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六十三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1005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安阳六十三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南省安阳六十三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南省安阳六十三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南省安阳六十三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南省安阳六十三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安阳六十三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安阳六十三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河南省安阳六十三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2分)1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榨取果汁C冰雪融化D呼吸作用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过滤C加热液体D熄灭酒精灯3我国自2015年1月1日起,对地级及以上城市执行空气质量监测新标准,监测数据包括可吸入颗粒(PM10)、细微粒物(PM2.5)、SO2、NO2、O3和CO等6项指标某同学对SO2、NO2、O3和CO四种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O

2、3属于单质BSO2、NO2和CO都属于氧化物CSO2、NO2中都含有氧分子DSO2、NO2、O3和CO中都含有氧元素4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烟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5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主要操作步骤有: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加热;收集氧气; 停止加热;将导管移出水面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一一一一一B一一一一C一一一一一D一一一一一6某药品说明书注明:本品每g含碘15mg,镁65mg

3、,铜2mg,锌1mg此处所标成分是指()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7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A食物变质分子构成发生了变化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D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8跟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是原子的()A电子层数B最外层电子数C核内质子数D核外电子数9胭脂红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其化学式是C20H11N2O10S3Na3下列关于胭脂红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B1个胭脂红分子中含有49个原子C该化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4g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

4、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D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11按照物质分类及化合价规律排列的Mn、S、MnO2、SO2、K2MnO4、 六种物质中,最后一种物质为()AKMnO4BNa2SO3CCuSO4DCu2S12如图所示的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C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表示的是阳离子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用下列符合题意要求

5、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氖气(1)占空气体积分数最大的是;(2)能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红光的气体是14奇妙的化学王国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这些数字在化学符号的不同位置表示不同的含义请你试着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1)SO2;(2)Fe2+15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现有铁粉;液氧;海水;洁净的空气;氧化镁;冰水混合物,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序号)16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关于水的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化学兴趣小组定期对安阳河进行取样测试,除去水样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在生活中

6、,经常用区分硬水和软水;如果发现水的硬度高,用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17如图表示水消毒时所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写出该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18写出下列符合题意的化学符号表达式:(1)淡黄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有刺激气味且对空气污染的反应:;(2)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3)用暗紫色固体制取氧气的反应:;(4)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有大量白烟生成的反应:(5)请写出上述反应中(3)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19现有三瓶无色气体,分别是空气、氧气和氮气,请设计实验将它们一一区分20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

7、化丙烯”,其化学式为C3H6S,能杀菌,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请从硫化丙烯的化学式中获得的信息写出两条:(1);(2)21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在具支试管中铺上一层玻璃棉,用于保护反应管;注射器提前连接好,装入100mL水实验时,将橡皮塞取下,取一定量的白磷放入具支试管底部的玻璃棉上,塞紧橡皮塞(并用拇指压住),在试管底部稍微加热,白磷燃烧回答下列问题:(1)待反应结束,装置完全冷却后,注射器内的水进入具支试管的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若进水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是(2)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的运动方向为22如图为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请根据

8、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铝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4)铝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四、综合应用(共10分)23(10分)(2015秋安阳校级期中)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2)写出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如何验满(3)实验室常用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则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填字母)收集氨气的装置只能用E,而不能用C或D,由此可知氨气应具有的性质是(4)小华欲用F装置

9、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则气体应从(选填“a”或“b”)口进入(5)已知化肥硝酸铵的化学式(NH4NO3),试求:硝酸钾中N、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为了保证某一农作物获得3.5kg氮元素,则需要多少千克硝酸钾?(写出步骤)2015-2016学年河南省安阳六十三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2分)1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榨取果汁C冰雪融化D呼吸作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

10、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榨取果汁只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

11、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过滤C加热液体D熄灭酒精灯【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过滤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

12、,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我国自2015年1月1日起,对地级及以上城市执行空气质量监测新标准,监测数据包括可吸入颗粒(PM10)、细微粒物(PM2.5)、SO2、NO2、O3和CO等6项指标某同学对SO2、NO2、O3和CO四种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O3属于单质BSO2、NO2和CO都属于氧化物CSO2、NO2中都含

13、有氧分子DSO2、NO2、O3和CO中都含有氧元素【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单质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解答】解:AO3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正确;BSO2、NO2和CO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并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正确;C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二氧化氮是由二氧化氮分子构成的,其中不含氧分子,故错误;D由化学式SO2、NO2、O3、CO可知,这四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故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氧化物、单质的概念、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烟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