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练习 人民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214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练习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练习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练习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练习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练习 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练习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练习 人民版必修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随堂作业练双基一、选择题知识点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著名学者林岗在超大规模国家的近代化中说,“中国近代化的故事很可能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挣扎和崩溃;第二章是主权重建;第三章是城市经济;第四章是自由民主的法治程序。”根据这一观点,“主权重建”开始的年代和标志性事件是()A1911年辛亥革命B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1978年改革开放D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方略答案:B解析:“挣扎和崩溃”应该是指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主权重建”应该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获得了主权独立,故B项符合题意;“城市经济”应该是指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199

2、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方略,“自由民主的法治程序”开始。2“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为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B全世界都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了D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从此得以完成答案:C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于1949年9月,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国家对其都不承认,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还有一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需要完成,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项。3民主人士张澜在谈到中国

3、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时说:“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共同纲领规定的政治制度和原则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 BC D答案:A解析:解此题用排除法,当时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共同纲领没有体现社会主义原则,故错误。知识点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42014年9月5日,习近平在某纪念大会上说:“60年前,我们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同经过普选产生的1 2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一道,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

4、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答案:C解析:由“2014年”“60年前”可推断,这次大会是为纪念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60周年而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项说法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都属于基本政治制度,故A、B两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而非根本政治制度,D项错误。5毛泽东说,“在座的各位和广大积极分子为什么拥护这个(1954年)宪法草案呢?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总结了经验,一条是结合了原则性和灵活性。”“这个(1954年)宪法草案”所坚持的原则

5、有()A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B民主集中原则和自由主义原则C三权分立原则和法律至上原则D议会至上原则和人民主权原则答案:A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该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A项正确。6右图是1949年9月28日人民日报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议案等的报道,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初步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完成C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答案:A解析:根据“1949年9月28日”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故A项正确

6、;此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没有彻底完成,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故排除B、D两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只是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直到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才将其正式定为国歌,C项错误。7经过各党派各单位各方面充分的民主协商,2013年2月1日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其人选整体结构为:“中共委员人选占39.9%,非中共委员人选占60.1%,妇女委员人选占17.8%,高于十一届一次会议时的比例,五十六个民族都有委员人选。”这反映了()A中共在政协中具有领导地位B政协是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C民主监督是政协的

7、主要职能D政协是重要的国家权力机关答案:B解析:中共委员人选占39.9%并不能体现出中共在政协中的领导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中委员人选包括民主党派、少数民族和妇女,更多地体现了政协统一战线的性质,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提供了政协委员人选的比例,不能看出其职能,故C项错误;政协并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故D项错误。81954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A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B反映出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明确了人民政协是国

8、家权力机关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答案:A解析:“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的职能,A项正确;政协建立于1949年,排除B项;1954年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政协不再是国家权力机关,排除C项;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于1956年,排除D项。知识点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9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C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答案:C

9、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可知“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的现实国情,是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1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内蒙古自治区于1947年5月1日成立;西藏自治区于1965年9月9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1955年10月1日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于1958年10月25日成立;

10、广西壮族自治区于1958年3月15日成立。11“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成立,是新疆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重大胜利。”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是()A新疆不再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B有助于加强和巩固各民族间的信任和团结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组成人员全部来自维吾尔族D新疆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B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力,故A项错误;我国通过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进一步加强

11、了新疆等地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合作,B项正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组成人员除维吾尔族外还有其他民族,故C项错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故D项错误。122007年,中共中央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A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率先迈入新民主主义社会C率先摆脱外来压迫实现民族独立D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答案:A解析:关键信息是“自治区”“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我国

12、政府结合我国民族实际状况,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4年9月15日开幕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有1 226名代表,包括了我国所有的民主阶级和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工农业劳动模范,军队的英雄人物,著名的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工作者,工商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各民族各阶层的代表。材料二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材料一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怎样构成的

13、?反映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特点?(2)材料二中的“里程碑”指什么?为什么被称为“里程碑”?(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经济基础、活动原则分别是什么?答案:(1)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全国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构成。特点:具有广泛性和平等性。(2)“里程碑”: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原因:1954年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的基本建立,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3)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

14、、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根据所学分析,为什么说我国的政党制度最符合我国国情?(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有何积极作用?(3)与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相比,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有何特色?答案:(1)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国家的发展强大需要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同舟共济。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有团结合作的经历。政协制度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2)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3)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三权分立、政党竞争的特色。课

15、后作业提能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英国泰晤士报曾用四个版面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的有关北京的报道,其中这样写道:“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这报道的事件应该是()A三大战役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三大改造的完成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可知,这报道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不能称为“亚洲划时代的历史时刻”。2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