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构造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68284 上传时间:2017-05-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构造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构造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构造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构造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构造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构造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造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主讲人: 李烈 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主讲人简介李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教育干部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兼职教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首届首都楷模、香港柏宁顿孺子牛金球奖中“杰出奖”等荣誉称号。在 1997 年,担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提出了“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思路,

2、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四个实施途径:“以爱育爱” 、“以学论教”、“以参与求体验”、 “以创新求发展”,以达到“成为最好的自我”的理念。她带领全体师生打造“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家长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党员文化”、“校园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等九个学校文化;构建了一个超越制度的管理模式,为教师成长搭建了“美丽、智慧、快乐”的良好环境氛围,这样先进的办学理念为中国教育改革开辟了一条新路。2005 年,出版教育部“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教育部“中国特级教师文库”我教小学数学等三本个人专著,并有“双主体育人思路探索与实

3、践”等多篇论文发表与获奖。课程简介学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所学校的教师质量,没有教师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教育质量的提高,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他/她的精力应该主要放在教师队伍的成长上。李烈校长阐述自己的思想定位是“不要管教师,而是要为教师成长服务,要帮助每一位教师找到工作的快乐”。总结自己的办学思想,李烈校长提出“双主体育人”,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题”,两个主体通过自育、互育,协调互动,共同发展。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最终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2000 年李烈校长开始提出建设学习型组

4、织,并在实验二小推广实施。学习型组织最核心理念,她认为是强调“学习加激励”,培养教师“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教师实现个人价值,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能力。学习型组织建设有七点内容:一、 建立民主、开放、和谐的团队氛围,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基本前提;二、 将校长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校教职员工的共识,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要条件 ;三、指导团队学习,构建学习网络,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四、 构建发展性学习机制,鼓励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核心目标;五、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的内在统一,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追求;六、 转变管理者的角色与行为,是学习型组

5、织建设的根本保障;七、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然结果。李烈校长的“双主体育人”、“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等办学思想与当代著名教育家李希贵“学生第二”教育思想遥相呼应,都是强调把教师放在重要的位置,依靠教师,发动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在成就教师的同时也就成就了学生,成就了学校,成就了校长,这就是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意义所在。 整个报告,李烈校长把自己十年成功的校长管理经验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爱传递给大家,非常值得聆听。录制时间2009 年 04 月 07 日课程时长178 分钟 提纲视频一个人成长经历介绍 (05)学校管理思想定位 (0934)办学思想“双主体育人” (2140)

6、学习型组织的构建 (2850)一、 建立民主、开放、和谐的团队氛围,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基本前提 (4009)1与管理者之间:鼓励平等对话,强调积极参与 (4128)视频二2与同事之间:强调团队意识,在合作与互助中倡导教师的自主发展 (044)二、 将校长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校教职员工的共识,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要条件 ( 0701)1通过各种学习、研讨,鼓励教师尽可能把校长提出的理念转变为自己的认识 (0825 )2以行动研究的方法,引导教师将学校的各种理念转化并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等工作实践中 (1155)3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学校办学理念提出修改意见,并转化成为行动计划,在创造性的实践和共同参

7、与的智慧中获得生长发展 (1325)三、指导团队学习,构建学习网络,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 (3640) 1结合实际问题,指导团队学习 (4010 )2构建学习网络,发挥“核心”作用 (4305 )视频三 四、 构建发展性学习机制,鼓励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核心目标 (033)1校本理念 (0118)2校本科研 (0207)3校本管理 (0314)4校本教材 (1254)5校本活动 (2409)五、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的内在统一,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追求 ( 2654)1快乐生命学说 ( 3109 )2适合学说 (3435)视频四六、 转变管理者的角色与行为,是学习型组织建

8、设的根本保障 ( 0644 )1管理者转变为领导者 ( 0726 )2单一的管理者角色为多重角色 ( 1301 )3. 校长的个人修炼 (2121)七、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然结果 ( 3830 )(原创)“让自己的天空常蓝,让别人的内心温暖” 李烈印象 2006-12-13 21:43:37| 分类: 教学记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对于李烈的名字,我早有耳闻,知道她是一位很出色的数学老师,也是一位很出色的校长。但总感觉距离遥远,借 这次新华区文教局、新华区教研室聘请李烈校长带两位高徒来沧授课的机会终于可以亲眼目睹她的风采。11 月 11 日上午,大化俱乐部座无

9、虚席,李烈校 长一米六几的身高,白净的皮肤,盘 着头发,身着淡蓝毛衫、黑色的 长裙,系着一条素雅的丝巾,走起路来不紧不慢,典雅而不失风范。不由得让人感叹岁月无痕。文教局李局长介绍说,李烈早在 1994 年就被评为数学特级教师,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民教师奖章等荣誉称号,先后连任第七、八、九、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现任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教 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李烈真的不简单。李烈校长的高徒黄丽华和刘金玲老师做了两节数学课,课后李校长对两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我是数学教学的门

10、外汉, 对其中学 术性较强的内容已记不太清,只有一句话深深地烙在了心里“课堂也是德育主阵地”。这句话也许不是李校长的原创,但是她能在 评数学课的时候提出来,让人的心里充满温暖。她解释说,品德可以为一个人的幸福生活奠基,学生在 课 堂上表现出来的言行,老 师应该敏感,适时点拨、引导,自信不等于自傲,不等于目中无人,要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关注非学科的问题,与学生明天高 质 量的生活、幸福度有很大关系。一席话说得中肯亲切,博得与会者热烈的掌声。下午李烈校长应局领导的邀请,延时返程, 挤出宝贵的时间为各校领导做了一堂题为建设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管理课,近距离看李烈,眉眼间充满和善,声音

11、非常好听,举止谦和,极富魅力。听她讲自己的管理理念,包括“双主体育人”、“以爱育爱 ”,还有“校长个人的自我修 炼”等等,我不由得 对她高超的领导艺术肃然起敬。当我听到“校长最重要的形象是权威,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以理服人,以正气服人的内在权威;一方面是以思想和专业性服人的知性权威”,我注意到李校长的眉峰一挑,让我感觉到这位成功的管理者温柔的同时也很“铁腕”。在网上看到李烈校长这样一则故事:做校长第一年,李烈选定了一位美院的应届毕业生,小伙子很能干,三年中完成了“爱”的主 题雕塑和“托起明天”的北京实验二小象征性作品。为了他的发展,李烈特意找了一间房给他做画室。一天,这位老师找到李烈,鼓起勇

12、气告诉她自己被一个不用坐班的单位看上了,想去却又舍不得离开学校。他为此已 经足足“斗争”了一个月之久,现在只想听校长一句话:“如果您说 不能走 ,我就会立刻决定留下来,并且永远不再离开。” 这件事对李烈来讲太突然了,但她 还是毫不犹豫地说:“去吧,我支持你!” 一时间,小伙子愣住了:“校长,您别这 么快就决定,我 还有两年的合同呢!”看着他因为激动而涨红的脸,李烈告诉 他:“合同有效,因 为你没有离开教育界,没有离开西城区,所以合同可以照旧履行啊!”李烈接着对他说:“为培养出更多功底深厚的美术老师而贡献你的才华,是好事啊!我当然支持你。另外,你在学校这三年,为学校作了很多贡献,所以也用不着不好意思。何况,去做老师的老师,更适合你呀!”小伙子听着,泪流 满面“让自己的天空常蓝,让别人的内心温暖”这是李烈校长的做人原则,将大爱融入教育,这是李校长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