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区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区工作汇报

上传人:开*** 文档编号:86847055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秀洲区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区工作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秀洲区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区工作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秀洲区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区工作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秀洲区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区工作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秀洲区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区工作汇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秀洲区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区工作汇报秀洲区人民政府 2013年11月6日一、概况秀洲区位于浙江省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 地,居沪、杭、苏金三角中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全区设有5镇2街道,143社区(村),户籍人口 329417人。 2012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34.71亿元,财政预算内收入 33.4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7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336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279元。区内现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80个,区疾控中 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民营综合医院各1家,在建 精神康复中心1家,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一体化管理 达

2、100%。2011年11月秀洲区列入浙江省卫生应急示范区试点创 建县区。二年来,秀洲区以创建省级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区为 载体,以“一案三制”建设为重点,以核心能力建设为抓手, 以部门协调联动为机制,加大卫生应急投入,卫生应急组织 网络、卫生应急队伍工作能力、卫生应急管理制度和应急预 案、物资储备和装备等方面得到全面完善和提高。二、全面推进卫生应急各项工作2012年和2013年,区政府先后将创建卫生应急示范区 工作列为秀洲区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工程,建立起了 “预防 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运转协 调”的长态化、系统化卫生应急工作格局。(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区委、区政府、各

3、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和卫生应急工作,把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区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卫生应急职责明确,公共卫生工作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镇(街道)有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及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组,并落实科室和人员,村有公共卫生联络员和社区责任医生。各医疗卫生单位均成立卫生应急办公室,有专人负责卫生应急日常工作,卫生应急年初有计划,年底有总结,工作制度健全,卫生应急工作有序开展。(二)完善卫生应急联动机制,着力形成联防联控工作合力。一是部门联合实现联防联控。为整合我区各类行政资 源,提高应对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 区委、区政

4、府组建社会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与区公安分局110 指挥中心合署,成立秀洲区社会应急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出 台社会应急联动工作暂行规定,明确部门职责。同时,区卫 生部门与各相关部门建立了学校卫生合作、辐射安全监管、 打击非法行医衔接配合、动物疫病及地方病防控、卫生应急科普培训、新居民儿童和妇幼保健服务管理等协调机制,切 实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风险隐患排查和事件处置的联 动合作机制。二是社会动员实现群防群控。一方面普及卫生应急科普 知识,各医疗单位均制定年度卫生应急宣传和科普教育工作 计划。各镇(街道)医疗单位、社区、企业、机关等积极配 合卫生、红十会、计生协会、教育、安监等部门实施秀洲区 现场救

5、护知识普及性培训“五进”活动、现场救护知识纳入 学校体育教学、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急救 护培训、“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宣传教 育、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中小学生暑期安全专项教育 等活动卫生应急科普宣传活动100余场次。发放应急救护 手册、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折页、安全自救互救宣 传画报2套(4张)、家庭急救包等宣传品向社区、学校、企 业发放;第二方面,广泛开展卫生应急宣传报道。先后在嘉 兴电视台、嘉兴日报、秀洲信息等主流媒体、政务刊物发表 各类卫生应急信息和科普知识28篇次,其中省卫生厅网站和 浙江卫生、浙江卫生应急录用4篇,有效提高广大 人民群众对各类突发公

6、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度。(三)强化卫生应急保障机制。一是制度性保证卫生应急工作经费。各类重大公共卫生 服务及卫生事业经费足额保障到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 经费达47. 7元,新居民公共卫生管理服务“以奖代补”经 费人均9元,免疫规划免费接种、艾滋病、结核病防治、地方病防治等专项经费足额保障。同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应 急处置需要,区财政设立200万元突发事件应急专项基金, 各镇(街道)也均安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经费,用于突 发公共事件处置经费保障。2012-2013年区、镇二级财政安 排灭螺、应急接种、人感染H7N9防控、“菲特”防病等各类 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经费近300万元。二是专项安排卫生应急

7、示范创建工作经费。卫生应急示 范区创建连续二年列入秀洲区八大民生工程,区、镇二级财 政安排专项经费63万元(其中区卫生应急建设工作经费40 万元、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安排卫生应急示范镇创建工 作经费23万元),用于卫生应急装备、物资储备、队伍建设 等建设。三是全力提升疾控监测水平。2011年12月投资额8760 万元的区公共卫生中心投入使用,疾控中心实验室面积达 2032平方米,配备气相色谱、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生物安 全实验室、PCR等先进仪器设备,目前,实验室A类设备迗 标率92. 3%,B类设备迗标率75. 7 %,检验机构通过计量认 证和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计量认证项目迗208项

