养分D.不含二氧化碳解析:绿藻为自养型生物,能够快速繁殖,说明该培养液不缺少无机盐。酵母菌为异养型生物,在该培养液中不能生长,说明缺少的是有机养分。而培养液中O2和CO2含量对二者的影响不是很大。答案:C4.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A.温度控制B

3、.溶氧控制C.pH控制D.酶的控制解析: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包括温度、pH、溶氧、通气与转速等外界条件。酶是自身调节物质,不属于外界发酵条件。答案:D5.酵母菌是人类培养出的第一种“家养微生物”。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培养液中,单位时间内在不同的氧气浓度下,下图所示的酵母菌相关指标与实际不相符的是()答案:D6.豆腐发酵过程中,毛霉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哪种物质的分解?()A.脂肪B.磷脂C.葡萄糖D.蛋白质解析: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虽然在毛霉生活的营养基质豆腐里,有比较多的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成分经过毛霉的分解变成小分子的有机物被吸收,但在细胞内转化成葡萄糖或其他营养成分,所

4、以其主要能源物质是葡萄糖。答案:C7.下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由图分析可知()A.随反应时间延长气体产量均下降B.发酵的最适温度在3040 C.温度达到50 时酶活性减弱D.此发酵过程中的最适pH为7解析:从图中曲线可看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产气量不同,在40 时产气量最多,说明此时酶活性最高。50 时开始时产气量多,但随时间延长,产气量越来越少,说明高温破坏了酶活性。从此图中不能得出最适pH。答案:C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

5、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C.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D.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解析:醋酸菌是嗜热菌,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A错误;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要先进行隔绝空气果酒发酵,再供氧进行果醋发酵,B错误;人工接种菌种单一,自然发酵菌群丰富,风味及品质更好,C错误;适当加大接种量,让菌体快速形成优势菌群,可以抑制杂菌生长,提高发酵速率,D正确。答案:D9.愈伤组织细胞在一种包含有必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了几个小时,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氘标记)。当这些细胞被固定后进行显微镜检测。利用放射自显影技术发现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6、那么被标记的化合物是()A.一种氨基酸B.尿嘧啶核糖核苷酸C.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葡萄糖答案:C10.有人测定了A、B、C、D四种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结果如下图表示。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认为在25 条件下竞争能力最强的生物和对温度适应范围最广的生物分别是()A.B和DB.B和CC.B和AD.A和C解析: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温度范围和适宜温度,温度过高,酶会失活;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最适温度下,酶活性最高,生物在此温度下生活得最好,竞争力最强;酶活性的范围越大,生物的生存温度范围就越广。答案:B11.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加酶洗衣粉作用特点的是()A.和B.和C.和D.和解析:本题借坐标曲

7、线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一般在40 左右,随温度升高,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洗涤效果下降,正确。当洗衣粉用量小于a时,在污染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洗涤用时比洗衣粉用量为a时多,当洗衣粉用量大于a时,则比洗衣粉用量为a时少,因此正确。答案:B12.目前,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属于酶应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是()A.酶对有机溶剂不敏感,但对高温、强酸、强碱非常敏感B.加酶洗衣粉因为额外添加了酶制剂,比普通洗衣粉更易污染环境C.固定化酶可以反复利用,但在固定时可能会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D.酶的催化功能很强,但需给以适当的营养物质才能较长时间维持其作用解析:酶对有机溶剂

8、非常敏感,容易失活;加酶洗衣粉可使洗涤剂朝低磷、无磷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酶催化过程中不需要任何营养供给。答案:C13.下列图形依次表示包埋法、吸附法、交联法的一组是()A.B.C.D.解析:本题考查酶固定的方法及对每种方法的原理的理解。是包埋法,吸附法,是交联法。答案:C14.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生成物质()A.砖红色B.黄色C.紫色D.蓝色答案:D15.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解析:培养基灭菌应

9、在分装到培养皿之前进行,A项错误。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菌种,必须灼烧接种环,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B项正确。从有机废水中分离的微生物是异养型生物,其培养不需要光照,C项错误。培养过程中应每隔12 h或24 h观察一次,D项错误。答案:B16.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常用萃取法、蒸馏法和压榨法,下列关于这三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蒸馏法的实验原理是利用水将芳香油溶解出来,再把水蒸发掉,剩余的就是芳香油B.压榨法的实验原理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C.萃取法的实验原理是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掉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D.蒸馏法适用于提取玫

10、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解析:蒸馏法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压榨法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萃取法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掉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它的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溶解在有机溶液中。答案:A17.下列关于植物芳香油提取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提取植物芳香油都必须用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压榨法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萃取法是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A.B.C.D.解析:水蒸

11、气蒸馏法的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适用于提取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如玫瑰精油、薄荷油等。萃取法的原理是植物芳香油易溶于有机溶剂,只要把溶剂蒸发出来,就可获得纯净的植物芳香油,适用范围较广。压榨法的原理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适用于易焦糊原料的提取,如柑橘、柠檬等。答案:B18.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技术是蛋白质研究的重要技术。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性,可将样品中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分离B.根据蛋白质所带电荷性质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等,可通过电泳分离蛋白质C.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D.根据蛋白质的

12、分子大小、密度不同,可通过离心沉降法分离蛋白质解析: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则可以透过半透膜,因此可以将蛋白质和溶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分离。答案:A19.右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的醋酸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的影响,试问曲线a、b、c分别代表()A.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B.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C.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D.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答案:A20.(2014江苏高考改编)某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发酵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装置可阻止空气进入,用于果酒发酵B.该装置便于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排出C.去除弯管中的水,该装置可满足果醋发酵时底层发酵液中大

13、量醋酸菌的呼吸D.去除弯管中的水后,该装置与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相似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发酵的相关知识。该装置中玻璃管中的H2O使发酵装置与空气隔绝,有利于果酒发酵,同时也便于果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出,故A、B两项正确。醋酸菌的呼吸是有氧呼吸,去除弯管中的H2O,该装置尽管与外界空气连通,但是果醋发酵液的底层仍缺O2,底层发酵液中醋酸菌的呼吸受抑制,故C项错误。该弯管与鹅颈瓶都能起到防止外界细菌进入的作用,故D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11分)苹果醋是指以苹果汁经发酵而成的苹果原醋,再兑以苹果汁等原料而成的饮品。既有淡淡的醋味,又有果汁的香甜,喝起来非常爽口。苹果醋还能

14、保健养生、消除疲劳、美容养颜,是目前大众非常喜爱的饮品。下图是苹果醋的制作流程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鲜苹果汁高纯度苹果酒苹果原醋+苹果汁等原料苹果醋(1)为了提高该微生物的利用率,最好用方法对其进行固定。若要检测是否产生了苹果酒可用试剂进行检测。(2)过程中使用到的微生物是,该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该微生物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方法是:第一步:配置培养基。该培养基必须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等基本营养成分。第二步:对培养基用方法进行灭菌。第三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第四步:培养。温度控制在。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解析:(1)微生物可用包埋法进行固定。检测酒精用酸性重铬酸钾,显示灰绿色。(2)由酒精得到原醋用醋酸菌进行发酵。醋酸菌是异养需氧型。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等。培养基用高压蒸汽法进行灭菌。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涂布平板法。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035 。答案:(1)包埋重铬酸钾(2)醋酸菌异养需氧水、碳源、氮源、无机盐高压蒸汽平板划线法、涂布平板法3035 22.(10分)某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加酶洗衣粉最适温度的测定”实验。下表是他们记录的不同温度除去不同污渍所需时间(单位:分钟)的对照表,请依据表中数据作答。水温/1020304050607080植物油48393020171112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