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体把握数学课堂》专题讲座

上传人:开*** 文档编号:8684738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PTX 页数:57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整体把握数学课堂》专题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从整体把握数学课堂》专题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从整体把握数学课堂》专题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从整体把握数学课堂》专题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从整体把握数学课堂》专题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整体把握数学课堂》专题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整体把握数学课堂》专题讲座(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堂,红寺堡第二小学 马汉兰,一、重备课 二、重过程 三、重方法 四、要行动,一、重备课 课下教师: 要把书读厚联系整体 课上教学生: 能把书读薄抓住本质 (把重点知识提炼出来,烙在学生身上),二、重过程 14岁前孩子重点是长大(发展脑力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一定要顺着学生的思维,其它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 史宁中 学习过程好了,结果不会差 学生动起来了,结果会更好,课堂中师生互动交往行为表现图,三、重方法 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 关注点: 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间的联系 多层次剖析,获得内在发展 进行知识构建,培养思维发展,四、要行动 哑巴 管好自己的嘴巴少讲精讲

2、 忍者 不要随意打断学生发言 懒汉 敢于把问题踢给学生 大忽悠鼓励学生点燃学习兴趣 教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反思 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哑巴 管好自己的嘴巴少讲精讲 “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 【巴西】保罗弗莱雷 (1)精心设计问题 1、围绕核心问题构建问题链、体现整体性 2、问题有适当的思维跨度(层次性)、综合性 (2)不要把小孩子当老孩子教、当专家教 (3)当自己讲不清楚就不要讲,让孩子去讲去悟,忍者 不要随意打断学生发言 学会听 (1)不随意打断学生 发言 (2)听学生回答的“实质” (3)能抓住回答中的闪光点 (4)听学生回答的漏洞 (5)听学生之间的

3、争论 (6)督促其他学生倾听回答,懒汉 敢于把问题踢给学生 (1)让孩子在错因中明算理,寻找正确方法 (2)让学生在多样中求统一,学会提炼知识、优化方法 大忽悠鼓励学生点燃学习兴趣, 教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大忽悠鼓励学生点燃学习兴趣,教会自主学习的方法,(1)使学生爱学数学兴趣、求知欲 (2)使学生会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 (3)发展学生的认识力获得内在发展,反思 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1) 学生懂了什么?没懂什么?不懂的原因在哪里?通过这些信息反馈对自己的教学作出反思,调整教学策略 。 (2)课堂多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而不是“你知道吗?”。 (3)对自己提问作出预设:“如果我是学生,会怎么

4、回答这个问题”,并进一步追问自己,如果学生这样回答了,我又该怎么办?,总之,不同的知识需要不同的变式方法训练,但要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本质不变,变化非本质特征,使知识在不同情景下应用,以促进迁移。宗旨也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形成技能。,一名青年骨干教师的行动,好教师的四大经营之道,(一)穿一双磨不破的鞋子(身) (二)向负面情绪说再见 (心) (三)寻得精神活水來 (灵) (四)乐在学习发展(专业成长),感谢您的倾听! 敬请您指导!,5、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不容乐观,(1)问题思维水平偏低问题被分解地过细、过碎 (2)提问方法单一,缺乏启发性简单的问答, (3)提问后等待时间把握不适当提问后留给学生

5、思考时间不是很充足。 (4)对学生回答的评价重结果轻过程 对于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较少 (5)提问后的理答重预设,轻生成把学生向自己预想的结论牵引,缺乏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机智地进行生成性教学。 (6)课堂上学生提问少对学生提问重视不够,也很少有意识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2、启发思维目的的有效落实,认知冲突是诱发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动力 (1)问在学生易错之处 (2)问在教材冲突之处 (3)问在新旧知识冲突之处,开展课堂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望,闻,问,切,观课,说课,品(评)课,听课,课堂中师生互动交往行为表现图,望-观课,望是看,观察的意思,这里代指“观课” 。 作为课堂观察者,我们需要深入课堂现

