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选择题(四) 北师大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28559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选择题(四)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选择题(四)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选择题(四)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选择题(四)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选择题(四) 北师大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选择题精选(四)1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2.“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 争后3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首次遭到西方国 家的侵略 B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4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

2、”,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5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内容能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哪个屈辱条约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6五四运动之所以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原因是:( )A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7中共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3、”了。这里的“新”不包括:( )A革命出现了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革命开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C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了革命的指导思想 D革命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8北伐战争胜利的最大意义在于:( )A.首创了国共合作的形式 B.战争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9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 运动失败了。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A国共两党分裂了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了革命 D北伐战争失败了10. 胡锦涛总书记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

4、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 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11.某影视剧制作中心准备拍摄电视连续剧一代伟人毛泽东,下列镜头不应该出现的是( )A.毛泽东领导南昌起义 B.毛泽东带领军队进军井冈山C.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紧紧握手 D.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12.“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 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

5、史事件是( )A.井冈山会师 B.红军长征 C.挺进大别山 D.辛亥革命13.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表达了红军哪一次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 )A.遵义会议 B.会宁会师 C.井冈山会师 D.吴起镇会师14.20世纪30年代,卢沟桥畔的隆隆炮声震惊了世界,佟麟阁激励将士:“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此情景发生于(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15.在徐州会战中,最能体现中国军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精神的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临沂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16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

6、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土地 C打开中国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17.有这样一座城市,他为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他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了30万中国军民而饮恨。这个城市是 (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18.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最重要的经验教训是:A利用国民党新军阀混战的形式举行起义是可行的B通过攻占大城市以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C必须坚持中共领导下的武装斗争D创建新型的人民军队是革命不断发展的保障19.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是( )A.满足广大人民的愿望 B.赢得时间准备内战C.争取和平民主 D.加强国共合作20.某部小说

7、的故事梗概如下: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那么下列题目中最适合这部小说的是A.鸦片战争的烽烟 B.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C.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D.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21.国民党军队悍然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 )。 A.全面内战的爆发 B.重点进攻的开始 C.第二次国共合作再次破裂 D.国共双方军事力量的悬殊22.新文化运动的旗号是 A.“自强”、“求富” B.社会主义C.民主和科学 D.”师夷长技以自强” 23.对陈独秀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B.民主革命的追求者C.开启思想闸门的解放者 D.儒家学说的捍卫者24.下列侵华战

8、争中,时间最短的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抗日战争25.“俄国从北方英国从西方,法国从南方日本从东方,虎视眈眈,时刻准备扑向中国,中国处于他们的包围之中,岌岌可危”中国出现这样的民族危机是在下列哪一侵略战争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6.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认识不正确的是A.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B.半封建是指保存封建主义,又发展资本主义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部分国家独立自主权D.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帝国主义间接统治27. 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9、开始于( )。 A. 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B. 南昌起义 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28.红军的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时间是( )。A. 1933年10月 B. 1934年10月 C. 1935年10月 D. 1936年10月29.“公车上书”里提出 要“变法”,这里的“变法”是要建立资产阶级 A.君主专制政体B.君主立宪制度 C.民主共和政体D.三权分立制度30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1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

10、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你知道中国近代与第二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32.有人认为,“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是黄海海战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其中在“黄海海面炮声”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是( )A戚继光抗击倭寇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邓世昌等官兵英勇战斗33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使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顽固守旧的清政府B“

11、贱买贵卖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34. 1949年2月人名解放军全副武装通过东交民巷时,全世界都读懂了这划时代的意义。这意味着胜利的中国人民摆脱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束缚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瑷珲条约35.说明“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民众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政府”的事件是( )的签订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6.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

12、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B提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37.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朝,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 )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C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D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38.19世纪60年代,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

13、方经济制度 D学习西方思想文化39.1898年,紫禁城内发生政变,慈禧太后再度出面掌政,到处搜捕被视为乱党的改革者,原被裁撤的政府部门和各类官职也重新恢复,军政大权则由太后信任的权贵控制。下列何者是造成此事件发生的原因?( )A自強运动 B百日维新 C八国联军 D辛亥革命40.19世纪末一西方报纸称“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有三党:一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一党意在保国以变法;一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三党”分别指( )A.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B.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41.教育家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 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此则日记最可能记于( )A1895年 B1898年 C1911年 D1949年42.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政治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促进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