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 第7章 第九节 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4214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 第7章 第九节 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 第7章 第九节 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 第7章 第九节 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 第7章 第九节 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 第7章 第九节 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 第7章 第九节 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 第7章 第九节 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九节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转动滚摆,将弦线均匀地绕在它的木轴上,这时软弹簧处于伸长状态,释放滚摆后,由于弹簧的拉力,使滚摆飞速地旋转,待弹簧恢复到平衡位置时,由于滚摆转动的惯性,再一次将弹簧拉长,如此反复地运动找些器材动手做一做,并想一想其中的道理1理解实验的设计思路,明确实验中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2会根据实验中打出的纸带测定物体下落的距离,掌握测量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方法3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能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实验结论4能定量地分析实验产生的误差,并能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小误差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重物下落的高度等于纸带上某两点的距离3根据纸带求速度:

2、(1)测量瞬时速度更为简单而准确的方法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2)推导过程:由于纸带做匀加速运动,故有A、C之间的平均速度vAC又根据速度公式有vBvAat,vCvBat,故有vBvAvCvB,即2vBvAvC,从而,vBvAC.1为了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铁架台,低压交流电源,复写纸,纸带,秒表,低压直流电源,导线,电键,天平,重锤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有:_;缺少的器材是:_.答案:秒表、低压直流电源、天平打点计时器、刻度尺2在“利用重锤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D)A重锤下落的实验高

3、度大于测量值B重锤下落的实验高度小于测量值C重锤实际末速度v大于gt(g为重力加速度,t为下落时间)D重锤实际末速度v小于gt3(多选)在本实验中,对于自由下落的重物,下列选择的条件哪种更为有利(CD)A只要足够重就可以B只要体积足够小就可以C既要足够重,又要体积非常小D应该密度大些,还应便于夹紧纸带,使纸带随同运动时不致扭曲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关于某一点的速度能否根据vgt或v来求解?答案:不能根据这两个公式来求,因为只要认为加速度为g,机械能当然守恒,即相当于用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况且用vgt计算出的速度比实际值大,会得出机械能增加的结论,而因为摩擦阻力的影响,机械

4、能应该减少所以速度应从纸带上直接测量计算,即根据匀变速运动的物体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解本实验应用这种方法从纸带上求出速度,才是重物运动到该点时的实际速度5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200 g的重锤拖着纸带由静止开始下落,在下落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在纸带上选取三个相邻计数点A、B和C,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O为重锤开始下落时记录的点,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长度单位是 cm,当地重力加速度g为9.80 m/s2.(1)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B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从打下计数点O到打

5、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减少量Ep_,重锤动能增加量Ek_(保留三位有效数学)答案:(1)2.91 m/s(2)0.856 J0.847 J6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所用重锤的质量m1.0 kg,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的数据为起始点O到该点的距离),则在打B点时,重锤的速度vB_m/s,重锤的动能EKB_J,从开始下落到打B点,重锤的势能减少量是_J(取两位有效数字)(2)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则以v2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线应是如图所示中的() 解析:根据vv得vBm/s0.79 m/s.B点的动能为

6、EkBmv1(0.79)2 J0.31 J.重锤的势能减少量为Epmgh19.832.4103 J0.32 J.因为mghmv2,故v2h,作出的v2h图线应为过原点的直线,正确的选项为C.答案:(1)0.790.310.32(2)C7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 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 kg.甲、乙、丙三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打出三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1、2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18 cm、0.19 cm和0.25 cm.可见其中肯定有一位学生在操作上有错误,错误操作是_.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

7、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 s)那么:(1)纸带_端与重物相连;(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3)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是Ep_,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_(取g9.8 m/s2);(4)通过计算,数值上Ep_Ek(填“”“”或“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误差的一部分来自于空气阻力及纸带和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的摩擦,故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应等于动能增加量和克服阻力做功之和,所以此题在计算结果上肯定是重力势能减少得多,动能增加得少(5)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机械能守恒8在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起始点O点到A、B、C、D、E各点的距离分别为hA、hB、hC、hD、hE.如果重物的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f,则在打B、D两点时,重物的速度vB_vD_如果选择起始点的位置为零势能参考点,则在打B、D两点时重物的机械能EB_,ED_,若EB_ED,则说明重物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解析:vBf,vDf,EBmv(mghB),EDmv(mghD),若相等,则证明机械能守恒答案:f fmf2(hChA)2mghB mf2(hEhC)2mghD -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