8、,食品 检验认证项目147个。(四)全面提升卫生应急能力建设。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区、 镇两级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对照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 录,加强卫生应急队伍能力和应急装备建设。一是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区政府、卫生部门制定出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 救援应急预案、重点传染病、自然灾害等一系列专项应急预 案24个,技术方案65个,形成了系统全面科学的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二是完善基层卫生应急专业队伍体系。按照突发事件 的种类和相关专业要求,区计卫局下发秀洲区卫生应急专 家咨询管理办法(试行)与秀洲区卫生应急队伍管

9、理办 法,进一步规范卫生应急专家咨询管理与卫生应急队伍的 建设。区卫生行政部门组建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卫 生应急办公室,落实人员负责卫生应急日常工作,区疾控中 心和卫生监督所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定科室和人员负 责卫生应急工作,形成上下对口、分级负责、信息畅通、指 挥有力的卫生应急管理网络。2013年我局调整完善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并分组成立 区级应急管理、突发急性传染病、中毒处置、辐射处置、紧 急医学救援、心理救援队伍,现有专家委员会成员22名、 卫生应急和医疗救援专家库28名、卫生应急队员35名、医 疗救援队员26名,同时各医疗单位分别建立卫生应急队伍

10、 和医疗救援队伍小分队,分别在相关领域开展技术指导、应 急处置,参与卫生政策、工作方案的制定。三是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及装备机制。根据我区现场应急 处置的需求和标准,采取区、镇分级装备,信息储备与实物 储备相结合的物资储备机制。在区疾控中心和区卫生监督所 分别设置了卫生应急贮备仓库,投入42万元,为区镇二级 新增一批必备的现场快速检测、消杀药械及个人防护用品 等,区疾控中心传染病卫生应急装备迗到省卫生厅规定要求的75%、区卫生监督机构快速检测装备率迗96. 49%及执法取 证设备装备率达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基层综合性的 应急物资仓库,配备现场处置装备(现场流行病调查作业箱、 数码相机、笔

11、记本电脑、现场免疫接种箱、感染性样本转运 箱、样品采样箱、扩音器等)和个体生物防护储备、消杀装 备及药品储备,并重点做好抢救用药品、医疗器械及卫生应 急装备的动态储备工作。物资储备实行分级管理,统一调度。 除了实物储备外,还建立信息储备、资金储备机制,做到调 配得当,能满足一般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处置需求和防护需 要。四是实施大练兵大比武,多层次开展培训与演练。 2012-2013年全区卫生系统实施大练兵大比武,区、镇二级共 组织各级卫生应急和医疗救援培训、技能比武44期(卫生局 10期、疾控中心10期、监督所4期、基层医疗单位20期以 上); 2012-2013年区计卫局组织疾控中心、卫生监督

12、所、各 医疗单位开展4次卫生应急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处置应急演练、基层医疗单位卫生应急拉练、放射事 故应急模拟演练、职业中毒应急模拟演练);各医疗单位每 年自行组织演练1次以上,学校也积极组织消防安全、防震 减灾等演练,通过多层次培训,我区应急队伍反应能力得到 有效提升。(五)规范监测预警,高效处置预警信息。一是加强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信息报 告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预警机制,全区建立疾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学生症状 和因病缺课监测、死因监测、非法行医哨点、食品安全风险 监测与评估、肠道传染病及自然疫源等传染病监测等各类监 测预警报

13、告系统,编印秀洲区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监测报告、秀洲区中小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风险评估、 卫生应急简报等工作简报,累计处置各类传染病预警信 息293条,法定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报告率、及 时率均迖100%、预警信息调查处置率100%,切实提高各类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和综合分析能力。二是切实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风险隐患排查。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医疗机构肠道传染 病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人间布病重点人群、学校 卫生安全、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等风险隐患排查和主动监测 工作。三是科学处置,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2012年全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70. 68/10万,与去 年同期相比下降20. 19%,低于全省209. 14 / 10万和嘉兴 192. 90/10万。2012年以来先后处置手足口病等传染病聚集 性疫情73起,实施学校班级临时停课77次,并先后成功处 置大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