6、场,“睁大眼睛”详察细看,对课堂教学现状即可获得全面的认识。在观察中,我们尽可能多地要进行参与式观察,学会察言观色、体察入微,这样才能了解课堂教学的真切情况。 那么怎样能够做到参与式观察呢?参与式观察对我们听课有哪些要求呢?,一、望-观课,1. 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是课堂教学的“神”,课堂中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的。 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准确清晰,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在观察中要注意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师是用什么方法达成教学目标的?,闻-听课,闻是听见、听到的意思,这里代指“听课” 。 作为课

7、堂观察者,通过深入课堂,亲临现场,“有意识”地使自己沉浸在课堂教学的本土原貌里,去倾听、感受、体悟这一节课,而聚精会神地倾听则是评课者的基本素养和评课的起点,更是“切”这一环节的基础与关键所在。所谓“多闻,质而守之”,“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作为课堂观察者,要“闻”到课堂生命脉搏的跳动、师生在课堂中生命的呼声,只有善“闻”,才能得到平时所听不到的声音。 因此,就“闻”而言,我们需要关注的具体“内容”有,2.问老师。,这是一种学习式的咨询或请教问教师本人自己对本次教学的设计思路、自己对本次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认识、自己对本节课教学后的满意程度与感受以及自己对本节课程教学的评价。 问老师

8、是评课的重要环节,作为评课者在评议这一节课之前,非常有必要听听老师本人的想法,以做到“知己知彼”,尽可能使后面“切”的过程中言之有物、有的放矢。,3.问学生。,这是一种求证式的澄清性追问问学生的真实感受,问学生对内容的把握,问学生对教学的评价,问学生对教学的方法的意见,问学生对改进教学的意见或建议等,甚至也可以就教学效果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对本节课程教学做到“心中有数”。,问-说课,问是问询的意思,在这里代指“说课” 。 问的内容涉及范围很广,是获取课程教学信息的重要途径。作为评课者,通过深入课堂,亲临教学现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知之后,就需要通过问老师、问学生

9、以及问自己这三种不同的教学现场“当事人”的“三角互证”,对课堂教学的设计思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教学方法艺术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把握,即对课堂教学的预设性、生成性、科学性的把握与驾驭做到“胸有成竹”。因此,就“问”而言,我们需要关注的具体“内容”有:,1.评(品)课的内容,我们可以围绕“课”本身来谈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的设计思想、教学效果、师生互动、教学智慧、内容把握、教学组织形式,等等。,切-评(品)课,切是切磋的意思,在这里代指“评(品)课” 。 “切”是在前面“望”、“闻”、“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认识与把握,是评课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为关键、最为精彩的环节。就

10、评课本身而言,评课者要“评”的是“课”而不是授课的人。为此,需要反对或批判评课中过分强调教师的表现,将教师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或过多地关注了学生的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而忽视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因此,就“切”而言,我们需要关注的具体“内容”有:,思考,“望”、“闻”、“问”、“切”是课堂观察过程中的四个不同的环节,他们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的联系,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严密的闭合系统,在评课中各有其独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 在评课中“望”而不“闻”,或“闻”而不“望”,或“望”“闻”而不“问”都可能导致肤浅与片面,要想对教师的课程教学做出全面正确的判断,就必须将四者有机结合起来,联合运用

11、。只有“望”得真真切切、“闻”得清清楚楚、“问”得明明白白,才能“切”出水平,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对症下药”。这就要求课堂观察者积极思考、客观分析、认真甄别,透过现象抓住教学有效性的本质,做到准确论断,课堂观察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追求。,思考,“望”、“闻”、“问”、“切”是课堂观察的一种品质,更是体现课堂观察价值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将评课当作提升自我专业品质,当作一种现场学习的良好的机会,当作一种“课堂志”的“田野”考察,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课堂生命活力的涌动。,1.问自己。,这是一种反省吾身的自我追问或扪心自问如果是自己来组织这样一节课程的教学,自己会怎样组织?自

12、己会有比他更高明的设计思路吗?在这样一节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自己有无启发,为什么?有无创新之处,为什么? 最后再考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是什么?自己有何改进的意见与建议。,(二)透过评课看教学评价,只求全面,没有重点。主题相关 只说现象,缺少分析。专业视角 只讲好坏,不提建议。共同体缺失 只有罗列,不会提炼。专业能力 教材分析、教法理解、过程点评、提炼重构 整体性、综合性的课堂,经验直觉的判断,关注定性描述,以质性的方式收集资料。,无尽藏尼对六祖慧能说:“我研读涅盘经多年,劫仍有许多不解之处,希望能得到指教。” 慧能对她说:“我不识字,请你把经读给我听,这样我或许可以帮你解决一些问题。” 无尽藏

13、尼笑道:“你连字都不识,怎谈得上解释经典呢?” 慧能对她说:“真理是与文字无关的,真理好像天上的明月,而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并不就是明月,看月也不一定必须透过手指,不是这样吗?”,六祖坛经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受欢迎老师的特质,1 . 以身作则、言行合一 2 . 对事不对人 3 . 知识丰富、教学生动 4 . 关心学生 5 . 适切的幽默感,不受欢迎老师的特质,1 . 侮辱讽刺学生 2 . 无法控制情绪 3 . 对学生持负面看法 4 . 否定学生感受 5 . 连坐处罚,总体有效教师特征和无效教师特征对照表,一、1班数学实践活动 各位家长: 你们好!最近一周我将指导孩子

14、们在课堂上认识人民币以及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而人民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特殊商品,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不能空空无物,必须依托我国发行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来学习,尤其是换币、付币的学习、练习,缺少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这个过程,他们很难掌握,但如果让学生带真币到课堂上学习,这样不安全,会给家长带来负担;如果让学生购买现在市面上的模拟人民币(上面绘制了卡通图案,并标有“儿童银行”字样)或复印钱币,这都不太合适。所以,我想利用课堂学习和家中模拟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帮助孩子们认识人民币,特安排以下几个数学实践活动,请家长们予以配合。,一名老教师的访谈,X,教学反思,一名青年骨干教师的行动,(4月21日)实践活动一:

15、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以及元、角之间的关系 1、请家长拿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孩子对其进行分类(按材质可分为纸币和硬币;按币值可分为分币、角币、元币),说说每种人民币的面值和图案、色彩特点(正面和背面都说说)。 2、通过和孩子展开等价的换钱活动,让孩子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和1元、1角的币值的大小。知道1元=10角。 3、参考书上例2,进行纸币兑换活动:一张1元币可以换( )张1角币,一张1元币可以换( )张2角币,一张1元币可以换( )张5角币,一张5角币可以换( )张1角币,一张2角币可以换( )张1角币。 4、参考书上例2,进行硬币兑换活动:1个1元硬币可以换( )个1角硬

16、币,一个1元硬币可以换( )个5角硬币,1个5角硬币可以换( )个1角硬币。 5、进行硬币和纸币之间的兑换活动。,(4月22日)实践活动二: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认识人民币单位“分” 1、参考书上例3,和孩子展开等价的换钱活动,让孩子知道面值是2元、5元、10元的人民币与面值是1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2、参考书上例3,和孩子展开等价的换钱活动,让孩子知道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与面值是10元人民币之间的关系,还有100元与50元之间的关系。 3、参考书上例4,通过活动,让孩子认识以“分”为单位的分币1分、2分、5分,并且知道1角=10分。,(4月23日)实践活动三: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认识用小数表示的物品价格 1、参考书上例5,通过操作,让孩子掌握换算的基本方法。如:家长出示1张1元纸币(或1个1元的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